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寄生蜂核型特征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寄生性膜翅目昆虫(寄生蜂)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情况及其在寄生蜂分类中的应用,并对寄生蜂核型分类的前景作了讨论。核型对众多的寄生性膜翅目类群来说可以提供许多分类上的信息,并在种类研究上作用最为显著。通过核型数据的进一步积累和染色体显带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寄生蜂的核型分类学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目的:克隆耐辐射球菌ddrO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功能。方法:根据耐辐射球菌ddrO基因序列,由Primer Premier 5设计一对引物,以提取的耐辐射球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耐辐射球菌ddrO基因,序列测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ddrO基因的理化性质、高级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等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成功获得了ddrO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ddrO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396bp,编码一个131aa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93kD的预测的DdrO转录因子。核酸同源性搜索及比较分析仅在与耐辐射球菌同属的Deinococcus geothermalis和Deinococcus deserti中发现高度相似的序列;蛋白同源性搜索发现一些与DdrO显著同源的蛋白,如Deide20570(95%),Dgeo0336(90%),Deide3p02170(82%)等;结构域分析发现DdrO含有HTH(helix-turn-helix)DNA结合结构域。结论:根据生物信息学结果预测DdrO蛋白可能具有转录调控作用,参与DNA修复和复制,在耐辐射球菌的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3.
脆性X相关基因1编码蛋白FXR1P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其所结合的靶RNA目前所知甚少。本研究应用酵母三杂交技术对本课题组从pRH3-cDNA人脑海马RNA表达文库中筛选到的一种可能与FXR1P存在相互作用的RNA IQCE进行研究,以验证该RNA与FXR1P的相互作用。方法为:提取利用酵母三杂交技术初步筛选得到的酵母阳性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10,利用其质粒不相容性分离插入了目的片段的pRH3′-cDNA质粒,将该质粒转化入含目的基因FXR1的酵母菌株L40-ura3/pHyb lex/Zeo-MS2/pYESTrp3/FXR1,进行一对一的酵母三杂交验证,最后将该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为IQCE的一段编码序列,而目前尚无研究报导FXR1与IQCE的相互关系。结论:提示FXR1P与IQCE mRNA存在相互作用,IQCE可能是FXR1P发育调控网络组成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24.
时敏  陈学新  马云  何俊华 《昆虫学报》2007,50(2):153-164
本研究选取矛茧蜂亚科Doryctinae(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的6族15属18种做内群,茧蜂科其它7亚科11属11种做外群,首次结合同源核糖体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和100个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对该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学研究。利用“非圆口类"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为根,以PAUP*4.0和MrBayes 3.0B4软件分别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矛茧蜂亚科的分子数据和分子数据与非分子数据的结合体进行了运算分析;并以PAUP*4.0对矛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的碱基组成与碱基替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矛茧蜂亚科的28S rDNA D2基因序列片段的GC含量在39.33%~48.28%之间变动,而对于碱基替代情况来讲,矛茧蜂亚科各成员间序列变异位点上颠换(transversion)大于转换(transition)。不同的分析算法所产生的系统发育树都表明矛茧蜂亚科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单系群;在矛茧蜂亚科内,除了吉丁茧蜂族Siragrini为单系群外,其他族(矛茧蜂族Doryctini和方头茧蜂族Hecabolini)都是并系群。对于矛茧蜂亚科内各属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不同算法所得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不完全一致,表明矛茧蜂亚科内(属及族)的系统发育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寄甲肿腿蜂属三新种(膜翅目,肿腿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我国寄甲肿腿蜂亚科寄甲肿腿蜂属3新种和1新纪录种,新纪录种为采自台湾,裸眼寄甲肿腿蜂Epyris apicalis Smith,1874,新种为横沟寄甲肿腿蜂Epyris transver-sarius sp.nov.,闽寄甲肿腿蜂Epyris fujianensis sp.nov.和长头寄甲肿腿蜂Epyris avatus sp.nov.。编制了中国寄甲肿腿蜂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26.
27.
拱茧蜂属ForniciaBrulle是一个中小型属,过去全世界已知21种,我国已知6种。本文报道我国发现的5个新种,它们是强突拱茧蜂F.prominentisChenetHe,sp.n.、弱皱拱茧蜂F.imbecillaChenetHe,sp.n.、白翅拱茧蜂F.albalataMaetChen,sp.n.、黄腹拱茧蜂F.flavoabdominisHeetChen,sp.n.和小拱茧蜂F.minisHeetChen,sp.n.,并记述了2已知种在我国的新分布。文中附有我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青海省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都兰县、互助县、共和县和大通县种植小麦、油菜、青稞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并解析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结果】4个地区的土壤pH、水分、有机质、Chao1指数、Shannon指数、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 LEfSe)组间差异这些指标中部分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性(P<0.01),而3种作物的这些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显示,不同区域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性较大,3种作物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相似度较高。4个地区共有3 127个可操作性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3种作物农田土壤细菌共有OTUs为3 694个;细菌物种隶属于36门93纲192目276科450属423种;4个地区或3种作物土壤具有相似的优势门、属、种,但相对丰度不同。水分、pH、有机质与Chao1、Shannon存在显著相关性,pH、有机质与未分类种、unclassified RB41、unclassified Sphingomonas具有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Chao1、Shannon与unclassified Sphingomonas显著负相关,与unclassified RB41、unclassified Vicinamibacteraceae显著正相关。【结论】区域差异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作物而言其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9.
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结合反转录PCR技术和3′,5′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得到了牛FABGL基因的完整CDS,3′非翻译区和部分5′非翻译区.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所获得的牛FABGL基因的cDNA包含994个核苷酸和780 bp的开放阅读框及198 bp的完整的3′非翻译区.该基因编码26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在氨基酸水平上与人的同源基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88%).采用PCR-SSCP方法,在递交的包含完整CDS的长为1 925 bp的该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DQ409814)1 065 bp 和1 792 bp处,分别发现了两个单核苷酸碱基突变Y=C/T,R=A/G;它们分别位于该基因的第五和第八内含子.对包含这两个多态位点的3个品种(安格斯、海福特和西门塔尔)牛的共179个个体等位基因频率与部分肉质及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第八内含子内具有GG基因型的个体的肉用性能指数(4.283±.0.475kg/cm)较具有AA基因型个体的(4.008±0.465kg/cm)高(P≤0.01);而且同一位点具有GG基因型的个体的眼肌面积(73.380±13.005 cm2)显著高于具有AA基因型的个体(67.744±12.777 cm2)(P≤0.05).在第五内含子内,具有CC、CT、TT3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平均日增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具有TT基因型的个体平均日增重最高(0.652±0.330kg/d),CC基因型的最低(0.421±0.178kg/d).  相似文献   
30.
目的:本研究利用酵母三杂交系统从人脑海马回cDNA文库中筛选FXR1P的靶RNA,以进一步阐明FXR1基因的功能。方法:将表达FXR1P全长的质粒pYESTrp3/FXR1转化酵母菌株L40ura3/pHybLex/Zeo-MS2,检测毒性和自激活性;应用酵母三杂交技术从人脑海马回pRH3′-cDNA文库中筛选FXR1P的相互作用RNA;分离初步筛选的结果,再次转化含有诱饵质粒的融合菌株L40ura3/pHybLex/Zeo-MS2/pYESTrp3/FXR1,重新验证阳性结果;最后对阳性结果的外源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酵母三杂交的筛选得到了3个阳性结果,经过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其中一个阳性结果中的插入片段为K-ALPHA-1 mRNA的部分序列。结论:K-ALPHA-1 mRNA可能是一种新的FXR1P的靶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