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 protein with the activity of phospholipase A2 named asAPLA2 was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shedaoensis Zhao through DEAE-Sepharose CL-6B anion exchange column, Source S and Mono Q FPLC. Its molecular weight was estimated as 19 kD by SDS-PAGE and its pI was about 3.5 by IEF analysis. It inhibits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that was induced by 1 μmol/ L ADP, and the IC50 was determined to be 6 μmol/L. Degenerate prim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N-terminal amino acid sequence of asAPLA2. Its full-length cDNA was cloned by RT-PCR from the total RNA extracted from the snake venom gland. According to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its molecular weight and pI are determined to be 13,649 and 4.39 respectively as calculated by DNAclub and DNAstar softwares. The gene was then cloned into the expression plasmid pET-40b( ) and expressed in E. coli BL21(DE3). West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ed protein cross-reacted with the antibody against the native  相似文献   
132.
多糖硫酸化修饰和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硫酸多糖是一类糖羟基上带有硫酸根的多糖,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各种硫酸多糖、肝素、天然多糖的硫酸衍生物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硫酸多糖。硫酸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和增强免疫等生物活性,为提高中药多糖的生物活性,可通过硫酸化修饰的方法进行结构改造,获取多糖硫酸酯。本文就多糖的硫酸化修饰方法、多糖硫酸酯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3.
厌氧酸化菌产酸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温度37±0.5℃下,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酸化过程的研究,确定水解酸化最佳条件为pH=6.5。重点对此条件下水解酸化过程中产酸速率的动力学进行了推导,通过计算,得出此条件下的动力学常数为V_(max)=8.45~(-1),K_s=1,089mg/L。说明了酸化过程较好氧过程和完全厌氧过程快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4.
红细胞分化因子是从兔子网织红细胞中提出的一个蛋白因子,它可以使多种癌细胞株的生长受到抑制[1].以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为材料,研究其被EDDF诱导过程中细胞内PTK,PTPP及它们底物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实验发现:部分纯化的EDDF对HL-6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NBT还原和Giemsa染色,可见HL-60细胞被诱导出现排核.同时,细胞的PTK,PTPP酶活性有明显的变化,PTPP和PTK的底物蛋白在胞浆中酪氨酸蛋白磷酸化水平亦出现改变(但颗粒部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5.
川芎Ⅲ号碱对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芎Ⅲ号碱是中药川芎中的一种生物碱。本文实验观察到:川芎Ⅲ号碱有降低鼠肝线粒体氧耗量,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和减少ATP的生成作用。并发现:该化合物在低浓度(<10μmol/L)可阻断NAD~+链的电子传递,其作用点在NADH脱氢酶系统鱼籐酮敏感部位。此外,该化合物通过激活线粒体ATP酶水解活性,加速ATP的分解。作者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6.
2,3-环氧丙酸钾对水稻光合功能的改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光呼吸抑制剂2,3-环氧丙酸钾对水稻光合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不论在整体叶片水平还是在离体叶绿体条件下,均能提高光系统II(PSII)的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提高叶绿体的PSII和光系统I(PSI)及全链(PSII+PSI)的电子传递速率;同时它还可以提高镁离子(Mg^2 )和叶绿体膜蛋白磷酸化对两个光系统之间光能分配的调节能力,结果表明了2,3-环氧丙酸钾在水稻生产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急性热暴露大白鼠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本文讨论了能量代谢中氧化磷酸化的变化与体温升高的关系。 实验方法是将体重180~230克重大白鼠随机分成六组。其中五个组在环境温度4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热暴露,另一个组为常温对照组。热暴露的动物在体温分别达到预定的39、40、41、42、43℃时,剪头杀死,迅速取出肝组织,立即分离提取肝线粒体,并测定其呼吸活性、ATP酶活性、白发膨胀速度等指标。随体温的增加,呼吸控制率下降。正常体温是6.85±0.16,41℃时是6.37±0.09,42℃是5.98±0.27,43℃是5.44±0.22。呼吸态2氧耗量随体温的增加而增加。ATP酶活力也随体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正常体温时是0.104±0.008微克分子Pi/毫克蛋自/30分钟,在40、41、42、43℃时分别为0.141±0.019、0.160±0.027、0.149±0.010、0.264±0.068微克分子Pi/毫克蛋白/30分钟。 结果说明,体温升高的大白鼠肝线粒体发生了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发生解偶联显著变化的动物体温是41~42℃。发生解偶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或膜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138.
长期施肥和增水对半干旱草地土壤性质和植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内蒙古多伦退化草地2005年建立的长期野外控制试验中施肥和增水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综合评述.结果表明:加氮导致了表土酸化并降低酸缓冲容量,提高了表土中碳氮磷硫有效性及DTPA-浸提态铁锰铜含量,导致盐基离子钙镁钾钠总量的消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进了优势植物物种叶片对氮磷硫钾及锰铜锌的吸收,抑制植物叶片对铁的吸收,而对钙镁吸收无显著影响,增加了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降低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单独加磷增加了表土全磷和Olsen-P含量及真菌丰度,促进了植物叶片对氮、磷、硫的吸收,但对其他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ANPP、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增水提高了植物群落对干旱的抵抗力,但对ANPP增长的贡献受到土壤氮有效性的限制.增水对于加氮导致的土壤酸化、植物和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加氮增水和加磷增水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受地上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长期野外控制试验对于深入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但单点的研究结果仍需与不同区域多点控制试验的联网研究相结合,深入开展地上与地下生态过程的关联研究,才能深入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39.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作为免疫调节细胞,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糖代谢参与MDSCs功能的调节,但是,对于肿瘤进程中MDSCs代谢水平的变化,相关报道甚少。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小鼠肿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先后分析肿瘤发生中MDSCs的丰度、周期及线粒体质量,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MDSCs乙酰辅酶A的含量,并在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 2-DG)改变糖代谢水平之后检测线粒体质量和细胞凋亡。结果发现:肿瘤发生中MDSCs的丰度明显增加,进入分裂期的细胞数增多;肿瘤状态下MDSCs乙酰辅酶A的含量增加,线粒体质量显著增加; 2-DG处理后,肿瘤条件下MDSCs的线粒体质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且细胞凋亡减少。以上结果表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 MDSCs主要依赖氧化磷酸化代谢获取能量,改变其糖代谢水平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0.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CO_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有大约1/3被海洋吸收,造成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的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Ocean Acidification)。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如果以当前速率排放CO_2,到21世纪末表层海水的pH值将降低至7.7—7.8,而到2300年将降低至7.3—7.4。作为鱼类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行为在鱼类的繁衍、捕食、避敌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海洋酸化不仅会显著干扰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在内的感官功能,还将对神经生理功能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海洋鱼类的捕食、逃避捕食、行为侧向化、栖息地识别与选择和集群等行为。行为异常将直接损害鱼类种群的生存与繁衍,继而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鱼类捕捞和养殖业发达。但与国外相比,国内此类研究十分匮乏,仅见零星报道。这种现状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对我国海洋生态保育和渔业发展非常不利。此外,当前的研究也存在研究范围窄、研究手段不合理、行为效应、潜在机制及生态风险考察不足、研究结果难以整合等问题亟待改进。为此,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弥补上述缺憾,促进国内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