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中成药治疗猕猴奇异变形杆菌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3例奇异变形杆菌性腹泻病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予黄连素注射液、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并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2例,只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4%,对照组59.l%。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合治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42.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础,其在体内有多种存在形式,而这些形式之间如何维持动态平衡对细胞发挥正常功能来说至关重要。诸多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稳态,包括一些内外源性的刺激、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调控因子的作用等。当错误折叠的蛋白在细胞中不断积累时,会导致蛋白质稳态失衡并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进而引发相关疾病。同时在错误发生后,机体的许多“监控”就会感知这些异常,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蛋白质维持稳态。本文旨在综述蛋白质动态平衡网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各种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为一些由蛋白合成异常导致疾病的研究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雌性恒河猴月经周期FSH、LH分泌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改进的体外生物测定法分析恒河猴月经周期中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雌猴的FSH峰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02±10天,峰值:572±48ng/ml;LH峰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20±16天,峰值:963±97ng/ml,且为滤泡期、黄体期平均值的7~8倍。证实了在雌性恒河猴的月经周期中,其LH分泌高峰与FSH分泌高峰不在同一时间出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44.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及基因组酶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virus,简称PaorNPV)形态结构、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等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不连续系统垂直板SDS-PAGE分析了Paor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应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aorNPV基因组DNA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仅有一条带,分子量为31.5 kD,不经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有三条带,分子量分别为31.5 kD、29.1 kD、28.6 kD;病毒粒子包含有25种结构多肽,分子量范围在17.6-114.6 kD之间.PaorNPV DNA经BamH I.EcoR I、HindⅢ、Pst I和Xho I酶切分别产生9、12、12、12和14条片段.基因组大小平均为124.6 kb.  相似文献   
45.
用1%UBL荧光增效剂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剂,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UBL对Parocneria orienta NPV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6.
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EIA)是马属动物感染的一种主要经由虫媒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临床表征为反复发热、贫血、出血、水肿以及消瘦等,病理生理变化以血小板减少为主[1]。EIA的致病原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该病毒与人  相似文献   
47.
用1%TinopalLPW荧光增白剂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剂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TinonalLPW对ParocneriaorientaNPV有较强的增效作用。使用3.6×1011PIB/hm2 1%TinopalLPW、1.8×1011PIB/hm2 1%TinopalLPW、9.0×1010PIB/hm2 1%TinopalLPW和3.6×1011PIB/hm2、1.8×1011PIB/hm2、9.0×1010PIB/hm26种处理对林间越冬代2-3龄幼虫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结果表明除9.0×1010PIB/hm2 1%TinopalLPW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外,其余剂量有增效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蜀柏毒蛾 (ParocneriaorientaChao)是柏木、桧柏、干头柏等柏科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1] ,到目前为止仅存在于我国。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orientanuclearpolyhedrovirus ,PaorNPV) [2 ]于 1991年被分离 ,该病毒对蜀柏毒蛾幼虫具有较强毒力 ,已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初步应用于柏木林区害虫的防治上[3] 。对这种病毒已进行了一些研究 ,包括生物活性测定 ,形态结构 ,理化特性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4 ,5]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开发我国这种特有的…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EIAVFDDV在体内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在免疫马血浆中低拷贝存在状态的形成原因,使用连续给予地塞米松的方法,对EIAVFDDV免疫马匹进行了免疫功能抑制.连续给药10天后,以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刺激原的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增殖实验表明,实验马匹的免疫系统功能受到了明显抑制.使用实时RT-PCR对免疫抑制前后实验马匹体内EIAVFDDV的载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显示,EIAVFDDV免疫马匹体内的病毒载量在2匹马中未见升高,1匹马体内略有增高,但仍处于EIAVFDDV在免疫马匹体内载量的正常范围.作为对照,强毒株隐性携带马的病毒载量提高了约25000倍,并出现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实验结果提示,致弱后病毒特有的生物学特性,而非免疫压力,是EIAV疫苗株在宿主血浆中低拷贝存在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状态下,疫苗株在免疫马体内仍然表现出了相对稳定的低拷贝复制状态,进一步显示了EIAVFDDV在应用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0.
为阐明马传染性贫血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IAVDLV)的致弱和免疫保护机理,对EIAVDLV121及其亲本驴强毒株(EIAVDV117)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准种理论,分析了EIAV疫苗致弱过程中基因组进化特点。利用LA-PCR技术对EIAVDV117和EIAVDLV121的前病毒基因组分两段进行扩增,分别获得4个和10个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EIAVDV117前病毒基因组平均为8236bp,G C含量38.0。EIAVDLV121前病毒基因组平均8249bp,G C含量37.3。两者的前病毒基因组平均差异率为2.8。其中S2、LTR和env基因差异较大,分别为4.1、3.9和3.1。此外,S2、S3和env推导的氨基酸的差异明显,分别为10.4、5.6和4.8(gp90为6.8)。EIAVDLV121各基因的异质性均显著高于EIAVDV117。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EIAVDLV121至少有5种类型的LTR混合存在。在gp9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上,EIAVDV117比EIAVDLV121平均多2个N-糖基化位点,总数为19,其中3个为EIAVDV117特有。EIAVDLV121有1个疫苗株特有N-糖基化位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生物学特性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