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41.
为确定可靠的雷氏按蚊Anopheles lesteri Baisas et Hu.1936分类鉴别特征,对采自不同地区的雷氏按蚊进行了形态、染色体和分子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检视了辽宁、广东现场标本,江苏实验室品系的成蚊、虫卵特征,描述了染色体核型,并测定了采自广东、辽宁、河南和云南4省的现场标本,以及江苏、海南和广西实验室品系的核糖体DNA间隔2区(ITS2)和D3序列。结果显示成蚊、虫卵形态变异较大,不具备稳定、明确的鉴别特征;染色体核型具有多态现象,性染色体X、Y分别有3个和2个类型,可分为染色体型A与B;唯有ITS2分子序列具有客观、稳定的种间差异,系雷氏按蚊可靠、可行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42.
土壤线虫是良好的指示生物, 是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驱动力, 其生态功能影响着生态系统正常生态效应的发挥。该研究以海北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暗褐薹草(Carex atrofusca)沼泽化草甸和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4种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线虫为研究对象, 研究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下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分布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营养类群组成, 分析植物类群结构与土壤线虫群落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 (1)在4种植物群落土壤样本中共分离线虫3 800条, 分属于2纲5目15科30属, 线虫平均个体密度为每100 g干土580条, 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 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不同植物群落间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 矮生嵩草草甸0-40 cm土壤线虫总数(1 811条·392.5 cm-3)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群落类型, 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的土壤线虫总数最少(324条·392.5 cm-3)。4种植物群落下土壤线虫的优势属和营养类群组成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在矮生嵩草草甸与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2)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为金露梅灌丛最高, 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最低, 其两种植物群落间H′差异显著, 而优势度指数(λ)相反, 为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最高, 金露梅灌丛最低。表明金露梅灌丛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最高, 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最低, 土壤线虫群落趋于单一化。4种植物群落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途径均以细菌通道为主。西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的瓦斯乐斯卡指数(WI)显著高于矮生嵩草草甸, 表明从高寒沼泽化草甸过渡到高寒灌丛、高寒草甸, 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沼泽化草甸有利于食微生物线虫的生长。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的植物寄生线虫指数(PPI)、成熟度指数(MI)均表现为最低, 表明其生态系统的成熟度较低, 这与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土壤含水量较高有关。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富集指数(EI)、结构指数(SI)均为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最高, 由此可以看出暗褐薹草沼泽化草甸的食物网相对连通性较高, 食物链较长, 食物网的阻力相对较小。(3)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4种植物群落最大贡献属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 食细菌性线虫数量与西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金露梅灌丛的植物多样性与线虫的H′J′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λ则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WI与矮生嵩草草甸的植物多样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PI与矮生嵩草草甸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 植物群落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3.
埃迪卡拉纪化石保存方式具有多样性,包括:磷酸盐化、有机碳质压膜、黄铁矿化、硅化、以及粘土矿物交代。文中综述了以上各种化石保存方式在地层中的时代分布规律、埋藏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分析了这些类型的化石库在我国埃迪卡拉纪地层中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埋藏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埃迪卡拉纪化石库的保存方式主要以有机碳质压膜为主;磷酸盐化和硅化保存方式分布较广;黄铁矿化和粘土矿物交代方式在中国埃迪卡拉纪地层保存较少。有机碳质压膜、黄铁矿化多见于粉砂岩、泥岩中;磷酸盐化、硅化多出现于磷块岩、燧石层或碳酸盐岩的磷质、硅质结核中,化石多为微体化石。另外,多种化石保存方式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化石库中,形成复合式的保存模式。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探讨炎症反应在DVT 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 法:选取2013 年9 月至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DVT 患者113 例,按病变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以及混合型,按发病时间分为 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s-CRP水平。结果:DVT 患者血浆hs-CRP 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5);不同临床分型DVT 患者血浆hs-CRP 水平不同,混合型最高,周围型最低,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病时期DVT 患者血浆hs-CRP 水平不同,急性期最高,恢复期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溶栓治疗的DVT 患者术后3 天血浆hs-CRP 水平持续升高,术后第5 天开始快速下降。结论:hs-CRP 可作为DVT 诊 断的参考指标,DVT发生及发展与炎症反应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陕南晚震旦世骨骼化石中的微生物磷酸盐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洪  张录易  陈哲 《古生物学报》2003,42(2):189-199
陕南晚震旦世高家山生物群中骨骼化石的电镜扫描显示,Sinotubulites levis壳壁中具有丰富的磷酸盐化球状和丝状体,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组构:1)由相互缠绕的丝状体所组成的藻席状组构;2)由外表面成莓球状,内部中空的球状体紧密堆叠所形成的组构类型;3)由表面极为光滑的球状体堆叠所形成的组构。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矿化蓝藻,依此推断微生物在S.levis壳壁磷酸盐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共生的Sinotubulites baimatuoensis和Cloudina壳壁上,极少或完全不存在这些磷酸盐化组构表明微生物的磷酸盐化作用具有专属性,可能由壳壁微结构所决定,具多层状壁的S.levis可能与具许多有机质纹层的多毛类壳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壳愈宁(壳聚糖生物喷膜剂)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肛肠外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混合痔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加用壳愈宁外喷治疗,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肛缘水肿的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壳愈宁对于混合痔术后水肿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壳愈宁(壳聚糖生物喷膜剂)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肛肠外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混合痔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加用壳愈宁外喷治疗,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肛缘水肿的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壳愈宁对于混合痔术后水肿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8.
准确评估地上生物量对优化草地资源管理和理解草地碳、水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近地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最优经验模型, 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该文利用2018-2019年5-9月野外实测的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冠层光谱仪(RapidSCAN)测定的NDVIRS数据, 构建了生长季不同时期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模型; 并结合2018年NetCam物候相机测定的NDVICam时间序列数据, 实现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的模拟。主要结果: (1) NDVICamNDVIRS与地上生物量具有相似的单峰型季节变化格局, 但NDVI峰值出现的时间(7月)较地上生物量(8月)更早; (2)基于NDVI的生物量估算最优经验模型在5、7和9月是幂函数, 在6和8月是二次多项式, 估算精度为0.29-0.77; (3)基于NDVICam时间序列数据, 生长季不同时期建模(R2 = 0.91)较单一时期(9月)建模(R2 = 0.49)对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的估算更为准确。这些结果表明, 近地遥感是估算高寒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的有效手段, 开展季节性植物生长调查将有助于准确评估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49.
为构建人类21号染色体特异DNA文库, 以应用于人类遗传疾病的鉴定和研究, 文章采用循环温度梯度法溶解释放微分离的人外周血细胞21号染色体DNA, 将其进行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Degenerate oligo nucleotide primer-PCR, DOP-PCR)扩增后, 利用100~500 bp和500~2 000 bp分段回收纯化的两种不同片段大小的DOP-PCR产物构建染色体特异DNA文库, 并分别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和斑点杂交对DOP-PCR产物的来源和随机取样的文库克隆进行检测以评估所构建DNA文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 循环温度梯度法能有效溶解释放微分离的21号染色体DNA; 通过对DOP-PCR产物的分段回收纯化和克隆, 增加了大片段DNA的连接效率; 利用FISH技术和斑点杂交双重鉴定实验证明了文库的特异性, 从而构建了21号染色体特异的DNA文库, 并建立了构建染色体特异DNA文库及检测其特异性的方法, 为21号染色相关遗传疾病的鉴定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郭晓令  陈哲  赵晓枫  徐宁迎 《遗传》2008,30(6):755-759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约克夏、杜洛克、皮特兰、长白猪、嘉兴黑猪和金华猪6个品种共169头猪的SIM1基因外显子8的SNP及其基因型频率。结果共发现CC、CT、TT 3种基因型, 其基因型频率在国内外猪品种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其中, 国内猪种嘉兴黑猪和金华猪只存在TT基因型, 而国外猪种约克夏、杜洛克、皮特兰、长白猪则都存在3种基因型。用最小二乘法分析SNP对长白猪、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的背膘厚的效应的结果表明, 纯合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大于杂合基因型个体。SIM1基因型对国外猪种背膘厚有显著效应(P< 0.05), 并且不同部位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