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露水凝结时间和频率是开发利用气态水资源的基本参数.根据2015和2016年黄土丘陵典型地区陕西安塞县的实地近地表露水监测数据,分析露水凝结时间和发生频率及其大气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研究区露水凝结时间长且具有周期性.就日周期而言,露水呈现“昼伏夜出”的典型特点,主要凝结时段为21:00至次日8:00,其中,4:00—6:00是露水最易凝结时段;就季周期而言,夏秋季是露水的频发期,春冬季是露水低发期;就年周期而言,6—11月是露水最易凝结时段.相比降雨,露水具有发生频率高、稳定性强的特点.露水的形成是下垫面和多种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相对湿度>80%、气温-露点差为1~3 ℃及风速为0~1 m·s-1时露水发生频率更高.单就安塞地区而言,风向为120°~150°和240°~300°时更有利于露水凝结.  相似文献   
2.
梨枣花果期耗水规律及其与茎直径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4个水分处理,研究了4年生梨枣2010年及2011年花果期不同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和耗水规律,分析了梨枣日耗水量与茎直径变化间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2a内各处理梨枣耗水量随土壤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日耗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在灌水后1周内;各处理果实膨大期日耗水强度大于开花坐果期.(2)2a内各处理茎直径日变化平均值(MTD)、茎直径日最大值(MXTD)均符合Logistic函数关系,MXTD与MTD在表征梨枣茎秆生长规律方面效果一致,各处理茎直径变化指标(MTD、MXTD)增长率因水分处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3)高水分(T1处理)条件下茎直径变化指标(MTD、MXTD、MDS(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DG(茎直径日生长量))在表征枣树耗水状况方面不敏感;在低水分(T4处理)条件下,日耗水量与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MDS)相关系数较其他3个茎直径变化指标(MTD、MXTD、DG)高且达极显著水平,说明MDS能够更好的表征低水分处理的梨枣耗水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耗水量与茎直径变化回归模型,为评价梨枣耗水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梨枣在果实生长期对土壤水势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立新  汪有科  张琳琳 《生态学报》2012,32(7):2004-2011
以4年生梨枣为试验材料,在果实生长期设置了4个土壤水势水平,研究不同处理梨枣茎秆直径生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果实数量对土壤水势的响应,探讨了梨枣果实生长期适宜的土壤水势范围。结果表明:1)在果实缓慢生长期,茎秆直径生长缓慢;土壤水势高于-84 kPa时能显著地降低落果率。2)果实快速生长期,茎秆直径日最大值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能反映梨枣的水分状况;适当的控制土壤水势能显著的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势高于-84 kPa时果实快速生长期出现坐果现象。3)果实生长期前期的土壤水势低至-461 kPa会影响果实生长期叶片的功能和后期的坐果。因此,梨枣果实生长期的适宜的土壤水势范围为-41—-84 kPa,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单果重,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
蔺君  汪有科  卫新东  肖森  张雪 《生态学杂志》2013,24(12):3373-3380
竹节式聚水沟是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雨水集蓄利用新技术.为了研究不同填充物(树枝、秸秆、石子)聚水沟的蓄水特性,在自然状态和模拟降雨条件下对各聚水沟土壤水分状况和拦蓄水能力进行测定,研究各种填充物的持蓄水特性.结果表明: 自然状态下,5-10月各处理土壤储水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月,树枝沟、石子沟、秸秆沟和水平阶地30~200 cm土壤储水量分别为186.76、177.23、169.26和185.76 mm;与5月相比,10月树枝沟、石子沟和秸秆沟土壤储水量分别增加14.24、20.28和21.23 mm,水平阶地降低6.52 mm.10月各处理30~200 cm垂直剖面上土壤水分恢复深度不同,秸秆沟和树枝沟恢复深度最大,达到140 cm,石子沟次之,为110 cm,水平阶地恢复深度最小,仅为80 cm.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填充物聚水沟的拦蓄水总量为:秸秆沟(99.5 L)>石子沟(91 L)>树枝沟(71.5 L).浸水试验测得树枝和秸秆的持水率与浸水时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而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持水率与吸水速率之间呈负对数关系.秸秆的吸持水能力较树枝强;石子的吸持水能力很弱,随时间基本不发生变化,持水率与吸水速率之间呈线性负相关.3种聚水沟在黄土丘陵区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以秸秆沟的拦蓄水、持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保墒灌溉对渠灌类型区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了5种保墒灌溉栽培方式下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差异,并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含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保墒灌溉栽培方式对冬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3.46%,穗长平均增加7.15%,不孕小穗数平均降低21.78%,结实小穗平均增加11.42%,穗粒数平均增加10.82%,千粒重平均增加11.05%。保墒灌溉栽培方式的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减缓,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增高,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4.03%。结果表明,以免耕留茬方式增产幅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8.
植物叶片形成露水的室内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片在空气中形成露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水分来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借助人工智能气候室和叶片温度自控系统,对影响露水形成的环境温湿度、叶片温度和叶片倾角进行调节,研究了叶倾角、环境温湿度、露点-叶温差对叶片露水累积速率和叶片露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片露水累积速率和叶片最大露水量均随叶倾角的增加而减小,但随着环境温度、湿度和露点-叶温差的增加而增大.叶片处于水平状态时,叶片露水在达到最大露水量前呈线性快速递增,露水达到最大露水量(0.80 mm)后处于稳定值;当叶片有倾角时,叶片露水达到一定值就会发生叶片露水滑落现象,使得叶片露水量呈现锯齿形变化,且露水累积速率明显变慢.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油松林地产流产沙及其过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通过对径流小区的多年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利用自制的径流自动记录装置,研究了油松林地不同处理的产流产沙及其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地、林地去枯枝落叶层和采伐林地上层林木等3种处理与农地比较,分别减少径流量88.0%、27.0%和87.8%,减少产沙量99.9%、98.0%和99.8%。产沙量与坡度和雨强关系密切,随坡度和雨强增加而迅速增加,以雨强的效应更甚。油松林地开始产流的降雨量一般在1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密植枣( Ziziphus jujuba ‘Lizao’)林群体根系随树龄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对1年生、4年生、8年生和11年生4种树龄的密植枣林采用剖面法, 获得0-1 m土壤剖面上直径>3 mm、1-3 mm及<1 mm的根系数量和空间位置信息。利用方差分析, 评价了山地密植枣林林分根系随树龄变化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3种直径的根系数量均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 直径< 1 mm的根系增长速度最快; 随着土层加深, 根系数量递减, 1年生枣林的根系主要聚集在0-40 cm土层中, 4年生及以上树龄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中; 0-1 m土层内, 1年生枣林(株距1.2 m)及4年以上树龄(株距2 m), 同树龄枣林中直径<1 mm的根系水平分布无差异; 同一土层中(0-20 cm, 20-40 cm, 40-60 cm), 无论树龄大小及离树干的水平位置如何, 不同直径根系的数量都无差异。研究表明: 在有水肥管理措施的条件下, 枣林根系垂直方向形成浅层型的适应模式; 在密植环境下, 枣林细根形成根网型的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