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以炭疽杆菌A16R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炭疽杆菌致死因子LF基因。构建pET-28(a)/LF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优化表达条件,可溶性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细菌可溶性总蛋白的10%,表达产物经疏水层析纯化后,目的蛋白约占90%。免疫双扩散及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该表达产物与炭疽杆菌诊断血清有特异性反应,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菌株传代方法观察携带致死因子(lf)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pET-28(a)/LF/BL21的传代稳定性。方法将重组菌株pET-28(a)/LF/BL21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连续传代至100代,比较第1、10、20、50、100代菌株的菌落形态、细菌形态、生化特性、质粒保有率、生长速度等的差异;取各代次菌株提取质粒DNA且分别进行双酶切及PCR鉴定、DNA测序;诱导表达各代次菌株,比较各代次菌株的重组rL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免疫反应性。结果各代次菌株菌落形态、生化特性、生长速度等方面与原始种子库无明显差异;在传至100代时的质粒保有率为76%;各代次菌株重组质粒电泳图谱、酶切图谱、PCR图谱未改变,未见lf基因变异;各代次菌株的总蛋白电泳图谱r、LF蛋白表达量r、LF蛋白的免疫反应性与原始种子库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组大肠杆菌pET-28(a)/LF/BL21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对许多多年生克隆植物来说,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光是限制因子时,随着立地密度的不断增加,克隆分株的出生率逐渐减小、死亡率逐渐增加。本文观测了乔木状高大竹类植物毛竹竹笋的出生与存活过程,结果表明:竹笋的出生率,即每样方的出笋数,明显地随着成竹立竹度的增加而增加。更确切地说,竹笋的数量,不管是出笋数还是活笋数,都明显地随着带新叶(1龄叶)的成竹立竹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与带老叶(2龄叶)的成竹立竹度相关性不显著。并且竹笋的死亡率是非密度制约的。这可能是由于对毛竹来说,其立地总是比较开敞,而且,其竹笋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直接需光的。  相似文献   
24.
慈竹的数量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慈竹生态研究的结果如下:(1)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慈竹竹丛密度仅与土壤厚度关系密切.慈竹高度、胸径与海拔成正相关。(2)用逐步回归法分析笋生长量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证明笋的逐日生长量与湿度,温度和降雨量有较密切关系,笋在一天内有两个生长高峰。(3)自然条件下,出笋数主要与土厚密切相关,退笋数受母竹高和出笋数所制约,好笋数主要受土厚和竹高影响。  相似文献   
25.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中国伞形科阿魏亚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睿  舒璞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4):666-670
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国伞形科阿魏亚族植物分类中的应用。使用样本近红外光谱之间的有正切值作为聚类统计量,用最短距离法对14种阿魏亚族植物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植物学分类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6.
植物叶片中防御性化合物的紫外线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处在逆境生态环境下 ,本能地通过生理生化变化即防御反应来适应环境〔1〕。病原菌感染、断伤等可引起的组织化学变化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Kodama、李文新等人用 UV(紫外线 )照射水稻叶片 ,迫使植物组织产生生理生化防御反应 ,已分离到多种防御性代谢新化合物 ,用 UV照射水稻叶片探索水稻PA( phytoalexin)研究也获得成功。本研究用 UV照射美人蕉 ( Canna generalis Bailey)和湿地松 ( Pinuselliottii Engelm) ,探索离体植物组织防御性生理生化变化效应 ,为分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新化合物提供新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27.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来发展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活性污泥浓度高、污泥龄长、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的特点。利用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还可以大大节约能源,节省设备和运行费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研究热点。膜生物反应器是通过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相结合,增大污泥中的特效菌来加快生化反应速率,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目前处理对象已从生活污水扩展到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本文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分析比较了各种膜材质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膜的污染因素和清洗方法,展望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中Nespas 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 DMR)甲基化修 饰的影响以及叶酸浓度与甲基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多种不同浓度叶酸处理小鼠ESC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SCs 细胞内叶 酸浓度。利用MassARRAY 技术平台检测三种不同叶酸浓度处理后的ESCs中Nespas DMR 启动子区,外显子区和内含子区甲基 化修饰状态,并且分析Nespas DMR 启动子区,外显子区和内含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叶酸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无叶酸组(FF)小鼠 ESCs 细胞内叶酸浓度显著低于低叶酸组(FD)与正常叶酸组(FN)(P<0.05)。Nespas DMR 中启动子区、外显子区以及内含子区甲 基化水平在FF组显著低于FD 和FN 组(P<0.05),并且Nespas DMR中启动子区以及内含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叶酸浓度存在显著 的正相关(P<0.05)。结论:叶酸缺乏影响小鼠ESCs 中Nespas DMR 区甲基化修饰的建立。  相似文献   
29.
甲醛对DNA损伤的彗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是一种遗传毒性物质。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证实,甲醛可以引起DNA-DNA、DNA-蛋白质分子交联,但对于甲醛是否能够引起DNA 分子的断裂,学界却存在分歧。本实验以颊黏膜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彗星实验对甲醛的遗传毒性——尤其是DNA 分子断裂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甲醛在较低浓度(5μmol/L,7.5μmol/L,10μmol/L)时具有断裂作用,在较高浓度(15μmol/L,30μmol/L,50μmol/L)时则具有交联作用。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本文还首次论证了甲醛断裂作用的断裂峰值(7.5μmol/L)。  相似文献   
30.
李睿  常韶燕  王理  刘驰  张霆 《生物磁学》2014,(12):2201-2204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中Nespas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甲基化修饰的影响以及叶酸浓度与甲基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多种不同浓度叶酸处理小鼠ESC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SCs细胞内叶酸浓度。利用MassARRAY技术平台检测三种不同叶酸浓度处理后的ESCs中Nespas DMR启动子区,外显子区和内含子区甲基化修饰状态,并且分析Nespas DMR启动子区,外显子区和内含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叶酸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无叶酸组(FF)小鼠ESCs细胞内叶酸浓度显著低于低叶酸组(FD)与正常叶酸组(FN)(P〈0.05)。Nespas DMR中启动子区、外显子区以及内含子区甲基化水平在FF组显著低于FD和FN组(P〈0.05),并且Nespas DMR中启动子区以及内含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叶酸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叶酸缺乏影响小鼠ESCs中Nespas DMR区甲基化修饰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