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了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核黄素能显著降低番茄植株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并以2 mmol/L时诱导效果最佳,诱抗效果最高可达41.91%。(2)2mmol/L核黄素处理后96h内,番茄叶片的POD、PPO和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3)接种TYLCV后,核黄素处理和接种TYLCV处理均可诱导番茄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核黄素处理可诱导POD、PPO和PAL活性的系统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阵列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阵列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根据换能器的不同,评述了光学、电化学、质量型、磁致阻抗等阵列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阵列生物传感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利用上下解方法及全藕合线性互惠系统的最大值原理,研究了一类非线性椭圆系统,给出了其正解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也得到了其正解局部稳定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SIRT3调控的线粒体自噬对高糖加重神经元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高糖(50 mmol/L)干预HT22细胞后,构建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利用SIRT3抑制剂3-TYP抑制SIRT3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MRE荧光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结果:高糖使神经元缺氧再灌注后的细胞碎片进一步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此外,高糖降低了神经元缺氧再灌注后的线粒体膜电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糖上调神经元缺氧再灌注后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的表达水平,降低了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OPA1和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的表达;并且增加了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的表达;同时,高糖升高了SIRT3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P<0.05)。而SIRT3抑制剂3-TYP使神经元高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加重,同时进一步上调DRP1、LC3Ⅱ和PINK1的蛋白质表达(P<0.05)。结论:高糖可显著加重神经元缺氧再灌注损伤,破坏细胞线粒体功能,激活细胞线粒体自噬;SIRT3可抑制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并减轻神经元高糖缺氧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5.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作为一种广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可高效控制蓟马、蚜虫及螨类等多种害虫,极具生防潜能.但目前国内南方小花蝽商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中未找到适合的饲料来源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新鲜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和紫外线处理的麦蛾卵作为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替代猎物,以南方小花蝽的天然猎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为对照,通过比较其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寿命等生物学指标,组建生命表来评价麦蛾卵对南方小花蝽的饲喂效果.结果发现:以新鲜麦蛾卵、紫外处理麦蛾卵和西花蓟马饲喂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取食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存活率(60.5%)高于其他两种猎物;同时,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雌虫寿命(37.3 d)和雄成虫寿命(23.0 d)以及产卵量(74.0粒)均最高,其次是紫外处理麦蛾卵,而西花蓟马最低;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存活率、净增殖率(47.91)、内禀增长率(0.10)、周限增长率(1.11)和世代平均周期(36.5 d)均大于饲喂紫外处理麦蛾卵和饲喂西花蓟马,且种群加倍时间也以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最短(6.57 d).本研究结果表明麦蛾卵可作为南方小花蝽饲养的替代猎物,且以新鲜麦蛾卵为最佳.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慢性脑低灌注(CCH)大鼠模型焦虑样行为和海马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00-220 g)分为两组(假手术(sham)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CAO)组,每组N=40),分别给予BCCAO或者假手术。造模4周后,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大鼠焦虑样行为;间接免疫荧光(Iba1和GFAP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测定海马CA1区胶质细胞激活和血清及海马区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旷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sham组,BCCAO组总穿行距离、中央区穿行距离和停留时间明显增多(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BCCAO组开臂停留时间和访问次数明显增加(P<0.05),闭臂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另外,相比sham组,BCCAO组大鼠海马CA1区胶质细胞明显激活,海马以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海马区域而非血清ICAM-1和VCAM-1水平与CCH大鼠焦虑样行为(中央区和开臂的停留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海马区域ICAM-1和VCAM-1升高与CCH大鼠焦虑样行为显著相关,可能参与CCH慢性期焦虑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对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机制,以及脾脏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肝损伤组尾静脉注射12.5mg/Kg ConA一次。各组分别于ConA注射后8h,24h,72h取材,进行下列研究: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②经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ALT和AST。③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及新鲜肝、脾组织(各100mg),获取肝、脾组织裂解液。用多参数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即FlowCytomix技术,通过流氏细胞仪对荧光素PE信号强度的检测,实现对各组小鼠血清、肝组织、脾组织内多种Th1/Th2类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①HE染色: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结构正常。肝损伤组8h时表现为急性肝损伤表现,24h时可见大片坏死灶,72h时肝损伤缓解。②血清ALT和AST检测:正常对照组3个时间点内无明显升高,肝损伤组3个时间段内ALT和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③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肝脏:肝损伤组8h时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后开始下降,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以下,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清: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均升高,24h后逐步降低。脾脏: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时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时明显降低。结论①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主要是由Th1类细胞、巨噬细胞和Th2类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所造成。②脾脏通过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起到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拮抗剂BoxA脑室立体定向注射对双侧颈总动脉闭塞(2VO)后大鼠海马区域神经炎症(血脑屏障通透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等)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即Sham组)、PBS组以及BoxA组(各组n=20),分别在行2VO(n=40,正常手术)或假手术(n=20,仅暴露不结扎)后,立即用BoxA(10μg在10uL PBS溶液中,n=20)或者等体积PBS(n=20)立体定向注射到左侧侧脑室中。造模3 d后,用HMGB1和NeuN免疫荧光双染,western blot观察HMGB1出核现象,伊文思蓝(EB)染色和脑水含量测量评价血脑屏障(BBB)通透性,Iba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相比Sham组,PBS组海马CA1亚区HMGB1阳性细胞核(%)以及HMGB1NeuN阳性细胞/HMGB1阳性细胞(%)显著下降(P0.01),而BoxA组以上改变较PBS组部分减少(P0.05)。PBS组EB渗漏、脑含水量均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01),而BoxA组以上指标均较PBS组明显减轻(P0.05)。PBS组Iba1阳性细胞相比Sham组明显增多(P0.01),且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相比PBS组,BoxA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5),且炎症因子(IL-1β、IL-6 and 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HMGB1抑制剂BoxA立体定向注射能够有效缓解急性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域的神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9.
崇明岛内河夏季鱼类群落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明岛为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沙岛,岛内河网水系发达。2018年6月,选择崇明岛内主要代表性河道包括北横引河、南横引河和竖河(庙港、堡镇港、八滧港),设置16个固定站点,对内河鱼类开展了拖网调查,分析了崇明岛内河夏季鱼类群落组成及分布特征。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4417尾,分属6目9科30种,主要为鲤形目鲤科鱼类;其中,淡水鱼类27种,洄游鱼类2种,近海鱼类1种。从空间分布来看,北横引河记录鱼类20种,南横引河记录鱼类17种,竖河记录鱼类18种,不同河道鱼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共有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和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部分种类只在特定的河段有记录。北横引河各站点平均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南横引河和竖河,但3类河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要优势种鲫、翘嘴红鲌和似鳊平均体长均以北横引河为最大,且在南横引河与北横引河中的个体体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聚类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北横引河和南横引河鱼类组成差异较大,而竖河介于两者之间。相似性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南、北横引河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R=0.524,P=0.008),且这两组间鱼类种类组成的平均相异性最高,为43.92%,造成两组间差异的主要物种有10种(贡献率均大于5%)。综合来看,崇明岛内河鱼类群落组成与分布特征不同于一般的内陆河流,而具有河口型岛屿的特点。未来需要在长期监测基础上,综合多种因素,对崇明岛内河鱼类组成、分布、变化趋势及内在机理开展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0.
应用系统发育树分析DDBJ基因库中HBV基因序列的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核酸库中的HBV序列信息,探讨DDBJ核酸库中HBV基因序列的基因分型,采用Clustal X(1.8)软件比较HBV基因序列前S区序列差异并产生系统发育树。通过对下载的1471条HBV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分析。获得了228条前S/S区完整的HBV基因序列,其中有66条序列的基因型已被各种方法所证实。利用软件分析绘制了基于228条HBV前S区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66条已知基因型HBV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上的分型与其原有基因型完全吻合。在228条HBV基因序列中,有207条序列分别属于A、B、C、D、E、F和G等7个基因型,但另外21条序列不能归属于上述7个基因型的任何一种,而且它们又分为彼此相互独立存在的两群,暂分别称之为未分型I和未分型Ⅱ,经比较未分型I、Ⅱ和其他7个基因型前S区核苷酸序列,发现未分型I、Ⅱ和D型前S区都有33个核苷酸缺失,但三者基因缺失片段的位置和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它六型前S区无大片段基因缺失。结果说明采用基于前S区的系统发育树基因分型分析方法正确可靠,除了现已证实的7个基因型外,尚可能存在另外两个新的HBV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