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5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掌握海洋生物的营养生态位特征及其应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于评估渔业和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东太平洋重要的渔业经济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生态作用。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掌握茎柔鱼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将有利于合理把控其资源状况。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和高通量技术手段,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量化比较分析了正常时期和厄尔尼诺时期赤道海域的茎柔鱼营养生态位、肠道长度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 不同气候时期茎柔鱼的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食物来源具有差异性;其肠道微生物主要由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组成,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组成无显著差异,但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差异显著。在厄尔尼诺时期,茎柔鱼个体具有较小的营养生态位、较长的肠道、更高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肠道微生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螺旋体门、WPS-2和Kiritimatiellaeota,样本距离更为集中。这表明由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的栖息地环境及食物变化可能限制茎柔鱼的活动,改变其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其适应环境及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为明确晋西黄土区植物的水分利用规律及对半干旱区的适应策略, 提高黄土地区植被建设效益, 该研究对该地区典型乔灌木短期水分利用效率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了探究。以典型乔木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及其林下灌木黄刺玫(Rosa xanthina)、杠柳(Periploca sepium)为研究对象, 测定叶片可溶性糖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leaf)与枝条渗出液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branch), 使用δ13Cleaf推导计算7-10月叶片尺度下植物短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eaf)变化趋势, 使用δ13Cbranch明确植物光合作用后分馏情况, 确定半干旱区植物在生长季的水分变化规律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 7-10月4种植物δ13Cleaf总体呈现降低趋势, δ13Cbranch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δ13Cleaf在种间和生活型中均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 灌木>乔木, 常绿乔木(油松) >落叶乔木(刺槐)。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碳同位素在光合作用后发生分馏的情况。(2) 4种植物WUEleaf在7-8月保持稳定, 9-10月逐渐升高。21.5 ℃、0.9 kPa、52.4%分别为WUEleaf随温度(Ta)、饱和水汽压差(VPD)、相对湿度(RH)变化的突变点, 突变点之后4种植物WUEleaf均表现出稳定的变化趋势, 不再随TaVPDRH升高而降低。(3) WUEleafTaRHVPD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Ta通过非气孔因素, 即酶的作用改变光合速率, 引起WUEleaf变化。RHVPD等水分因子则通过改变气孔开度, 影响蒸腾, 进而改变WUEleaf。随着土壤含水量(SWC)的升高, WUEleaf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油松林和刺槐林在SWC分别达到15%-18%、13%-14%时, WUEleaf达到最高值。经过混合线性模型(LMM)分析得到, 油松和刺槐WUEleaf主导环境因子分别为RHVPD, 黄刺玫和杠柳WUEleaf主导环境因子均为Ta。该研究得到了黄土地区典型乔灌木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规律和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明确了黄土地区植物对气候因子变化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53.
试验首先根据GenBank上所发表的狂犬病病毒CVS-24株糖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糖蛋白全长cDNA,连接在pMD18-T载体上,测序证明克隆的正确性后,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1neo,构建了糖蛋白单一表达载体pICG,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在G418抗性压力下出现细胞克隆,通过PCR检测,确定启动子与糖蛋白基因在细胞基因组中共同整合。借助Western blot检测,证明所表达的糖蛋白与狂犬病抗血清有特异的反应性。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出3株高效表达糖蛋白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ICG1、ICG2、ICG3。  相似文献   
54.
《生物磁学》2009,(13):I0002-I0003
英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的一种革命性新型蛋白稳定技术,使那些原来因不太稳定而被忽略的蛋白质重新进入科研人员们的研究视野。有望使超过30%的蛋白质成为新药研发的潜在目标,从而开创药物研发的新局面。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55.
《生命世界》2009,(8):5-5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蛋白稳定技术,使那些原来因不太稳定而被忽略的蛋白质重新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该技术有望使超过30%的蛋白质成为新药研发的潜在目标,从而开创药物研发的新局面。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苯乙烯马来酸脂质颗粒(SMALPs)的聚合物作为增溶剂,对膜蛋白进行水港。结果发现,在SMALPs中,  相似文献   
56.
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技术相继取得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治疗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7.
目的:构建重组HIV-1相关结合蛋白2(HIV-1 rev binding protein 2)基因的真核融合表达质粒plenti-OFP-HRB2,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感染HEKTER细胞.对过表达GFP-HRB2基因的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研究HRB2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规律.方法:Trizol法提取人睾丸组织总RNA进行RT-PCR,将纯化的扩增产物HRB2与克隆载体plp-GFP-Cl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E.coli XLblue.测序正确后将质粒plp-GFP-HRB2与真核表达质粒plenti-Cl分别进行双酶切,连接后转化.将构建正确的plenti-GFP-HRB2重组质粒、△8.91、pvsvg瞬时共转染293T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收集包装病毒后感染HEKTER细胞.细胞生长一周后,将细胞铺玻片上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构建的plenti-GFP-HRB2真核表达质粒经PCR鉴定及测序均说明人源HRB2基因已与plenti-GFP载体正确重组.瞬时转染293T细胞后能观察到绿色荧光.稳定感染后的HEKTER细胞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后发现,HRB2蛋白在核仁处富集,在细胞核的其它部位少量分布,在胞浆中几乎没有分布.结论:人源HRB2基因表达的相关蛋白具有一个KH结构域,属于KH结构域家族的成员.稳定表达GFP-HRB2融合蛋白的细胞系的成功构建,为深入研究HRB2的入核机制、HRB2蛋白的在细胞分裂、RNA剪切等生物活动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8.
P<0.05).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进行小剂量抗抑郁药辅助治疗比常规心绞痛治疗无小剂量抗抑郁药辅助的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59.
贵州盘县大洞的堆积物,自上而下可以分为3层。大洞主体堆积物为角砾堆积,来源于洞顶灰岩的崩塌,另外有人类遗物以及洞外片流作用带入的泥砂。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主要分布在第2层角砾堆积中。堆积物在洞厅各部位均有相应分布,属同一沉积序列。已知的早期人类活动时间大约从260ka.B.P.开始,到142ka.B.P.前后结束,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第6、7阶段。角砾层下段,发育一套遭强烈溶蚀和风化的堆积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湿热的沉积环境,时间大约在260—180ka B.P.期间,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第7阶段;大洞堆积物在气候变化周期上与黄土、青藏高原冰期序列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60.
目的:基因组不稳定是导致肺癌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分子机理之一。本研究旨在筛选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拷贝数扩增的基因。方法:利用业已建立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体外恶性转化模型,通过cDNA微阵列-CGH技术对支气管上皮来源的永生化细胞和癌变细胞的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检测,并对部分结果进行了实时PCR验证。结果:永生化BEP2D细胞染色体中的某些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增,包括5q31.3、9q32-33.1、14q22.2-23.1、19p13.12-13.13、20q13.12-13.31;恶性转化BERP35T2细胞染色体中的扩增区域集中在1p12-13.1、5q33.1、5q31.3、9q32、19p13.12-13.13;5q31.3、9q32、19q13.12-13.13是以上2种细胞系中的共同扩增区域。共检测到201个基因的拷贝数发生扩增,其中PCNA、TP53及GADD45A基因的异常扩增已经实时PCR进一步验证。结论: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病毒与低剂量辐射的双重作用使得某些重要基因的拷贝数发生扩增,因基因剂量增加而导致某些癌基因高表达可能是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