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虾“软壳综合症”病原及其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患软壳综合症的濒死青虾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QXL0711B, 经人工感染试验, 其对青虾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47×106 CFU/mL, 具有较强毒力。API 32E系统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该病原菌为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Aerom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 登录号: FJ808727)。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菌株QXL0711B与维罗纳气单胞菌(登录号: X71120)和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登录号: AY987729)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2.
正交试验法研究决明子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了决明子中蒽醌衍生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乙醇水为浸提剂;固液比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总蒽醌衍生物的产率为0.83%。如果采用醋酸酸化预处理工艺,可使蒽醌衍生物(抗癌、抗菌有效部位)的产率增加0.19%。通过溶剂萃取和沉淀分离得到两大有效部位:脂溶性部位(蒽醌衍性物)和水溶性部位(蒽醌甙类)。  相似文献   
53.
尹绍武  王德安 《生态学报》2003,23(4):725-730
报道饵料对河蟹Zao状幼体(Z1-Z3)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梅尼小环藻是Z1的适口饵料,适量投喂浓度为80万个/m1至l00万个/m1;投喂衣藻或小环藻与衣藻的等浓度混合饵料都不能使Z1顺利变态为Z2。20个/m1褶皱臂尾轮虫密度是适于Z2的饵料密度,轮虫密度低于5个/m1或高于40个/m1都对Z2的变态有不良影响。另外,投喂60万个/m1小环藻加20个/m1轮虫混合饵料对Z2变态发育更为有利;而用20万个/m1衣藻加20个/m1轮虫投喂Z2,却使Z2的变态率明显降低。30个/m1轮虫密度是适于Z3的饵料密度,轮虫密度低于20个/m1或高于40个/m1都会对Z2变态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4.
应用热脉冲系统对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尹光彩  周国逸  王旭  褚郭威  黄志宏 《生态学报》2003,23(10):1984-1990
应用热脉冲式树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的观测资料 ,探讨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两个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 (Sap flux density,SF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河头和纪家两地桉树林的树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大约从清晨 7:0 0开始萌动 ,1 2 :0 0以后达到峰值 ,夏季连续 4 d中 (2 0 0 0年 6月 1 5日~ 6月 1 8日 )河头 SFD最大值 44.2 1± 4.5 ml/ (cm2 · h) ,纪家 2 9.2± 7.2 ml/ (cm2· h)。此后 ,SFD逐渐减小 ,一直到日落前后降至最低值。树液流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性变化规律。两地 SF D值的季节波动节律相似 ,湿季时相对较大。但是河头日平均 SFD值 (2 4 36± 1 1 92 .5 ml/ (cm2 · d) )要比纪家 (1 70 3± 82 4 .5 ml/ (cm2 · d) )高 ,这主要是由于两地土壤质地的差异所导致的。在所选时段内 ,SFD的最大值出现在河头的冬季和纪家的夏季 ,这是由于这两天的大气饱和水气压差 ,太阳辐射和土壤有效持水量都比较高的缘故。在空间上 ,从形成层到心材 ,SF D最初有所增加 ,随后持续减小。整个观测期间两地 SFD的极大值均出现在 6月中旬 ,河头为 51 .53ml/ (cm2· h) ,而纪家为 39.85ml/ (cm2 · h) ,显然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主要是土  相似文献   
55.
【目的】构建天牛总科高阶元的进化关系,为解决天牛各亚科之间进化关系和归属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18S rDNA(V4、V7区)分子标记,分析和测定了49种天牛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3科2亚科21种天牛的18S rDNA基因序列,采用邻近法(Neighbor Jointing,NJ)、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天牛总科3科6亚科的70种天牛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探讨天牛高阶元类群的进化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序列分析比对后得到序列为703 bp,碱基A、T、C、G的含量分别为21.1%、26.3%、23.6%和28.9%;变异位点(Variable sites)98个占全部位点的13.9%,简约信息位点(Parsimony informative sites)45个占全部位点的6.4%;转换(Transition)/颠换(Transversion)的平均值R值为2.79,转换大于颠换。进化树结果显示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和瘦天牛科Disteniidae为单系性进化群,这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似。【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天牛总科高阶元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证明18S rDNA(V4、V7区)是探讨天牛高级阶元分类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检测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中TGF-β1和IGF-1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胚胎停育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人流(20例),胚胎停育(25例)绒毛组织中TGF-β1和IGF-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绒毛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量降低(P0.05),(2)胚胎停育患者绒毛中IGF-1mRNA表达量升高(P0.05)。(3)绒毛组织中TGF-β1与IGF-1的表达呈负相关(r=-0.793,P0.05)。结论:TGF-β1、IGF-1的表达在基因转录水平发生改变,TGF-β1表达的降低可能上调了IGF-1的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胚胎停育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是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环节之一,表达重组蛋白宿主细胞的监测筛选和重组蛋白低水平可溶性表达、低回收率以及不稳定易水解等问题一直是蛋白质高通量纯化工艺中的难题。近年来,将多肽或蛋白质作为标签,与目标蛋白共表达的方法已经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针对不同特性的蛋白质选择合适的标签纯化策略在重组蛋白纯化研究中是相当关键的环节。本文回顾了几种传统标签蛋白的研究概况(His-tag,Arg-tag,Flag-tag,GST-tag,MBP-tag等),着重对近年来新开发的了几种标签蛋白(Si-tag,Halo-tag,Intein-CBD-tag,ELPs-tag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新标签蛋白在蛋白质纯化中的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58.
褐色脂肪细胞通过其线粒体内膜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解偶联作用,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在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存在于皮下脂肪组织中的某些白色脂肪细胞也能够诱导UCP1的高表达,这种现象被称为"米色化"。mi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可通过直接降解mRNA或抑制其翻译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miRNAs通过对褐色脂肪细胞分化和产热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在褐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维持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也发现了某些miRNAs在白色脂肪细胞的米色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miRNAs在褐色脂肪细胞的分化调控、功能维持以及在白色脂肪细胞米色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峙培养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开展了木霉菌株T43及其抑菌活性物质抑制樟子松枯梢病、杨树烂皮病和苗木立枯病3种病害的4种病原菌效果的研究。从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各病原菌的3种保护酶(CAT、POD和SOD)活力影响和对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影响,探讨了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43及其代谢产物对供试林木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3种保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导致病原菌3种保护酶活性降低,尤其是SOD活性下降的最为显著。该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菌丝体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提高丙二醛含量,破坏细胞的完整性,这可能是绿木霉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0.
NH4+等水溶性无机离子是细颗粒物(PM2.5)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实验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欧美杨(Populus deltoids×Populus nigra)苗木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法研究2种表面结构不同的叶片对NH4+的吸收以及叶片吸收氮素后的运转和分配。结果表明:2种杨树在吸收叶面的15NH4+时存在明显差异,最大吸收速率均发生在处理后6 h,但毛白杨的最大吸收速率约为欧美杨的3倍;2种杨树叶片15N含量均在处理后24 h时达到峰值,而毛白杨叶片的15N含量约为欧美杨的4倍;叶片施用15N标记的硫酸铵溶液还可以显著增加2种杨树叶片氮素水平,处理7 d后毛白杨和欧美杨叶片全氮含量分别达到对照的1.26和1.36倍;植株各器官的氮素分配率(Ndff)值显示,功能叶吸收的氮素向植株上部和下部均有运输,毛白杨主要积累于茎部,而黑杨则将氮素运输至根系;处理7 d后叶片标记溶液的施用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2种杨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对叶片的气孔导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