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白眉长臂猿鸣叫的时间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滇西白眉长臂猿(Hylobateshoolock)鸣叫主要发生在上午,最早开始于黎明时分,最晚则在下午16:30以后。平均开始时间为09:05,SD=1095min(N=70,范围07:12~16:30),持续时间为197min,SD=934min(N=55,R=4~50)。多数鸣叫发生在07:00~10:00之间(80%)。不同季节鸣叫发生时间有显著差异,可能与黎明时间(光亮度)不同有关,但持续时间无差异。同一季节异地间鸣叫持续时间差异显著。气候、猿群密度、栖息地状态对鸣叫有一定影响,但未见明显相关性。与黑长臂猿的种间比较表明,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声在时间分布上有较大的散开度,持续时间也较长,二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2.
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磷脂酶A2的分离和初步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北长白山白眉蝮蛇(AgkistrodonblomhoffiUsurensis)蛇毒经DEAESephadexA50离子交换层析柱,连续3步SephadexG75凝胶过滤柱得到了磷脂酶A2(PLA2)的纯品。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质谱(MALDI/TOF/MS)表征为单一蛋白,其准确分子量为(14.008±0.007)kD。最适pH范围8.0~9.0,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5℃。在溶液中有多聚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3.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9,8(3):282-283
《人类进化和史前史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Human Evolution and Prehistory)由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塔特索尔(Ian Tattersall)、德尔森(Eric Delson)和库弗林(John Van Couvering)三人主编,加兰出版社(Garland Publishing)198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出版,全书603页,大16开本,用可以保存250年的无酸纸印刷,售价87.50美元。  相似文献   
24.
试论长臂猿的中国起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世来 《兽类学报》1997,17(1):13-13,23
本文通过中国长臂猿的地理地史分布, 尤其是亚洲新第三纪(Neogene Period) 中新世(Miocene) 的上猿(Pliop ithecus)、醉猿(Diony sopithecus shuang ouensis)、池猿(L accop ithecusrobustus)、滇猿(Dianopithecus progressus) 及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 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 丰富的黑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 等化石的发现, 结合现生类群的分布和黑长臂猿的行为生态研究结果等有关资料综合论述了现生长臂猿的亚洲中国起源; 黑长臂猿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物种。  相似文献   
25.
灵长类(除猕猴属外)在中国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动态动物地理学观点对中国灵长类(不包括猕猴)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1)中国灵长类自更新世时的分布呈现向南退缩的总趋势,并随气候的变迁而波动,晚更新世向南退缩最为明显;(2)根据Jablonski等认为,我国特有种金丝猴的不连续分布,是由于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作者总结了迄今所知的金丝猴生态地理分化特点,对此假说未提出异议,(3)由于除猕猴以外的我国灵长类生态上与森林环境有密切联系,而森林被破坏直接对灵长类在我国分布区的缩小与岛状断裂影响最大,近期可能绝灭的地点甚多。  相似文献   
26.
刘瑞清  佴文惠 《兽类学报》1996,16(3):182-187
本文对长臂猿属中白眉长臂猿2n=38和白颊长臂猿2n=52的染色体C带和Ag-NOR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长臂猿的C带核型中除多数染色有着丝点C带外,一些染色体上还出现插入C带和着丝点C带弱化或减少现象;白眉长臂猿有全异染色质臂;白颊长臂猿有较多的端位C带。  相似文献   
27.
我国更新世长臂猿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长臂猿牙齿化石的形态观察,更新世时期至少有两种长臂猿生存于我国,即Hylobates concolor,Hylobates hoolock,这两种均系我国现生长臂猿种类。其中黑长臂猿牙齿的性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甚小,保留了较多的祖先型。由于长臂猿对森林环境的依赖,使它成为探讨更新世时期森林环境的最好指示动物之一。它们在时间分布上,从更新世早期一直延续到全新世。在空间分布上,都较现生者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28.
白颊长臂猿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宇  许宏伟  杨德华 《生态学报》1990,10(2):155-159
  相似文献   
29.
30.
滇南、滇东南黑冠长臂猿分布与数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滇南、滇东南曾是黑冠长臂猿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为掌握该地区近年黑冠长臂猿分布及种群数量现状,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及利用鸣声定位法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近40000km2的范围内,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sp.cf.nasutus)在云南境内可能已消失;西黑冠长臂猿(N.concolor)亦仅发现4~7个种群,且孤立分布于3个地区(金平芭蕉河2群6只,金平西隆山1-2群,绿春黄连山1~3群,总计不超过25只),而在江城牛倮河自然保护区、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麻栗坡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可能已绝迹。滇南、滇东南黑冠长臂猿分布区缩小及种群数量剧减,主要与栖息地丧失及过度捕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