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5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方法,从延胡索根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包括1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二氢白屈菜红碱(1)、去氢紫堇碱(2)、四氢非洲防己胺(3)、异紫堇球碱(4)、紫堇碱(5)、四氢黄连碱(6)、药根碱(7)、黄连碱(8)、小檗碱(12)、巴马汀(13)和延胡索乙素(14);2个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9)和大黄素甲醚(10);1个三萜类化合物,即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11)和3个甾醇类化合物,豆甾醇(15)、β-谷甾醇(16)和胡萝卜苷(17)。其中,化合物9~11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摘要:【目的】利用一株溶藻细菌BS01分泌的杀藻化合物(二异丁氧基苯基)胺作用于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研究该化合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作用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10和20μg/mL的杀藻化合物处理塔玛亚历山大藻,观察藻细胞的响应。【结果】研究发现,利用20μg/mL的杀藻化合物处理藻,24 h后杀藻率达到84.1%,此时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仅为对照的58.5%。而当对藻细胞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进行测定时发现,20 μg/mL的浓度处理24 h后,最大光化学效率相比于对照细胞降低了55.5%,这说明藻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细胞内部的活性氧(ROS)水平在处理0.5 h后即开始增高,并导致细胞内部的脂质过氧化,使细胞内丙二醛(MDA)的含量上升。藻细胞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以清除细胞内部的活性氧。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20 μg/mL的浓度处理24 h后,细胞内重要的细胞结构解体,细胞严重空泡化,显示出细胞死亡的特征。【结论】杀藻化合物(二异丁氧基苯基)胺能够通过引起藻细胞内部氧化损伤的方式引起藻细胞的死亡,同时该化合物仅针对少数几种藻类具有杀藻效果,因此该杀藻化合物在赤潮的治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药用植物淫羊藿富含异戊烯类黄酮,LC-MS定量分析表明,3~4月份粗毛淫羊藿叶片处于变色期时淫羊藿苷含量最高。通过简并引物和RACE-PCRAL粗毛淫羊藿叶片获得异戊烯转移酶同源基因(命名为EaPTI)。序列分析表明,EaPTI与维生素E合成相关的尿黑酸异戊烯转移酶位于同一进化枝,靠近类黄酮异戊烯转移酶。RT-PCR结果显示,EaPTI在叶片和幼茎中表达显著。  相似文献   
54.
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IPI)是萜类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在丹参转录组高通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丹参IPI基因(SmIPI)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SmIPI脸长1234bp,包含681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结构分析表明,SmIPI亲水性α/β蛋白,包含有IPI结构域,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与其他植物的IPI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SmIPI在丹参生长的各个时期和不同组织器官中差异表达,其表达受病原菌和茉莉酸甲酯的诱导。  相似文献   
55.
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对豆腐废水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原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用MPN法对颗粒污泥中的互养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菌进行了活菌数量测定。结果表明,33%的16S rRNA基因序列属于产甲烷菌,氢和乙酸盐营养型的产甲烷菌在颗粒污泥中数量最多,分别为1.1×10.9个/mL和4.5×10.8个/mL。低GC革兰氏阳性菌和δ-变形菌纲分支的细菌也是颗粒污泥中的主要菌群,它们的16S rRNA序列分别占22%和9%,其中互养产乙酸细菌在颗粒污泥中的数量可达4.5×10.7个/ml。绿色非硫细菌是另一类丰度很高的细菌,其16S rRNA序列占文库的12%。对各类微生物在颗粒污泥中可能的作用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不仅了解了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还为从中分离特异类群的微生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6.
施肥对土壤潜在养分(磷和钾)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 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辽河平原土壤磷钾的自然释放速度和不同施肥制度下的肥料效应以及建立宏大养分库的过程。结果表明 ,N、P肥在下辽河平原对玉米具有极好的增产作用 ,但K肥对玉米暂时不表现增产效果 ;对大豆而言 ,P、K肥效果均很明显。不同施肥处理作物吸收养分之间的差异与产量之间的差异相似 ,但其幅度不同 ,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表明籽实产量的增长与养分消耗不是等比例的。豆茬土壤的供P状况要优于玉米茬 ;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 ,残留肥料P、K进入速效养分库的量减少 ,不同元素其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57.
田基黄(口山)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萃取,硅胶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从田基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7个San酮类化合物,利用UV、IR、^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技术将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6-脱氧异巴西红厚壳素(1)、异巴西红厚壳素(2)、1,3,5,6-四羟基San酮(3)、1,3,6,7-四羟基San酮(4),1,3,5,6-四羟基-4-异戊烯San酮(5)、1,3,5-三羟基San酮(6)和bijaponicaxanthone(7),其中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San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8.
蛋白质交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共价交联不但存在于一些生理过程 ,还与一些神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本文综述国内外 3种观点 ,阐述蛋白质由功能体 /单体转变成交联的二聚体 /多聚体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59.
The genus Acricotopus Kieffer including three species from China is reviewed.Acricotopus lucens (Zetterstedt) is reexamined. Two species A. simplex sp. nov. and A.zhalingensis sp. nov. are described as male imagines. Acricotopus simplex sp. nov. was collected from Xizang, Sichuan and Qinghai Provinces; the species differs from others of the genus by the absence of hind tibial comb, temporal and clypeal seta. Acricotopus zhalingensis sp. nov. was collected from Qinghai Province; the species is recogn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the larger body size; the clypeus without setae; anal lobe strongly produced, nearly hemispherical shape; inferior volsella triangular, strongly sclerotized; gonostylus with 13 very long setae. A key to the world males of the genus is presented. The generic diagnosis is emended.All the type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re deposited in Department of Biology, Nankai University,China (BDN).  相似文献   
60.
异环足摇蚊属隶属于双翅目摇蚊科直突摇蚊亚科,全世界已记录4种。本文对中国产本属进行了系统研究。记述了2新种:简异环足摇蚊A.simplex sp.nov.和扎陵异环足摇蚊A.zhalingensis sp.nov.,重新核定了亮异环足摇蚊A.lucens(Zett.)。提供了世界本属雄成虫检索表。依据中国标本和相关文献,对Cranston等1989年所描述的本属的触角比、前足比、下附器的形状等属级鉴别特征予以订正。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简异环足摇蚊A.simplexsp.nov.:正模:雄性,西藏建日,9/3/1987,邓成玉采。与本属已知种的区别:后足胫节无栉;无额鬃和唇基毛; R2+3脉清晰。扎陵异环足摇蚊A.zhalingensis sp.nov.:正模:雄性,青海扎陵湖,8/20/1986,任淑智采。与本属已知种的区别:个体大;无唇基毛;翅臀叶强烈突出,半球状;下附器三角形,强烈骨化,抱器端节具有13根粗长的刚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