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61.
本研究主要是考察一种对pH较为敏感的多聚化合物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是否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wing growth factor,TGF-β1)复性具有促进作用. 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TGF-β1进行变性,并将变性蛋白直接加入到含有不同浓度Eudragit的蛋白复性缓冲液中,采用MTT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来比较分析不同浓度Eudragit S-100对变性TGF-β1的复性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Eudragit S-100作用下TGF-β1的复性产率比普通稀释复性法显著增高且最高达到53%,研究还表明Eudragit S-100的促进蛋白复性的作用是基于Eudragit S-100与TGF-β1发生了特异性的离子结合反应.通过这一反应,Eudragit S-100遮蔽了蛋白多肽间的疏水基团,有效的抑制了蛋白的聚集进而发挥其促复性功能.  相似文献   
162.
棉花2个多标记基因系及其杂交后代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陆地棉两个多标记基因系T582和T586及其杂交后代F1等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8对EcoRI/MseI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1对引物组合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占筛选总组合的70.69%。AFLP分子标记具有高度的多态性,非常适于基因组差异较小的(棉花)材料之间的多态性筛选。采用聚丙烯酰胺银染法显带技术,AFLP进行PCR扩增能看到30~80条DNA亮带,且检测灵敏度高,可区别只相差十几个bp甚至几个bp大小的DNA片段。但AFLP标记以显性标记占绝对优势,共显性标记比率极少,故而难以区分种质的杂合和纯合,这是它的惟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3.
结合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 探讨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体外培养人DC成熟和功能干预调节的作用. 通过SCF, GM-CSF, TGF-β1, Flt-3L及TNF-α体外培养体系, 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 并于细胞成熟过程中用PsL-EGFmAb及辅以IL-10作为对照进行干预. 分别观察和检测DC形态学及细胞活力, 细胞表面分子HLA-DR, CD1a, CD11c, CD54, CD83, CD80, CD86, CD209(DC-SIGN)及CD62P, E, L(P-、E-、L-选择素)表达,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及IL-12p35, p40 mRNA与NF-κBP50, P65 mRNA表达, 培养上清液中IL-12p70分泌含量, 以及DC体外对T淋巴细胞刺激能力, 以此分析PsL-EGFmAb 对DC成熟与功能的干预状况. 结果显示, 未成熟DC高表达属模式识别受体的C型凝集素DC-SIGN外, 且胞内蓄积适量ROS, 具备了细胞吞噬能力. 成熟DC除仍高表达DC-SIGN, 伴随细胞内NF-κB基因明显表达, 其表面黏附共刺激分子CD11c, CD83, CD80, CD86表达上调, 且细胞因子IL-12合成分泌增加, 并具明显的体外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符合于抗原提呈细胞特征. 此外, 未成熟和成熟DC基本不表达P-, E-选择素, 而分别高表达和低表达L-选择素. 进一步发现, PsL-EGFmAb较对照IL-10对DC表面DC-SIGN表达有抑制作用; 也能抑制细胞内NF-κB基因表达, 并相应抑制或下调DC黏附共刺激分子CD11c, CD83, CD80, CD86及HLA-DR表达, 抑制IL-12基因转录及其合成分泌, 以及抑制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 上述结果表明, PsL-EGFmAb对DC分化成熟及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提示此作用与其抑制作为DC模式识别受体及功能分子DC-SIGN有关, 并可能是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4.
单能质子辐射致质粒DNA链断裂的剂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6.4 MeV的质子在不同的剂量下辐照质粒DNApUC19溶液。凝胶电泳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DNA损伤变得越来越严重,使线性DNA成分明显增加。当添加了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后,DNA的损伤明显减轻,线性DNA片段不再出现,但开环形态DNA的变化依然明显。与较早的重离子7Li和γ射线致DNA损伤的研究结果相比较,表明质子辐射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直接作用,在此次实验的能量和LET值范围内,质子的直接电离作用是高于γ射线而低于7Li离子的。  相似文献   
165.
为有效解决生物技术药物上游研发与下游产业化缺乏有效链接和中试环节薄弱等“瓶颈”问题.提高浙江省生物技术药物的整体研究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浙江省生物技术工程制药重点实验室应时而生。其主体建于温州医学院中试基地实验大楼内,该大楼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新建成的300余平方米中试净化区,可满足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药物、  相似文献   
166.
姬松茸在两种培养基上生长期间九种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在棉籽壳和麦草培养基上的姬松茸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胞外CMC酶、FP酶、HC酶和蛋白酶活性呈周期性变化,其活性高峰对应于子实体的成熟期;胞外淀粉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以后逐渐下降;胞外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变化不大;棉籽壳和麦草两种培养基中的九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67.
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白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段.寻找和创造新抗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是解决抗源单一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来自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麦G-305-M对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流行小种15号表现免疫,用G-305-M与小麦品种781杂交并用京411回交(G-305-M/781//京411*3),成功地将G-305-M的抗白粉病基因转入普通小麦中.遗传分析表明转入小麦中的抗病性苗期表达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基因暂定名为MlG.用96对小麦微卫星引物对一个167株的抗性分离家系进行了SSR分析,发现引物WMS570扩增产物在抗感个体间存在多态性.经分离群体验证,抗病基因MlG与小麦染色体6AL上的微卫星位点Xgwm570连锁,遗传距离为14.9±3.0cM,据此将MlG定位于6AL.根据系谱和基因位点分析,推断MlG基因是不同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一个新基因.  相似文献   
168.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受体和极性运输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主要介绍生长素的生命合成,代谢,受体,生长素极性运输和生长响应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69.
普通小麦不同优势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根系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选用普通小麦品种 (系 ) 3338、6 5 5 4和 2 410TD及其强优势杂种A(3338× 6 6 5 4)和无优势杂种B(2 410TD× 6 5 5 4)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对生长至三叶一心的根系 (初生根 )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小麦杂种一代苗期根系基因表达较亲本明显不同 ,表现为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上的差异 ,且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远高于我们以苗期叶片为材料的研究结果 ,表明小麦杂交种与其亲本间的基因差异表达与所研究的组织和器官有关。比较分析发现 ,在强优势杂种组合A中 ,超亲表达和偏高亲表达基因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无优势杂种组合B。以家族特异基因替代随机引物进行的差异显示结果表明 ,MADS_box家族基因在小麦杂交种和亲本苗期根系中存在着显著的表达差异 ,且差异表达类型以杂种特异表达和亲本基因在杂种一代沉默为主 ,说明MADS_box家族基因可能与小麦的杂种优势形成具有重要关系。对杂种和亲本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0.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K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雄性不育恢复系LK783的主效恢复基因进行了标记定位。以K冀 5 418A/ / 9112 89/LK783三交F1分离群体的极端不育株和极端可育株分别建立保持池和恢复池 ,利用 418个RAPD和 33个ISSR引物对两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RAPD引物OPK18和ISSR引物UBC_845在两池间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差异 ,在分离群体上的验证结果表明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与两个引物的扩增位点有连锁关系 ,在染色体上位于两个引物的扩增位点之间 ,与OPK184 50 的遗传距离为 (15 .0 7± 6 .2 8)cM (cen tiMorgan) ,与UBC_845 80 0 的遗传距离为 (8.2 0± 4.85 )cM。这两个引物可应用于对育性恢复基因的标记辅助选择。最后 ,利用中国春缺体_四体系和双端体系进一步将UBC_845 80 0 定位于 1BS ,表明LK783的育性恢复基因也位于 1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