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科学施药, 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进行综合防治, 本研究在室内测定和比较了复配杀虫剂BtA和7种常用杀虫剂(阿维菌素、 Bt、 β-氯氰菊酯、辛硫磷、定虫隆、氰戊菊酯和丁硫克百威)对棉铃虫的杀虫效果及对其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蛹和雌成虫的触杀毒性。采用浸叶法测定杀虫剂在室内72 h内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杀虫效果, 结果表明: 与其他杀虫剂相比, BtA对棉铃虫幼虫具有更高的毒性和致死效应 (LC50=0.7364 mg/mL)。将棉铃虫3龄幼虫接到用浓度4 mg/mL上述杀虫剂分别处理过的大白菜上24, 48和72 h, 发现其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72 h后, BtA和其他杀虫剂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BtA施药后, 随着时间的延长, 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也在增加。另外, 通过杀虫剂对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蛹和雌成虫的触杀毒性的生物测定发现: 与β-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和丁硫克百威相比, BtA对中红侧沟茧蜂蛹和雌成虫的毒性较低, 对其蛹和雌成虫致死率分别仅为13.82%和7.33%。本研究证明BtA对鳞翅目害虫具有中等毒性, 而对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则具有较低毒性。  相似文献   
22.
咖啡碱是茶树的主要生物碱和特征性物质之一,通过滤纸片法、生长速率法、饲喂称重法对咖啡碱抑菌、抗虫作用的研究,发现咖啡碱对供试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对棉铃虫和菜粉蝶、家蚕幼虫具有毒害和抑制生长的影响。咖啡碱作为茶树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病抗虫的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3.
Krüppel样因子7(Krüppel-like factor 7,KLF7)是Sp1样或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specificity protein/Krüppel-like factor,SP/KLF)成员,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完全敲除小鼠出生时大部分死亡.KLF7是肥胖症、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面部发育异常、氧化磷酸化缺陷和Ⅰ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疾病的相关基因.功能分析显示,KLF7是神经系统发育和脂肪形成的关键因子,同时也在肌肉再生和造血作用中发挥功能.在SP/KLF家族中,KLF7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结构和功能方面详述了KLF7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和KLFs家族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通过小鼠皮肤移植获得小鼠记忆T细胞的方法。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者、DBA/2小鼠为供者行皮肤移植;同时行C57BL/6小鼠行同种同系皮肤移植做对照。术后1-8周,每周取小鼠脾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体鼠脾单个核细胞悬液中记忆T细胞的比例(n=10)。结果(1)同种异系皮肤移植组:术后第4周的C57BL/6小鼠脾单个核细胞悬液中记忆T细胞的比例较术后1~3周显著增多(P〈0.01);术后5~8周的记忆T细胞比例较术后第4周显著增多(P〈0.01);术后1~3周小鼠记忆T细胞比例无差异(P〉0.05);术后5~8周小鼠记忆T细胞比例无差异(P〉0.05)。(2)同种同系皮肤移植组:术后8周,每周产生的记忆T细胞比例无差异(P〉0.05)。结论接受同种异系皮肤抗原刺激4~5周后,小鼠记忆T细胞发生稳态增殖,此模型可以稳定的获得小鼠记忆T细胞。  相似文献   
25.
皱边石杉内生真菌DNA提取有效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确定适用于皱边石杉内生真菌DNA提取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氯化苄改良法、CTAB改良法分别提取皱边石杉内生真菌菌丝体DNA。结果:氯化苄改良法可从17个内生真菌菌丝体中均获得了高质量的DNA,除5、13、14号生长缓慢的内生真菌其菌丝体DNA浓度≤60ng/μL,其余样品的DNA浓度均≥200ng/μL。而CTAB改良法仅适宜于平板培养菌落生长迅速、菌落疏松,发酵培养菌丝体产量高的1、2、3、9、10、12号菌株。结论:氯化苄改良法是适宜于皱边石杉内生真菌DNA提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构建人内皮脂酶(endothelial lipase,EL)野生型和584C→T变异型真核稳定表达载体及相应的转染细胞模型,为研究584C→T变异对内皮脂酶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从pMIG/hEL及pMIG/hEL584C→T中双酶切分离出目标片段,与pCMV-N-his载体连接,凝胶电泳、双酶切电泳及测序鉴定构建的野生型和584C→T变异型内皮脂酶载体,而后以Lipofectamine LTXPLUS为转染试剂,将其转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细胞的EL表达,同时观察细胞形态,并用CCK-8法检测转染对细胞生长及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结果:凝胶电泳及双酶切电泳结果显示条带位置与预期符合,测序结果表明其序列与GenBank上序列一致。荧光定量PCR法及mRNA电泳均显示:野生型和584C→T变异型转染细胞的EL表达显著高于空载体转染细胞。进一步研究584C→T变异对HUVEC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载体、野生型EL和584C→T变异型EL转染HUVEC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形态基本一致,且生长曲线和细胞倍增时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人内皮脂酶野生型和584C→T变异型真核稳定表达载体及相应的转染内皮细胞模型。EL584C→T变异对HUVEC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分析基因组序列数据,识别人基因组中环形RNA剪接位点.首先,根据预处理后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2种网络深度、8种卷积核大小和3种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参数,共8组16个模型;其次,进一步针对池化层进行均值池化和最大池化的测试,并加入GC含量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后,对已经实验验证过的人类精浆中环形RNA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卷积核尺寸为32×4、深度为1、LSTM参数为32的模型识别率最高,在训练集上为0.9824,在测试数据集上准确率为0.95,并且在实验验证数据上的正确识别率为83%.该模型在人的环形RNA剪接位点识别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时的方位角变化,为ACL损伤诊断和重建研究提供解剖学支持。方法:成人膝关节标本10具,解剖观察ACL形态,用Photoshop软件测量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ACL方位角变化。结果:0°、30°位膝关节中ACL胫骨角大于ACL股骨角,有显著性差异(P0.01);60°、90°位膝关节中的ACL胫骨角小于股骨角,有显著性差异(P0.01)。膝关节0°、30°、60°、90°ACL胫骨角由大渐小,各角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膝关节0°和30°的ACL股骨角比60°和90°时小,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0°与3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60°小于9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CL于膝关节0°和30°位时,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发挥主要作用,ACL诊断或重建主要参考胫骨角;60°、90°时ACL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发挥主要作用,ACL诊断或重建主要参考股骨角。ACL方位角可作为ACL损伤诊断和手术重建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利用黑曲霉发酵花生根产生的纤维素酶来酶解花生根中的纤维,破坏其细胞壁,有利于自藜芦醇的提取。同时对发酵后的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提取进行优化。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后花生根中自藜芦醇的提取,响应面分析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对花生根白藜芦醇提取率有显著影响,且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4%,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min,液固比8:1,在此条件下,自藜芦醇得率为0.191%。  相似文献   
30.
从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 Havil)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并与已知样品对照段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翅果定碱(3)、乌苏酸(4)、丁香色原酮甙Ⅰ(5)、美商陆甙A(6)、东莨菪素(7)和乌苏醛(8).其中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