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为揭示啮齿动物食性及其对消化道肠道长度的影响,我们于2008 年在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中华姬鼠和社鼠为对象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社鼠和中华姬鼠均以摄食种子为主,食谱中各食物成分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季节变化明显。在各食物成分中,摄入种子百分比与中华姬鼠及社鼠小肠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昆虫成分则相反。分析认为,中华姬鼠和社鼠取食食物成分的季节变化,可能与不同季节中食物资源可获得性的不同有关,消化道长度的变化可能体现了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和能量需求的适应.  相似文献   
32.
黑线仓鼠繁殖输出与基础代谢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志军 《兽类学报》2011,31(1):69-78
为了解黑线仓鼠繁殖输出与基础代谢率(BMR)的关系,阐明最大持续能量收支(SusMR)的限制水平, 揭示哺乳期能量收支对策,本文测定了哺乳期黑线仓鼠的体重、摄食量、BMR 和身体组成,以及哺乳期的胎仔数、胎仔重和泌乳能量支出(MEO)。结果显示,黑线仓鼠哺乳期体重降低了15.0 ± 0.8% , 摄食量显著增加, 哺乳高峰期平均摄食量为13.9 ± 0.3 g /d, 摄入能为222.1 ± 5.3 kJ/ d, 比哺乳初期增加121% , 比对照组高288% ;哺乳高峰期MEO 为62.4 ± 2.3 kJ/ d, 哺乳末期BMR 为49.7 ± 1.1 kJ/ d; 断乳时平均胎仔数4.7 ± 0.2、窝胎仔重50.5 ±1.6 g; 哺乳末期BMR 比对照组增加48% ,BMR 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相关性高于对照组; BMR 与胎仔数、胎仔重、乳腺重量和MEO 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初次繁殖的黑线仓鼠哺乳期SusMR 限制为4.47 ×BMR, 在自身维持和繁殖输出之间采取了“权衡分配”的原则,通过体重降低以减少BMR 的增加幅度, 从而有利于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33.
为了检测黑线姬鼠两亚种(来自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亚种和朝鲜半岛的朝鲜亚种)线
粒体DNA 的变异水平并确定朝鲜亚种的分类地位,我们测序分析了两亚种的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的部分序列
(1 054 bp)和控制区的部分序列(860 bp),并与基因库中黑线姬鼠相应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东
北亚种的序列显示出某些分异,可以被分为2 或3 个亚群,所以我们提出需要更多标本的DNA 分析来确定东北
亚种的分类地位。另外,来自韩国的朝鲜亚种的序列,与来自中国东北地区龙江和哈尔滨的东北亚种的两个亚
群相似(1 个亚群是细胞色素b 的两个单倍型,另1 个是控制区的两个单倍型),表明基于线粒体DNA 序列的遗
传多样性与现今基于形态特征对这些姬鼠的分类所得结果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来自韩国的朝鲜亚种是一
个只在形态特异上不同于东北亚种的地方亚种,我们建议通过其他DNA 标记来进一步验证其亚种地位。我们还
认为朝鲜半岛不是最近的冰川期黑线姬鼠残遗种的保护区。  相似文献   
3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心、肝、脾、肾和腿肌的 α-酯酶,β-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3种同工酶的活性在5种器官组织中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以肝组织的酯酶活性最高,不同器官组织的酶谱也有明显差别,如脾的β一酯酶仅有B区带,同一器官组织通常以α-酯酶活性高于β-酯酶。苹果酸脱氢酶在碱性溶液中染色,肝组织有明显的AB医。心肌与腿肌的苹果酸脱氢酶活性略高于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35.
通过为期一年的标志重捕研究,获得了农田优势种黑线姬鼠与臭聃的巢区、活动距离、领域性等资料,分析了种间领域性及空间分布的关系。并观察到随着捕获突数增多,对动物的可捕性产生影响,再结合对重捕期体重变化的分析,发现长期标志重捕对两种动物产生了正与负的效应。  相似文献   
36.
黑线姬鼠华北亚种与长江亚种几项生化指标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allas)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田害鼠,它传播多种疾病,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国内外学者对我国黑线姬鼠的分类、分布、数量变动、生活习性等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对黑线姬鼠许多生化指标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7.
杨红  张子慧 《四川动物》2011,30(5):691-695,前插2
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和大林姬鼠A.peninsulae形态与习性相似,北京地区的这两种鼠都存在还是只有大林姬鼠存在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新兴的几何形态测量技术对北京地区捕获的137只姬鼠头骨与黑龙汀的9只大林姬鼠头骨进行背面和侧面的形态对比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和判别函数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地...  相似文献   
38.
杨再学  郑元利  金星 《生态学报》2007,27(6):2425-2434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我国广大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4.81%。探讨其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及其地理分异特征,对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987-2005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解剖标本5497只,其中,雌鼠2698只,雄鼠2799只,黑线姬鼠在当地1-11月份均可繁殖,主要繁殖期在3-10月份,每年4-5月份和8-9月份出现2次妊娠高峰。种群总性比(♀/♂)为0.96,多年平均怀孕率为36.91%±6.79%,平均胎仔数为5.33±1.07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81±0.17,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9.13%±7.89%。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繁殖力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种群繁殖的主体。种群繁殖参数不同年度之间比较稳定,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变化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年均种群密度与年均繁殖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胎仔数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怀孕率、睾丸下降率、性比相关性不显著,繁殖指数是影响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比较全国各地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地理分异特征认为,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异现象,胎仔数、生殖强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具有随纬度的升高趋向增加的特征;在高纬度地区繁殖时间较短;性比与纬度、经度的变化关系密切;各繁殖参数与海拔的变化相关性不明显,可排除海拔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2004—2005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和东乌珠穆沁旗研究了肝毛细线虫病对黑线毛足鼠种群感染情况,分析肝毛细线虫对黑线毛足鼠的感染率与鼠体年龄以及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黑线毛足鼠达到一定的年龄(或体质量)才可感染肝毛细线虫病,最低感染个体体质量为14.6g。肝毛细线虫对低龄鼠的感染检出率比较低,而对成体鼠感染检出率较高,其感染率和感染度均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感染率与年龄:r=0.97,P<0.05;感染度与年龄:r=0.93,P<0.05)。此外,黑线毛足鼠体质量与肝毛细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感染率与体质量:r=0.99,P<0.05;感染度与体质量:r=0.95,P<0.05),黑线毛足鼠的种群密度则对肝毛细线虫的感染率(r=0.27,P>0.05)和平均感染度(r=0.41,P>0.05)没有明显的影响,其感染率可能与地区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0.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大林姬鼠(A. peninsulae)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不连续体系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心、肝、肾、肌肉、脑、肺6种器官和组织中超氧化物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建立了2种酶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上述2种酶在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的6种器官和组织中均有表达并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其中,2种鼠中超氧化物酶共分离出迁移率由0.15~0.66的9条电泳谱带,过氧化物酶共分离出迁移率由0.09~0.83的20条电泳谱带。在肝和肺中酶的活性最强,黑线姬鼠6种器官和组织中超氧化物酶活性均强于大林姬鼠,2种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分布相似,但在同一物种不同器官和组织间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