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是川中盆地森林主要类型,林下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采取典型抽样法,调查分析云顶山柏木人工林现存密度[1 100株·hm-2(A)、950株·hm-2(B)、800株·hm-2(C)、650株·hm-2(D)、500株·hm-2(E)]的林下灌、草优势种群Shannon生态位宽度(Bsw)、Levins生态位重叠值(Oik)以及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均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从生态位特征探究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响应,明确相对适宜的林分密度,分析不同林分密度柏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筛选出现存相对最优林分密度,为柏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保育和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草本植物38科72属94种,灌木42科65属99种,物种数量随柏木密度的减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柏木密度为650株·hm-2时达到峰值。(2...  相似文献   
22.
作物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良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3  
本文提出了利用作物亲本和F1预测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的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运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双列杂交试验资料,用MINQUE(1)法估算方差分量以及预测遗传效应值。由加性和显笥效应预测值可进一步预测F1,F2,BC1,BC2,等不同世代的基因型值,在预测F1群体平均优势和 群丛超亲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其它各世代的杂种优势。提出了预测杂种后代保持超亲优热世代数的简单公式,根据杂交组合F1群体平均优势和双亲相对遗传差异,便可预测该组合能的生产上直接利用的世代数。以棉花六个品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资料为例,分析了各组合F1和F2的 基因型值、超亲优势和保持5%超亲优势的世代数。  相似文献   
23.
已有研究报道灵芝栽培生长的最适pH在中性偏酸环境,在碱性范围的生长及代谢情况鲜见报道。本研究主要探究广泛pH对灵芝液态发酵代谢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摇瓶液态培养后分析代谢物中灵芝三萜、胞内外多糖、菌丝体蛋白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系统比较灵芝菌丝体在pH值2-11的生长和代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体生长、合成灵芝三萜、胞内多糖、30E胞外多糖、菌丝体蛋白和菌丝体水解氨基酸的最适pH值分别为10、3、2、7、2和2。对应结果分别为17.13 g/L、33.86 mg/g、72.73 mg/g、7.86 g/L、71.42 mg/g和107.10 mg/g。比对照分别提高28.5%、77.3%、22.4%、96.5%、97.1%和70.8%。胞内多糖组分1和组分2最高分子量均在初始pH 4,分别为1.016×108 g/mol和9.280×104 g/mol,胞外多糖组分1最高分子量在初始pH 10,为4.946×106 g/mol;对菌丝体的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 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初始pH分别为3、7、9。本研究为液态发酵方式下灵芝生长及其代谢物定向调控发酵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发现灵芝菌丝体中优质蛋白及抗氧化活性可在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57  
  相似文献   
25.
朱砂叶螨羧酸脂酶最优测试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朱砂叶螨离体羧酸酯酶测试过程中所需缓冲液pH值、恒温时间、反应温度及底物浓度,设立4因子5水平试验,在考虑4个因子主效应和互作效应的情况下,筛选测试羧酸酯酶的最优条件组合。  相似文献   
26.
27.
为了明确鄂西南木林子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短期群落动态,为该区森林生态的保护、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木林子自然保护区2.2 hm2动态监测样地,以2014和2019年样地内所有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物种组成与多样性、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及胸径等方面分析了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5年间2.2 hm2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从17 308株减少到16 533株,降幅为4.48%,胸高断面积31.42 m2·hm-2增长到35.53 m2·hm-2,物种增加了1科6属18种,消失1属7种。 乔木、亚乔木、灌木及藤本4类生长型物种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上升,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下降;除乔木外其他3种生长型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上升。(2)补员个体1 269株,平均胸径2.44 cm,胸高断面积为0.32 m2·hm-2,平均新增115.36 株·hm-2·a-1,隶属39科59属99种;死亡个体2 044株,平均胸径3.32 cm,胸高段面积为1.31 m2·hm-2,平均死亡185.82 株·hm-2·a-1,隶属51科90属146种;不同径级补员与死亡个体数差异明显,总体上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减少。(3)46个主要物种中有15种重要值增大,有31种降低,增加与降低的变化幅度为乔木层>灌木层>亚乔木层;平均胸径从4.70 cm上升为5.12 cm,除锥栗(Castanea henryi)平均胸径有所下降外其他物种均上升。(4)主要树种中有44个为增长型种群,另外2个物种种群增长率不变,主要物种年补员率大于年死亡率,不同生长型物种及其不同径级的死亡率与补员率不同,不同径级补员率总体大于死亡率;随着径级的增大,补员率与死亡率的差值逐渐降低趋于平缓。研究认为,该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及主要物种的重要值、平均胸径变化幅度较小,未发生明显波动,主要物种不同径级的更新动态有所差别,但不剧烈,因此整个群落外貌基本保持不变,发展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8.
以青砖茶、新鲜苹果汁、西瓜汁和菠萝汁为主要原料进行果茶饮料的研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分析试验对果茶饮料的配方进行工艺优化,以感官评价和吸光值为评定指标,确定果茶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体积比分别为8∶2的茶汤与苹果汁的混合汁、5∶5的茶汤与西瓜汁的混合汁和3∶7的茶汤与菠萝汁的混合汁混匀调配出的茶饮料的口感最佳,色泽清透,且香气较佳。本研究为黑茶果茶饮料的研 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其坝下游的水沙情势,使坝下游沙洲生境呈现出明显的水淹强度梯度变化。阐明这一梯度变化下沙洲植被组成、分布和性状结构特征,是理解植被与沙洲稳定关系的基础,更是阐明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核心内容之一。选取上荆江河段第一个江心洲-太平口心滩作为研究样地,通过植被组成和分布特征的调查,对不同水淹强度下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功能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太平口心滩植被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稀布小型灌木川三蕊柳。调查共记录物种21科33属39种,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要优势种。轻微(20-40 d)和极强水淹强度(100+d)条件下的生境物种组成同其他水淹强度生境具有显著性差异,轻微水淹强度下牛鞭草和节节草为主要优势种,极强水淹强度下虉草为主要优势种。不同水淹强度下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功能多样性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植被更倾向于表现出花果期位于出露期、植株高度更加低矮、须根系、进行营养繁殖的功能性状。江心洲植被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特征都在水淹梯度下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水淹强度的梯度变化是沙洲植物群落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为进一步研究沙洲植物群落动态变化以及沙洲植被协同演替机制,明晰大坝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
生物及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间的反馈关系及其过程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的生物环境因素控制实验以及大尺度的联网野外控制实验被认为是认识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机制、精细定量表达的有效手段及认知过程的加速器。近年来发展了大型野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网络(如ECOTRON)、生态系统分析与实验平台(AnaEE)、国际干旱实验研究网络(Drought Network)、氮沉降联合实验网络(Nutrient Network),以及基于各区域性生态观测实验站的联网控制实验(如USA-ILTER)。发展大陆尺度联网实验研究平台事业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将会在认知生态系统环境响应过程机制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环境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体系的发展,明确指出各种类型的生物环境控制实验需要形成联合协作体系,共同解决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的基本科学问题。目前的控制实验包括: 1) 实验室封闭装置内的生物生理生态学控制实验;2) 野外实验场的半开放部分环境要素控制实验;3) 近自然状态的野外环境控制实验;以及4) 基于野外生态站的联网控制实验。进而,本文还深入讨论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响应及适应过程机制实验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基于大尺度自然环境梯度实验及生态站尺度的要素控制实验的优势,提出了整合两种实验技术、发展新一代的野外联网实验体系的科学设想,讨论了基于野外联网控制实验的研究体系,论证了研究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短期响应和长期适应的规律和机制、生态系统环境响应定量表达的技术途径。若本文提出的控制实验体系设计方案能够得以实施,必将大大促进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科学的研究水平,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