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为了阐明天麻初加工对其主要成分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酚类含量,试剂盒法测定多糖含量。并应用HCA、PLS-DA和GS-SVM对不同样品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寻找差异性成分对初加工方法进行追溯。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初加工对酚类和多糖影响显著,发汗、蒸制和煮制使天麻素和巴利森苷类增加,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降低;酒制使天麻素增加,其他成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发汗和煮制使多糖增加,蒸制多糖减少,酒制多糖无显著变化。HCA和PLS-DA对不同样品分类有效,天麻素和多糖为追溯标志性成分。采用GS-SVM建立判别模型,交叉验证和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7.37%和100%。因此,以天麻主要活性成分综合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质量的影响,符合中药的特点、体现中药的特征;化学模式识别可作为追溯天麻不同加工方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腺苷A2a受体(A2aR)在小鼠肺纤维化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30只雄性SPF级野生型BALB/C小鼠和20只A2aR基因敲除BALB/C小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野生型小鼠对照组(A组)、野生型小鼠纤维化组(B组)、A2aR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C组)、A2aR基因敲除小鼠纤维化组(D组)、野生型小鼠纤维化+A2aR激动剂(CGS21680)组(E组),每组各10只。纤维化组小鼠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bleomycin,BLM)溶液50μl (5 mg/kg体重),对照组在气管内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后立即将小鼠直立旋转3~5 min,使其均匀分布于两肺。A、B、C、D各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E组每天腹腔注射A2aR激动剂(CGS21680)0.5 ml (0.25 mg/kg体重),连续28 d。第29天取血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TGF-β1和A2aR蛋白质含量,TGF-β1 mRNA、A2aR mRNA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光镜和超微结构。结果:①光镜和超微结构提示,B组肺泡壁增厚破坏,肺泡腔狭窄或部分陷闭,纤维增生,炎细胞浸润,I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明显空泡化,D组较B组明显,E组表现较B组减轻。Masson染色提示B组、D组小鼠肺组织纤维增生明显,E组明显减少,提示基因缺失加重了小鼠肺纤维化的形成。②与A组比较,B组血清TGF-β1含量,肺组织Hyp含量,TGF-β1、A2aR蛋白质含量和TGF-β1 mRNA、A2aR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0.05)。与C组比较,D组血清TGF-β1含量、肺组织Hyp、TGF-β1含量和TGF-β1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P<0.05),提示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Hyp含量增高,TGF-β1表达上调。③与B组相比,D组血清TGF-β1、肺组织Hyp、TGF-β1含量和TGF-β1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B组比较,E组A2aR蛋白质含量和A2aR mRNA的表达均增高(P<0.01),而血清TGF-β1、肺组织Hyp和TGF-β1蛋白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较B组明显下降(P<0.01,P<0.05),提示A2aR基因敲除小鼠肺组织Hyp含量增高、TGF-β1表达上调;A2aR激动剂可使A2aR表达上调、TGF-β1表达下降。结论:A2aR基因敲除小鼠的肺纤维化明显增加。A2aR在肺纤维化形成中反应性增高,可通过降低TGF-β1的表达而抑制肺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53.
脆性X相关基因I(FXR1)发现于1995年,位于3号染色体3q28。其产物脆性X相关蛋白1(FXR1P)与脆性X智障蛋白1 (FMR1P)、脆性X相关蛋白2(FXR2P)形成一个RNA结合蛋白家族。目前认为这三种蛋白能输送mRNA分子并调控其翻译过程。FXR1的翻译产物(FXR1P)分子中存在两个KH结构域和一个RGG结构域,这两种结构域与FXR1P分子的RNA结合作用有关。FXR1P的表达具有较高的组织特意性,在横纹肌中表达最高。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一种蛋白的功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FXR1敲除的各种动物模型如小鼠、斑马鱼、非洲爪蟾的近亲Xenopus tropicalis已经在不同的实验室建立。本文主要介绍了FXR1P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4.
对长柄茧蜂属Streblocera亚长柄茧蜂亚属Asiastreblocera Belokobylskij(膜翅目:茧蜂科)的种类进行了研究。亚长柄茧蜂亚属仅分布于我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前仅知2种:具角长柄茧蜂S.(A.)cornutaChao,1964和大峪长柄茧峰S.(A.)dayuensis Wang,1983。本文记述了该亚属的一新种:扁角长柄茧蜂,新种S.(A.)Planicorni  相似文献   
55.
本文就科昆虫的起源,各亚科、族及属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各属的世界分布情况,将其分为8种类型。文中还就中国科昆虫的地理分布及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我国已知的2亚科4族20个属中,东洋区分布的有10个属,其中有3个属仅分布于我国;古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区分布的有3个属;东洋-新北区分布的有1个属;东洋-古北-新北区分布的有4个属;东洋-古北-新北-非洲区分布的有1个属。此外,科昆虫在中国的一个主要分布特点就是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而华中区则很可能是科种类的分化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其他区扩散。  相似文献   
56.
报遭窄腹细蜂属Ropronia Provancher 2 新种:梵净山窄腹细蜂R.fanjingshanensis He et Chen.sp.nov.和双斑窄腹细蜂R.bimaculata He et Chen,sp.nov。均采自贵州省。描述了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做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杭州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57.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erp的相互作用蛋白。构建编码Herp的基因HERPUD1真核表达载体HERPUD1plexA,应用MATCHMAKERLexA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脑cDNA文库,获得的阳性克隆的插入子为Herp的候选相互作用蛋白质,将Herp与筛选到的相互作用蛋白再一对一回复进行酵母双杂交实验,去除假阳性。对阳性克隆插入子的DNA序列测序,在GenBank中作匹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到其中1个阳性克隆的插入子序列与TEGT基因序列一致,编码蛋白为Baxinhibitor1。得出结论:Herp与Baxinhibitor1相互作用,Baxinhibitor1具有调节凋亡特性,提示Herp可能参与凋亡调节。  相似文献   
58.
该实验从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组织中成功克隆Klf4、Sox2和c-Myc基因的部分序列,长度分别为382、612和485bp,分别编码127、204和161个氨基酸。树鼩的Klf4、Sox2和c-Myc序列与人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9%、98%和89%。将树鼩Klf4、Sox2和c-Myc基因分别与其他物种的这3个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Klf4和Sox2基因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构较为一致,但与c-Myc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有所不同,表明这些基因在进化上存在差异。Klf4、Sox2和c-Myc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研究凤眼莲、水芙蓉和莲花竹在不同处理浓度水体中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凤眼莲、水芙蓉和莲花竹对水体中的氮、磷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经过30 d的净化试验,凤眼莲对氮、磷去除率分别为50%~78.46%和68.16%~89.56%,水芙蓉对氮、磷去除率分别为57.58%~76.87%和72.28%~76.47%,莲花竹对氮、磷去除率分别为0.60%~10.80%和2.48%~10.04%。在现场试验中,水体中总氮和总磷分别降低了31.17%和20.48%,由此可见,凤眼莲和水芙蓉对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能够改善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60.
启动子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对启动子与DNA结合蛋白的研究能从转录水平上阐明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从而为更好地构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奠定基础,而且启动子与结合蛋白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蛋白质。近年来,启动子的研究方法日益增多,大多是借助于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性。本文从原核和真核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分类入手,对常用的和改进的几种启动子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如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酵母单杂交(Y1H)技术、瞬时转染法(Transient Transfection)、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技术、凝胶阻滞分析(EMSA)试验和DNA足纹(DNase I footprinting)分析法等,从原理、优缺点和最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为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