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1篇
  免费   658篇
  国内免费   329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978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695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和离子色谱法(IC)测定磷酸川芎嗪中川芎嗪和磷酸的含量,为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UPLC测定川芎嗪的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 (2.1 mm×50 mm,1.7μm);检测波长:300 nm检测川芎嗪,274 nm检测有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0.0~0.8 min,10%B→90%B;0.8~0.81 min,90%B→10%B;0.81~1.00 min,10%B),流速:0.7 m L/min。IC测定磷酸的离子交换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AS11-HC-4μm (4×250 mm),流动相为30 mmol/L KOH溶液等度洗脱15 min,流速1.0 m L/min,柱温35℃;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电流为50 m A。结果:川芎嗪和磷酸在10~100 g/m 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UPLC法测定川芎嗪的回收率为102.0%。IC测定磷酸的回收率为99.8%。7个公司生产的注射剂中川芎嗪的含量均在药典规定的范围90%~110%内。但是其中3个公司生产的注射剂磷酸超出药典规定范围90%~110%。结论:与常规HPLC/UPLC测定磷酸川芎嗪含量方法比较,本文所用方法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全面、且重复性好,能够真实反应注射用磷酸川芎嗪的实际含量,对于注射用磷酸川芎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β-链接素(β-catenin)、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9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切取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9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情况,对比观察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β-catenin、PTTG、c-myc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且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三者可作为早期诊断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小鼠不同组织器官中环状RNA的表达量在年老与年幼中的差异,揭示环状RNA与衰老的联系。方法:通过对不同组织器官的总RNA的提取,分别逆转录,并扩增circUSP34、circTCF4、circTCF20、circZFP64、circPWWP2A、circLIN54,通过凝胶电泳比较其在年轻小鼠与年老小鼠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明确上述环状RNA与衰老的联系。结果:环状RNA在不同年龄小鼠的组织器官中存在广泛性的差异性表达,不同组织不同环状RNA有着不同的表达量的改变,其与衰老存在联系。在卵巢中除circTCF4,其余五种环状RNA表达量均与年龄负相关;在肾脏中,除circTCF4与circPWWP2A,其余与年龄呈负相关;在乳腺中只有circUSP3与衰老呈负相关;而在肠道与生长相关的只有上述后三种环状RNA,均呈正相关。其他样本与组织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相关性,具体在结果体现。结论:环状RNA的表达量在组织中与年龄的增大有着显著相关性,环状RNA可能广泛地参与了不同的衰老通路,起到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其在衰老的产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1(Th1)、T辅助细胞2(Th2)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SOM患者135例记为SOM组,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组(病程14d,49例)、亚急性组(病程14-30d,53例)、慢性组(病程30d,33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SOM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同病程SOM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NF-γ、IL-2、IL-4、IL-10与CD3~+、CD4~+、CD8~+、CD4~+/CD8~+的相关性。结果:SOM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低于亚急性组、慢性组,亚急性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低于慢性组(P0.05)。SOM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高于亚急性组、慢性组,CD8~+水平低于亚急性组、慢性组,亚急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慢性组,CD8~+水平低于慢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M患者外周血INF-γ、IL-4与CD8~+呈正相关(P0.05),IL-4与CD3~+、CD4~+呈负相关(P0.05)。结论:SOM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表现异常,且其水平与疾病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联系,通过监测Th1Th2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评估SOM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45.
液泡膜H^+-转运焦磷酸酶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已构建的枸杞本地数据库中先进行VP基因电子克隆,然后结合RT-PCR方法克隆到一个枸杞液泡膜H^+-转运焦磷酸酶编码基因LbVP1,并对其序列结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LbVP1开放阅读框全长2301 bp,编码766氨基酸残基。多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拟南芥AVP基因相似性达87.9%,序列结构生物信息学预测和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该基因具有液泡膜H^+-转运焦磷酸酶的保守结构域和跨膜区,可能在液泡膜发挥作用。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bVP1在花、叶和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存在时空表达差异,干旱胁迫处理下叶片和果实中该基因表达量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P <0.05)。研究结果将为阐明该基因在枸杞抗旱分子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探索植物基因功能和调节机理的有效手段。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获得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性数据的必备条件。ACT基因高度保守且表达稳定,常作为内参基因被广泛应用。为了获得花椰菜ACT基因,以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为手段克隆得到花椰菜肌动蛋白基因Actin。该基因等电点为5.395,理论分子量为41.77 kD;其cDNA开放阅读框长1134 bp,编码氨基酸377个,GenBank登录号为MG598643。Wolf Psort分析发现,BobActin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Motif Scan分析显示,BobActin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4~377位为Actin保守结构域。进化分析表明,同源序列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同为十字花科的甘蓝、芜菁和油菜同源蛋白的相似性达到90%以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分析显示,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在花椰菜根、茎、花、花球、叶片等不同组织和低温、高温、盐处理、干旱处理、ABA处理等胁迫处理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花椰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为开展花椰菜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表达模式以及调控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花椰菜在内参基因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今后可继续克隆其他内参基因,丰富花椰菜的内参基因库,从而进一步提高花椰菜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昆虫几丁质酶主要参与昆虫蜕皮、围食膜降解、细胞增殖、机体免疫防御、生长因子等重要生理生长发育过程。在本研究中,从NCBI下载棉铃虫几丁质酶序列,并克隆验证正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属于Ⅰ型几丁质酶。将不包含信号肽的开放阅读框序列(1 707 bp)与pET28a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transetta(DE3)中进行诱导表达,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融合蛋白His-HaCHT。用镍柱子纯化融合蛋白,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对胶体几丁质有降解活性,其酶活力为0.023μg/mL·s~(-1)。不同龄期的q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棉铃幼虫的6个幼虫期以及预蛹蜕皮后均有表达,但HaCHTI在4龄和6龄幼虫阶段表达相对较高,而在1龄、2龄、3龄、5龄幼虫和预蛹表达量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异源表达的棉铃虫的I型几丁质酶对胶体几丁质具有降解活性,可能对棉铃虫正常蜕皮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能够与性信息素分子结合,从而启动昆虫的寻偶及交配行为。本研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对斜纹夜蛾3种性信息素结合蛋白SlitPBP1、SlitPBP2和SlitPBP3基因在雌、雄虫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组织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litPBP1基因只在雌、雄虫触角和雌虫前足中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无表达;SlitPBP2基因在雌虫的触角、喙、前足、中足、后足、翅膀和雄虫的触角、喙、前足、翅膀中均有表达,且在同一部位,SlitPBP2基因在雌虫的表达量均高于雄虫相应部位的表达量;除雌、雄虫的胸部外,SlitPBP3在雌、雄虫的触角、喙、前足、中足、后足、腹部和翅膀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可见,SlitPBP1、SlitPBP2和SlitPBP3基因在斜纹夜蛾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不同SlitPBPs蛋白在斜纹夜蛾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生理功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9.
棉铃虫Hsp70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SPs(热休克蛋白)是机体在不利环境条件刺激下合成的一类蛋白质,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其中Hsp70是最为保守的成员。研究发现,昆虫滞育过程中普遍存在Hsp70表达上调的现象。然而,现有的研究均是在基因水平的检测结果。为了能从蛋白水平检测棉铃虫中Hsp70的表达,本研究制备了棉铃虫Hsp70的多克隆抗体。构建了hsp70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免疫兔子,制备了棉铃虫Hsp70的多克隆抗体。抗体的效价较高,达到了1∶256 000,此外Western结果表明,制备的抗体能检测出热诱导的Hsp70蛋白。本研究制备了高效价且较为特异的Hsp70对克隆抗体,该抗体为后续从蛋白水平研究棉铃虫滞育过程中Hsp70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牦牛附睾组织中精子成熟的相关机理,并为探讨高原动物的生殖机制提供基本数据。本研究运用基因克隆技术对牦牛附睾Eppin基因CDS全长序列进行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Eppin基因和编码序列特征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牦牛Eppin基因的CDS含有一个405 bp长度的片段,由134个氨基酸编码;牦牛Eppin基因对应的蛋白分子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15.09 ku和8.67 ku,其对应的氨基酸没有跨膜结构,归于近水性蛋白;25个α-螺旋、27个延伸链、2个β-折叠及80个无规则卷曲构成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牦牛Eppin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黄牛、藏羚羊、绵羊等物种间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情况与其亲缘关系远近一致。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Eppin基因在附睾组织3个不同区段(头部,颈部和尾部)中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ppin基因在牦牛附睾组织3个不同区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附睾头部中表达最高,颈部和尾部表达较低。本研究将为牦牛附睾精子成熟的机制和Eppin基因在牦牛附睾上皮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