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62.
林下草本的演变与森林演替密切关联,为了解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林在不同演替阶段下的草本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阔叶纯林(Ⅰ)→阔叶混交林(Ⅱ)→针阔混交林(Ⅲ)→云杉纯林(Ⅳ)构成的演替序列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不同演替阶段的草本多样性指标差异,探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青海云杉林林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下,共发现草本31科64属81种,其中阔叶纯林(Ⅰ)草本植物共21科33属42种,阔叶混交林(Ⅱ)共22科40属50种,针阔混交林(Ⅲ)共22科42属51种,青海云杉纯林(Ⅳ)共15科21属23种。(2)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草本多样性指标均在针阔混交林(Ⅲ)阶段最大,在青海云杉纯林(Ⅳ)阶段最低。(3)生物因子中:LAI是影响草本多样性的主导因子,林分密度、胸径、树高和叶面积指数与草本多样性负相关。(4)非生物因子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是主导因子,土壤水分、速效磷、碱解氮与多样性指标正相关。综...  相似文献   
263.
目前,棕榈粕因其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产量成为热门的动物饲料原料,但其高含量的抗营养因子纤维素阻碍了其在动物饲料中的高效应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棕榈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并提升其品质。文章对棕榈粕的化学成分及微生物发酵棕榈粕、发酵棕榈粕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微生物发酵棕榈粕饲料的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4.
机械力作用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转换涉及到纳米尺度范围内机械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综述:局部外力和几何感觉控制细胞功能:多结构域蛋白——纤连素在机械转化中的优点:将外力转化成生化信号;活细胞中细胞外基质中的纤连素在力诱导下的展开;纤连素Ⅲ型结构域通过序列变化调节机械稳定性:大肠杆菌Ⅰ型毛缘的展开结构有利于捕获键形成以及在药物和技术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5.
为了解临产孕妇宫颈口菌群分布、对药物敏感性情况及其对产褥期保健的意义,我院从1996年11月到1997年7月,对我院妇产科104例临产妇女进行白带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95株。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04份标本来自于妇产科临产妇女。由妇科...  相似文献   
266.
267.
飞播沙打旺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系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十几个省(区)均有野生群落分布和人工种植。在河北、河南、山东等黄河故道地区,人工栽培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1961年以后,我国北方先后引种、推广。1975—1979年在陕西省吴旗县首次飞播沙打旺成功后,各地  相似文献   
268.
肝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主要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肝吸虫感染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定为Ⅰ类致癌因素,其所致胆管癌是肝吸虫感染的严重后果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肝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诱发胆管癌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和成果做一综述,为今后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肝吸虫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6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