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云南鹤庆盆地末次盛冰期的孢粉记录与古季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相当于末次盛冰期鹤庆古湖泊沉积物4.6-9.0m段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末次盛冰期阶段的植被与古季风变迁模式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盛冰期冷湿的气候特点与同时东部干旱的草原植被、青藏、高原的荒漠植被和黄土高原区风尘堆积存在明显差异,而与滇池的气候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冰期内部的气候波动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较好的可比性。冰期冷锋强度的增加,与北方冬季风的经常入侵和冰期青藏高原的冷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锦溪地区白莲湖附近人工剖面的孢粉研究,重建该地区7 230cal a BP前后的植被和气候。孢粉植物群反映当时气候略有波动,但整体上与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的温暖环境相一致。孢粉自下而上可以细分为4个组合带:Zone 1青冈栎含量丰富,反映温暖气候;Zone 2落叶栎有所增多,气候稍有转凉;Zone 3青冈栎含量再度增高,气候变暖;Zone 4松属和落叶栎明显增多,气候再度转凉。从沟鞭藻和相关孢粉类型的分布分析,除底部12号样品因孢粉含量低而未予考虑外,其它样品都指示沉积时期当地受到海水的影响。其中Zone 1和Zone 2孢粉植物群指示两次海水的进退过程。当前孢粉研究结果很好地反映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与当时海平面变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地区(海拔3 400~4 700 m)7个植物群系下采集的21个现代苔藓样品进行了孢粉研究,探讨了现代孢粉组合与样点周围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孢粉类型的代表性与传播能力。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地区不同植物群系的孢粉组合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成分与变化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当地植被状况。桦木林和黄背栎林的孢粉组合中指示性成分分别是高含量的桦木属和常绿栎类花粉;冷杉林下的样品,除采自仅有稀疏冷杉的冷杉林下的样品外,其他样品的孢粉组合都较好地反映了高含量的冷杉属花粉;杜鹃灌丛和蔷薇灌丛的孢粉组合分别以高含量的杜鹃花科和蔷薇科花粉为特征;在花粉产量低且植被较开阔的流石滩疏生草甸中,孢粉组合以高含量的草本花粉和外来乔木花粉(如松、冷杉等)为主。松属花粉在本研究区各植物群系下所有样品的孢粉组合中均有较高含量,说明松属花粉产量高、传播能力最强,具有超代表性;铁杉属和桤木属花粉也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它们是外来花粉的主要成分,在不同植物群系下其花粉含量的高低与当地植被的郁闭度及当地植被花粉产量有关;桦木属和常绿栎类花粉代表性强,花粉产量高,也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冷杉属花粉具有明显的低代表性,但其传播能力较强;杜鹃花科花粉的代表性较好,但传播能力差,其花粉散布范围基本在有母体植物生长的地方;柳属花粉代表性低,其花粉含量高于1.0%可能指示柳树的存在;单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在本研究区部分样品中有较高含量,说明单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比三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可能更能适应海拔3 400 m以上的高海拔环境。  相似文献   
34.
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南海南北陆架上的植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孢粉的传播、来源地的基础上,根据南海南北陆坡柱状剖面(17940 ,17964) 的孢粉资料推断末次冰盛期(包括氧同位素3 期的上部) 低海面时,南北出露的大陆架上生长的植被。末次冰盛期时北部大陆架曾分布以蒿属(Artemisia L.) 为主的草原植被,气候较今日冷且干旱。南部称为“巽他古陆”,曾覆盖热带低地雨林,河口及海岸为红树林,在周围岛屿上高山雨林曾多次向山下迁移,表明当时温度可能较今日低,但湿度没有明显变化。南北大陆架末次冰期时在植被与气候演化上的巨大差异,可能与南部巽他陆架的特殊位置( 西太平洋暖池) 有关  相似文献   
35.
陕西彬县地区中侏罗世延安组孢粉植物群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采自陕西彬县地区中侏罗世延安组的孢粉化石60属,83种。经研究表明,陕西彬县地区延安组的孢粉组合是以裸子植物花粉为主,蕨类植物孢子次之。银杏、苏铁类和松柏类花粉在组合中占优势;桫椤科孢子在蕨类中具有较高的含量。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延安组的时代应属中侏罗世早期。陕西彬县地区当时的植被是以银杏、苏铁类和松柏类等乔木为主,并伴有桫椤科为主体的树蕨植物及草本植物,古气候应属大陆性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36.
宁晋泊晚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晋泊是河北平原南部三大古湖群之一,通过LN42.5m厚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获得古植物群演替达近20次,反映古气候变化具明显冷暖气候旋回5次以上,其中有2次寒冷期,3次湿暖期。结合6.4m以上~(14)C年龄数据推断计算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在7.5m,这一界线与孢粉植物群、古气侯与古环境等分异界线非常吻合。因此作者推断宁晋泊的形成、发展与消亡时代相应在晚更新世早期的温暖期,全新世高温期再次复兴,后被河流沉积物所掩埋而消亡形成洼地。  相似文献   
37.
本文是对于新疆库车县牙哈乡进下中侏罗世早期克孜勒努力尔库部孢粉组合的研究,共计有孢粉24属32种,藻类化石2属3种,其Trilobosporites antiquus亦见于库车河和阳霞河露头剖面的克孜勒努力尔组底部,推测层位较为稳定。根据孢粉组合认为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同时根据孢粉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38.
黑龙江桦南县中新世道台桥组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桦南县中新世道台桥组孢粉植物群中柔荑花序植物花粉占统治地位,尤其是山毛榉科和桦科最多;胡桃科、榆科也很常见。此外,还有椴树科、槭树科、杨柳科以及一些可能和蔷薇科、豆科有关的三孔沟花粉。单子叶植物花粉较少。裸子植物以松科为主,并有少量柏科花粉。蕨类植物不多,主要为水龙骨科孢子。道台桥组孢粉植物群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温带型。亚热带成分无论从类型或数量上都比较少。孢粉植物群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外来属种,重要的如铁杉属、山毛榉属、山核桃属等。从习性上看,陆生木本植物远远多于水生草本植物。桦南县中新世化石孢粉植物群反映了当地中新世植被的主要成分和古气候特征与现代植被和气候有着显著不同。当时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栎属、山毛榉属为重要成分。气候较现代温暖,可能和我国东北南部及华北北部地区的现代气候相似。我国北方自中中新世晚期以后存在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是桦南地区当时的气候温暖潮湿,可以归入中新世中国东部落叶阔叶林植物区。这与现代植物区系分区相似。  相似文献   
39.
本文研究了南极乔治王岛阿尔蒂卡站(乌拉圭)附近化石山组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型95类,其中新属3个,新种11个,共描述了16种,3个新属为Artigasisporites,Bicingulatisporites和Zonotrisacites;讨论了孢粉组合的植物群性质,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以及所代表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40.
长白山区分布的泥炭地与玛珥湖是孢粉的良好载体,适宜开展晚更新世以来孢粉分析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研究以对该区未来气候变化进行准确预测。几十年来,该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半定量重建—定量重建的三个阶段。随着对研究剖面样本采集密度的增加,研究者们也得以观察到更多气候变化事件,尝试提出了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初步探索了气候变化驱动机制;同时,为了提高定量重建古植被、古气候的准确性,对长白山区也开展了现代孢粉植被关系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信随着对现代孢粉植被关系认识的加深,古植被、古气候重建精度的提高,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