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31.
火把花(Colquhounia coccinea?)表现出典型的鸟媒综合征,因此具有作为引鸟景观植物的开发潜力。以自然、人工生境的火把花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试验对其开花物候、花部综合特征、访花动物及其行为、繁育系统、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以明确火把花的繁殖特性及对不同访花动物的吸引潜力。结果显示,火把花的整体花期持续约3个月,单花花期为9.6±0.6 d;花蜜较丰富且稀薄,具有较短的花冠管和己糖为主的花蜜糖组成;访花动物主要是中华蜜蜂和多种食蜜鸟类,尤其是短喙的泛化鸟类,且在非自然生境中仍然能吸引鸟类访花;完全自交亲和但需要传粉者才能完成授粉,不存在花粉限制;不同授粉处理种子的发芽能力无显著差异;中华蜜蜂能有效传粉,鸟类的传粉作用需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火把花可供观赏的时间很长,具有明显的吸引鸟类访花的能力,容易通过有性繁殖途径快速获得大量幼苗。  相似文献   
32.
陈哲  袁红朝  吴金水  魏文学 《生态学报》2009,29(11):5923-5929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3种长期施肥制度(对照不施肥-CK,化学施肥-NPK,化学施肥+有机肥-NPKOM)下土壤反硝化速率的差异.同时,以硝酸还原酶基因(narG)作为反硝化细菌的功能标志物,分析了施肥对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反硝化速率,反硝化菌多样性都高于对照和施用化肥处理.从3个处理的土壤样品中共获得35个narG基因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主要分布在两个簇,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反硝化细菌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均为首次从土壤中克隆.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示,NPKOM处理的narG基因多样性最高,CK处理次之,NPK处理最低.LUBSHUFF软件对narG基因群落组成的分析显示,施有机肥后含narG基因的细菌群落组成与CK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化肥(NPK)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亚热带地区水稻土反硝化作用及反硝化功能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陕南晚震旦世后生动物管状化石Cloudina和Sinotubulites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陕南宁强地区灯影组高家山段产出十分丰富的后生动物管状化石Cloudina和Sinotubulites,管体为磷酸钙质,通过冰醋酸浸泡处理获得了大量精美的Cloudina和Sinotubulites孤立化石标本。Cloudina管体微弯至扭曲,以叠锥套合构造为特征,管壁由多层锥管壁组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在横切面上,相邻两层不同心。依据大量较为完整的独立标本,本文建立了新的管体构造复原模式。确认了Cloudina管状化石具有A、B两种结构类型,A型管体具有共同的外壁;B型管体不具外壁,锥管裸露。推测Cloudina为底栖生活的动物。A型管体表面较光滑并在外壁中央管之间形成一系列较大的空腔,因而可能具有一定的浮力,可通过水流主动调整身体在沉积物表面的方向。而型化石表面则具有明显的环檐,可能营固着底栖生活。通常Cloudian为单体,少数为两个个体生长于同一较大的管中,这种共管特征反映了生物以出芽方式繁殖。化石壁的结构表明,在管壁形成的过程中生物体分泌可能以有机质为主的中央层,随后在中央层的两侧加积无机矿物。Sinotubulites管体近圆筒状,中空,一航较直,两端开口,以多层管套合为特征。管体表面粗糙,具有因管壁褶皱而形成的不规则的横向或纵向比方 饰,依据管体大小和表面纹饰特征可分S.shaanxiensis和S.levis。管壁较厚,表面常具有强 纹饰,反映了该类生物营底栖生活,鉴于S.shaanxiensis的特征,本文将Qinella Zhang,Li et Dong,1992归入Sinotubulites Chen,Chen et Qian,1981,并对属征进行了补充。Cloudina及Sinotubulites代表了动物骨骼化方式的早期演化阶段。通过对管体微细结构观察以及成分测试,表明Cloudina及Sinotubulites管体以生物分泌为主,早期分泌塑性为主的管壁,后期生物分泌或胶结形成矿化的管。管体有机质较多,形态受环境的影响较大。Cloudina管 体具隐-微粒的微细结构,Sinotubulites具有粘结结构特征,属于较为简单、原始的骨骼化类型。  相似文献   
34.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于2008年首次在广东发现,到目前为止,浙江、广西、云南等10多个省市均有其入侵的报道。为探讨入侵中国的扶桑绵粉蚧是否存在两大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作者对浙江的该物种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体色浅橘黄色、背部具三对黄色斑点的体色变异型个体,通过形态特征比较和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证实该体色变异型粉蚧为扶桑绵粉蚧。同时对中国、巴基斯坦、美国的扶桑绵粉蚧COI基因序列进行碱基差异比较、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分析,发现所扩增的浙江省内6个地点7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5条扶桑绵粉蚧COI基因(694bp)可以分成3种单倍型,这3种单倍型与中国海南、中国广州、巴基斯坦和美国加州的扶桑绵粉蚧遗传分歧较小(0–1.0%),而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遗传分歧较大(3–3.6%);但两者遗传距离小于绵粉蚧属内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13.0–17.2%)。综合形态特征和COI基因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扶桑绵粉蚧可能没有达到种间分化。基于碱基差异所构建的网络关系图、遗传分歧差异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扶桑绵粉蚧存在两个进化支系,至于是否是复合种,目前尚难作结论,还有待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造模方法,分析影响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建立的因素。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造模,通过改变性别、剂量、年龄、注射部位及免疫方式,来比较造模成功率。结果不同性别、剂量、年龄及免疫方式造模成功率不同。结论4~5周龄Wistar雌性大鼠,初次免疫注射乳剂4点共0.20 mL,加强免疫在14 d之后3点共0.15 mL的造模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施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田对照(CK)和稻草还田(OM)施肥处理的土壤样品,应用16S rDNA克隆文库技术直接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分别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稻草还田(OM)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有所降低。对照(CK)和稻草还田(OM)两个施肥处理的优势种群均为变形菌,酸杆菌次之;稻草还田减少了变形菌、疣微菌、绿弯菌和绿菌的分布,而增加了硝化螺旋菌的分布。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则表明,稻草还田对酸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其次是疣微菌和δ-变形菌。  相似文献   
37.
湖北南漳邓家崖一带,晚震旦世时位于扬子台地北缘,受到南江上升运动的影响,灯影组上、下段之间为一古喀斯特侵蚀面,灯影组下段上部地层剥蚀甚多。灯影组上段底部有厚2m左右的含磷地层(相当于陕南的高家山段的一部分),其中除了隐藻类磷块岩之外,还发现产有大量球状绿藻类化石(Eosphaera gigantea sp.nov., Megasphaera inornata Chen et Liu和Protosphaeridium sp.及似红藻石,并产有可能属于软体动物门的小壳化石(Nanzhanguncus delicatus gen.et.sp.nov)。这些发现丰富了晚震旦世高家山期生物群的内容。南江上升运动在整个扬子区都有明显的影响,之后的海侵开始时,不仅有碎屑岩的沉积,并有磷质的输入和磷块岩的形成,它促使高家山生物群的繁盛,是灯影期沉积地层划分和对比的良好标志。根据这一标志及沉积区的横向追索,峡区的灯影组石板滩段是南江上升运动前的沉积地层,与蛤蟆井段之间的界线不是一个等时面。所以,西陵峡生物群和高家山生物群产出层位不是同期沉积。就目前材料看,震旦系建阶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38.
从具有高滴度狂犬病毒抗体的多位疫苗注射者采集外周血淋巴细胞,构建人源抗狂犬病毒Fab基因工程抗体文库。用纯化的狂犬aG和CTN株病毒颗粒富集筛选所得Fab噬菌体抗体文库,利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所得人源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的功能特性,并通过序列测定确定所得抗体的轻链和重链的型别,成功获得11株抗狂犬病毒糖蛋白的人源单克隆Fab抗体。将其中5株人源单克隆Fab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分别克隆入全抗体表达载体pAC-L-Fc后转染昆虫Sf9细胞,利用杆状病毒系统实现全抗体的分泌型表达。5株全抗体在体外与狂犬病毒CVS-11株的中和反应中均显示具有狂犬病毒中和活性。人源中和性抗狂犬病毒基因工程全抗体的获得为我国自行生产抗狂犬病单克隆抗体鸡尾酒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9.
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CM3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草莓根腐病病株根部成功分离了2株真菌FC2016-3和FC2016-7,经过鉴定确定其为根腐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CM3对菌株FC2016-3和FC2016-7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对其他土传病害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盆栽实验结果显示,菌株CM3对尖孢镰刀菌FC2016-7引起的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64.86%,而且还具有促进草莓根部生长的能力。研究表明菌株CM3是一株既能防病也能促生的菌株,适合开发成微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40.
小麦白粉病以其多发性、普遍性成为世界各地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研究抗病品种对白粉病菌侵染的抗病机理中,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对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进行的比较发现:两者的pI6.1酶带(位于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从拔节期至田间发病期之间的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可以将其视为区别抗、感白粉病品种的特征性酶带。实验采用功能叶片(Fig.1),对50个小麦品种品系、抗、感病品种间4个组合的正反交F1代、119株F2代、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回交一代(BC1)材料,在pH5~8范围内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分离。胶片于联苯胺染色液中显色。抗病品种中,pI6.1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感病品种中,pI6.1酶带在拔节之后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然而、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重新表现,并再次回升为一、二级酶带(Tab.1)。此结果在五个年份中均能很好地重复(Tab.2)。抗、感病品种间正反交F1代的pI6.1酶带均正常(Fig.2),证明:pI6.1酶带的活性是核基因的表达行为。进而在拔节期至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