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ERF(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一类具有AP2特征结构域的乙烯应答转录因子,在响应植物的逆境胁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为明确ERF家族成员TOE3在烟草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同源克隆普通烟草K326中NtTOE3基因cDNA全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表征基因表达模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356 bp,编码45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49.84 ku。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是一个亲水蛋白,可能定位在细胞核,且与美花烟草(Nicotiana sylvestris)NsTOE3有96%的同源性,故命名为NtTOE3。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烟草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其中茎中表达量最高。逆境胁迫试验表明,该基因能快速响应低钾、高盐、干旱、H2O2、ABA和4℃等逆境处理。表明NtTOE3转录因子在烟草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L.)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本文旨在筛选出适合黑水虻血细胞观察的染色方法,明确黑水虻血细胞类型、数量及组成,为黑水虻血细胞免疫研究奠定基础。采用Giemsa和Giemsa-Wright's染色方法和血球计数板法,对黑水虻血细胞染色方法和血细胞数量及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固定4 min,Giemsa-Wright's染液染色9 min、pH 7.2磷酸盐缓冲液分色10 min是黑水虻幼虫血细胞最佳染色方法;黑水虻幼虫血细胞包括原血细胞、浆血细胞、粒血细胞、类绛血细胞、珠血细胞5类;4龄黑水虻幼虫血细胞数量大约为2917个/μL,其中浆血细胞占53.20%±2.78%,粒血细胞占37.49%±3.96%,原血细胞占7.97%±1.51%,类绛血细胞占1.02%±0.24%,珠血细胞占0.62%±0.08%。Giemsa-Wright's染色法为黑水虻幼虫血细胞最佳染色方法,黑水虻幼虫血细胞可分为5类10种。  相似文献   
13.
成都郊区土壤芽孢杆菌的空间分布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格网和重点混合抽样技术结合GPS采集了成都市郊区27个样点的表层土样,用常规方法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计数和鉴定,在ArcGIS 9.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壤芽孢杆菌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成都郊区土壤芽孢杆菌较丰富,数量在4.30×103~8.53×105 cfu·g-1干土.空间分布总体上呈条带状分布和局部团块状,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呈递增趋势.以大于平均数为评估值的概率分布图呈条带状和局部团块状.从南向北,从西向东概率逐渐递增.从27个土样中共分离到21个种,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为区域优势种群.成都郊区芽孢杆菌的物种丰富度(S)、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R)均较高,分别为7.259±1.375、1.368±0.237和0.698±0.115,而生态优势度指数(D)较低(0.319±0.094).综上表明,成都郊区土壤芽孢杆菌比较丰富,种群间相对平衡,以一种或少数几种芽孢杆菌控制区域环境的情况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蕺菜rDNA ITS扩增反应的优化体系.方法:以蕺菜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影响蕺菜rDNAITS区扩增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最优蕺菜ITS-PCR的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Tao酶0.75U、Mg2+2.5mmol/L、dNTP 0.15mmol/L、引物对0.6μmol/L、模板DNA 10ng.扩增程序为在94℃下预变性4min,然后进行36个循环(94℃变性45s,60℃退火50s,72℃延伸90s),最后在72℃延伸8min.结论:这一体系的建立为利用蕺菜rDNA ITS区研究蕺菜种质资源的系统进化提供了标准化程序.  相似文献   
15.
国产蕺菜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及核穿壁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三白草科蕺菜属,俗称鱼腥草、侧耳根等,主要分 布于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常见。蕺菜药蔬兼用,为极具开发前景 的植物资源。部分学者曾对蕺菜染色体数目进行过报道,但报道的染色体数目不尽一致(梁汉兴,1991,1995; Hsu,1968; Nilsamranchit et al, 1999),并且对此 现象未作较为详细而深入的解释。本文对国内部分省区收集的蕺菜种质资源进行染色体数目分析,旨在从细胞学角度探讨蕺菜的遗传多样性,为  相似文献   
16.
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肥合理使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西南玉米两种主要套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分带轮作种植玉/豆模式后,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较玉/薯模式平均提高了6.1%,氮收获指数增加了5.4%,最终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4.3%,氮素同化量提高了15.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22.6%;玉米收获后硝态氮淋溶损失减少,60~120 cm土层中硝态氮残留玉/豆模式较玉/薯模式降低了10.3%,而0~60 cm土层中平均提高了12.9%,有利于培肥地力,两年产量平均较玉/薯模式高1249 kg·hm-2,增产22%;增加施氮量提高了植株氮素积累,降低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60~10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累积量在0~270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继续增加施氮量会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的淋溶;氮肥后移显著提高了土壤0~60 cm土层硝态氮的积累.两种模式下施氮量和底追比对玉米氮素吸收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玉/豆模式以施氮180~270 kg·hm-2、按底肥∶拔节肥∶穗肥=3∶2∶5的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玉米植株后期氮素积累、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减少了氮肥损失,两年最高产量平均可达7757 kg·hm-2;而玉/薯模式在180 kg·hm-2、按底肥∶穗肥=5∶5的施肥方式下,氮素积累利用及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两年平均产量为6572 kg·hm-2,可实现两种模式下玉米高产、高效、安全的氮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酶法降解植物纤维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以麦秸为原料进行纤维素酶降解的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影响麦秸纤维素降解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酶添加量)>B(底物浓度)>E(时间)>C(温度)>D(pH值),纤维素酶解麦秸纤维素的最佳组合为A3B1E3C3D2,即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0.2%,底物浓度为5%,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50℃,pH5.0时为最佳条件。在比常规酶解法时间缩短12-30倍的条件下,能使纤维素降解葡萄糖的转化率达22.3%。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西藏飞蝗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采用全光照(24L/0D)、全黑暗(0L/24D)与5 ℃低温相结合的试验处理,研究了低温和光照胁迫对西藏飞蝗体内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藏飞蝗虫体脂肪含量以未经低温胁迫的全光照处理最高,达到11.8%.经低温和黑暗处理的西藏飞蝗虫体脂肪含量最低,为4.7%.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虫体的海藻糖、甘露醇以和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未经低温胁迫处理.虫体糖原含量以未经低温胁迫的全光照处理最高,达6.40 mg·g-1.低温和黑暗处理还诱导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累积,促使西藏飞蝗体内多种氨基酸、甘油、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积累,糖原和脂肪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成都市农泉驿区危害葡萄的小蠹——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的形态特征。该小蠹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成虫光亮。雌成虫圆柱形,体长2.02~2.26mm,雄成虫较宽扁,体长1.00~1.30mm。在扫描电镜下,可见成虫前胸前缘的刻点毛均从基部分成两叉,但雌成虫略呈锯齿状,雄成虫呈栉齿状。雌成虫具有贮菌器,位于前胸背板的后端下面。雌成虫鞘翅分为沟中和沟间部,后半部细长毛起自沟间部,雄成虫鞘翅不分沟中和沟间部,后半部部分刻点生有细长毛。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红豆杉内生真菌拟盘多毛孢属菌株H619生长的11个发酵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适宜生长的C源、N源、C/N、pH值、Ca~(2 )和Mg~(2 )浓度分别约为蔗糖、玉米粉、25:1~35:1、7~8、1.5‰、0.07‰;最优培养条件约为装料比50 mL/250 mL、接种量10%、转速176 r/min,温度25℃,发酵周期7 d。探讨了各因素影响菌丝生长的显著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