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子人类学与现代人的起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盛桂莲  赖旭龙  王頠 《遗传》2004,26(5):721-728
1953年Watson & Crick 对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及对其遗传机理的解释,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其后短短50年的时间里,分子生物学在各个学科之间广泛渗透,相互促进,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首要任务的人类学领域,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诞生了分子人类学这一全新的结合型分支学科,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可信的研究方法和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系统地介绍了分子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及原理;另外,结合分子人类学在古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关于现代人起源的“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连续演化说”。Abstract: Since Watson & Crick put forward the double-helix model of DNA structure and hereditary mechanism in 1953,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is event marks the birth of modern molecular biology. This new field of biology has experienced a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50 years. On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ing many relative fields; on the other hand, its own proceeding pace has been accelerated by the reaction from the other fields. Anthropology is one of the fields most deeply impacted by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molecular biology. Most importantly, molecular anthropology was born as a result of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paleoanthropology. This new branch provides reliable method and vital direction for paleoanthropolo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history,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olecular anthropology. Two hypotheses on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 which include “out-of-African theory” and “theory of multiregional evolution” are also discussed for the purpose of showing how molecular anthropology is applied in paleoanthropology.  相似文献   
2.
猪的起源驯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古DNA技术可为家猪起源驯化研究提供历史分子证据。为探讨广西地区更新世晚期野猪与当地家猪的关系,我们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晚更新世三个不同地点的30个猪科动物化石样品,测定了这些样品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结合现代不同品种家猪和野猪DNA同源序列信息,构建Network网络结构图,进一步证实了家猪多地起源学说。研究显示广西古代野猪与现存欧洲猪的基因型最为接近,属于欧洲单倍型H1,从而推测其对该地区现代家猪的遗传贡献可能较低,对考古形态学研究中关于广西地区家猪独立起源的推测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4.
植物叶片中防御性化合物的紫外线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处在逆境生态环境下 ,本能地通过生理生化变化即防御反应来适应环境〔1〕。病原菌感染、断伤等可引起的组织化学变化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Kodama、李文新等人用 UV(紫外线 )照射水稻叶片 ,迫使植物组织产生生理生化防御反应 ,已分离到多种防御性代谢新化合物 ,用 UV照射水稻叶片探索水稻PA( phytoalexin)研究也获得成功。本研究用 UV照射美人蕉 ( Canna generalis Bailey)和湿地松 ( Pinuselliottii Engelm) ,探索离体植物组织防御性生理生化变化效应 ,为分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新化合物提供新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5.
水稻植保素的诱导生成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黄果茄植物提取物对不同寄生虫中间宿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浸杀灭螺的方法,观察黄果茄植物提取物对不同贝类的生物效应。设8组浓度,观察24 h、48 h和72 h不同贝类的死亡率,并计算LC50。结果表明,当SX浓度为8.640 mg/L,室温在(25±1)℃、水温(23±1)℃时,对湖北钉螺、光滑双脐螺、静水椎实螺浸杀48 h,其死亡率均达100%。48 h的LC50分别为0.332、0.858、0.747 mg/L。研究结果显示,黄果茄植物提取物是一种灭螺效果好且很有苗头的植物灭螺剂。  相似文献   
7.
古代DNA研究实验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淑娟  赖旭龙  唐先华  盛桂莲 《遗传》2002,24(5):551-554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从古代样品中获取微量DNA成为现实。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古DNA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实验方案还需要加以改进,其结果的分析与推论也需要多方面的验证。本综述着重介绍了古DNA研究的实验技术及可靠性分析。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Ancient DNA Research YANG Shu-juan1,LAI Xu-long1,2,TANG Xian-hua1,SHENG Gui-lian1,2 1.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2.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makes it possible to study minimum DNA from ancient materials.During past decade,a lot of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n ancient DNA research have been made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in molecular evolutionary biology.The nature of degradation and contamination of ancient DNA from ancient biological materials pose a dominating problem in ancient DNA research.Therefore,the experiments should be modified based on the modern molecular techniques and more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In this paper,authors review the general experimental protocols on sampling,extraction and amplification as well as authenticity of ancient DNA. Key words:ancient DNA;authenticity;ancient DNA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8.
古DNA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中标准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对PCR每一循环扩增产物的实时检测,可对模板的精确拷贝数进行绝对定量,从而用于古DNA实验中提取和扩增条件的比较和优化.本研究采用异硫氰酸胍碱裂解-SiO2吸附的方法,从采自黑龙江省的晚更新世斑鬣狗化石材料中提取得到了斑鬣狗线粒体基因组古DNA.经常规PCR扩增后,将纯化的扩增产物克隆到微生物体内使其大量复制,再用M13通用引物扩增出含少量外源DNA的古DNA目标片段,从而建立了适用于古DNA荧光定量PCR扩增的标准品的制备方法.经检测分析,运用该方法制备的标准品性质稳定,能够准确地指示反应体系中较为精确的古DNA模板拷贝数,从而反映古DNA的提取和扩增效率,用于比较并优化古DNA提取和扩增条件.  相似文献   
9.
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古DNA研究的发展,古DNA研究在人类起源、动物演化等领域已经做出突出贡献。如何针对特定地点的古DNA样品特征,有效提取挖掘其中蕴含的古生物遗传信息,是发挥古代生物样品在诸多研究领域重要作用的前提。本研究将DNA损伤的两个主要指标(末端碱基替换率、平均片段长度)与样品的埋藏时间、所属地质时期、样品材料类型和建库方法相联系,分析不同因素对古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古脊椎动物样品中的古DNA分子的末端碱基替换率与埋藏点的含水量、样品埋藏时间呈正相关;不同地质时期的样品之间古DNA末端碱基替换率有显著差异;不同样品材料类型对于古DNA的末端碱基替换率未见明显影响;样品古DNA的平均片段长度与以上所研究的因素均无明显关系。研究结果为探明中国东北古脊椎动物样品的古DNA特征提供了分子依据,为有效选取不同地区的古脊椎动物样品及样品发掘后的合理保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DNA实验体系及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DNA研究至今已经历20多年时间,近年来,在生物系统进化和谱系发生等方面有着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古DNA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我国近几千年来古人类DNA提取和个体及群体遗传关系的研究,其他动植物古DNA研究相对较少.国际上古DNA研究不仅涉及内容广泛,而且在实验体系的规范和结果论证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本文系统介绍了规范古DNA实验体系的具体建立方法,强调空白提取对照、PCR水对照等各类对照的设立及可重复性实验在古DNA序列可靠性验证中的重要作用;并对近年来古DNA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如多重PCR、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