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桑黄、桦褐孔菌、灵芝、蛹虫草、姬松茸、鸡腿菇、猴头、灰树花、香菇和杏鲍菇等十种食药用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自由基清除模型、H2O2和NaN3分别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衰老模型,比较了10种食药用菌醇提物抗氧化和抗衰老功效。研究结果表明,200 mg/mL桑黄、桦褐孔菌和灵芝子实体醇提物对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清除率分别为96.11%±0.30%、75.92%±0.77%、65.60%±6.66%和99.31%±0.03%、97.51%±0.05%、71.01%±0.79%;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衰老的修复作用分别达到0.868%±0.078%、0.270%±0.004%、0.261%±0.013%和1.419%±0.070%、0.693%±0.036%、0.701%±0.031%,均明显好于其它食药用菌。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利用alamarBlue~?测定细胞活力法、流式细胞术(annxin V-FITC)/PI双染色测定细胞凋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5α-还原酶活性法评价灵芝酸A对前列腺癌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diacetate,H2DCFDA)染色测定ROS释放量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方法,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灵芝酸A可通过抑制5α-还原酶活性,抑制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诱发细胞早期凋亡来发挥抗肿瘤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灵芝酸A降低前列腺癌细胞中AR的表达,并通过引发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释放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发细胞凋亡,而qPCR和WB的数据进一步表明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抑癌基因caspase-3、bad和aifm1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对10株灵芝菌株发酵菌丝体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胞外粗多糖得率及其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0株菌株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不同菌株胞内多糖含量和胞外粗多糖得率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在培养至7d时,G0023和G0160菌株胞外粗多糖得率均较高,分别为3.02g/L和3.14g/L,其多糖含量分别达到了84.11%和91.03%,可作为发酵高产胞外多糖的优良菌株。分级醇沉胞外多糖分析结果表明,各菌株胞外液20%乙醇沉淀所得20E组分的得率和多糖含量均高于50%乙醇沉淀所得的50E组分,说明胞外液中主要以大分子量多糖为主。20E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含有少量木糖和甘露糖;50E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含有少量木糖和半乳糖。胞外液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菌株胞外液均呈现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特性,其表观粘度大小与菌株对应20E组分的得率及多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
巴西蘑菇菌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巴西蘑菇菌体发酵的最优方案是:7%葡萄糖,1.5%酵母膏,0.3%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VB1 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15%,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9天,菌丝干重达到1.8g每100ml发酵液。通过对巴西蘑菇子实体与深层培养菌丝体中蛋白质营养成分及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均是极好的营养食品之源。  相似文献   
25.
HPLC指纹图谱技术在灵芝组织分离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研究从同一灵芝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分离获得的菌株三萜化合物的差异。用常规组织分离方法获得不同菌株,在A、B、C、D四种培养基上进行出菇试验,运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获得各子实体三萜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计算图谱间的相似度,分析三萜指纹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子实体不同部位分离获得的四个菌株在同一培养基相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灵芝子实体的三萜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同一部位分离获得的菌株在不同培养基相同培养条件下获得的子实体,其粗三萜HPLC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6;不同的组织分离部位和不同的培养基对灵芝菌株三萜指纹图谱的影响均不显著。18号菌株在C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子实体三萜含量最高,上层菌肉为最优组织分离部位,C培养基为最优培养基。灵芝的三萜组成不受生长环境的影响,而生长环境会对其三萜化合物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次应用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灵芝组织分离获得的菌株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6.
以灵芝为材料,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不同酵母粉作为氮源,研究复合有机氮源对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影响。首先,由单因素实验考察3种不同的酵母粉对灵芝菌丝体合成灵芝三萜的影响,确定酵母粉的最适宜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3种酵母粉分别采用2种复合和3种复合的方式,优化复合有机氮源的最佳组合配比。结果表明:当基础培养基中添加6.6g/L的酵母粉N-1与6.6g/L的酵母粉N-2时,灵芝三萜产量可达0.478g/L(理论产量为0.485g/L),比添加单一酵母粉N-1、N-2、N-3分别提高了21%、139%、103%,其氮源用量为两种组合时最低。当基础培养基中酵母粉N-1、N-2与N-3添加量分别为5.07g/L、3.78g/L、7.63g/L时,灵芝三萜产量达0.514g/L(理论产量为0.510g/L),比单因素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157%和74%。本研究优化的复合氮源添加方式可明显提高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灵芝三萜的产量,为其规模化液态深层发酵的生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食用菌深加工产生的食用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可再利用的营养成分。【方法】对10种食用菌副产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总糖、蛋白质、粗纤维等进行分析测定,并进一步对其葡聚糖构型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食用菌副产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进一步分析发现副产物中的多糖主要由具有生物活性的β-葡聚糖组成,氨基酸组成中均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和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茯苓副产物的总糖和β-葡聚糖含量分别为66.04%和59.46%,灵芝孢子粉副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达36.17%,蛹虫草副产物的必需氨基酸总量达10.43%。【结论】食用菌副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具有较大的再利用价值,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Bandoni et Zang)是我国稀有的珍贵食用菌和药用菌,具有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肝阳之功效。多糖作为金耳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血栓和抗氧化等作用。但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金耳多糖的化学研究比较滞后,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粗多糖的研究,对均一多糖的化学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还很少涉及,这种状况对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耳多糖产品造成很大影响。该研究对金耳子实体多糖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子修饰和生物活性研究,为更好地开发金耳资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张忠  吴迪  王雨阳  杨焱  冯杰  李文  陈万超  张劲松 《菌物学报》2021,40(8):2159-2170
以菌丝体中麦角甾醇产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碳源、氮源和无机盐3个因素对麦角甾醇发酵产量的影响,以获得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最优工艺,建立高产、稳定的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生产工艺。经响应面分析,各因素按照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氮源>碳源>无机盐,且氮源对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极显著,碳源和无机盐对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最优工艺为:发酵培养基为酵母自溶粉18g/L、复合碳源14g/L(葡萄糖:麦芽浸粉,7.4:6.6,M/M)、无机盐3.9g/L(KH2PO4:K2S2O8,2.6:1.3,M/M);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7d,在此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干重达11.24g/L,麦角甾醇的产量达69.79mg/L,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71.08%和81.56%。该发酵工艺重复性好,效率高,成本低,是一个稳定且可控的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生产工艺技术方案;通过该发酵工艺得到的猴头菌发酵菌丝体麦角甾醇含量高,为相关功能营养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30.
任鄄宝  邹根  张忠  陈万超  吴迪  张赫男  龚明  杨焱 《菌物学报》2021,40(9):2330-2340
通过实验室前期对诱变菌株猴头菌321的多组学分析结果,获得了一个多糖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基因(UDP-glucose-4-epimerase,UGE),并在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中进行了异源表达。通过筛选最优的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后,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目的蛋白,并对目的蛋白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明确了其生物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