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产胞外布雷菲德菌素A青霉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青霉(Penicillium)属真菌SHZK-15产胞外布雷菲德菌素(B refeld in-A,简称BFA)的液体发酵条件。最佳的BFA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含马铃薯200g(煮汁),葡萄糖20g,(NH4)2SO44.0g,KH2PO41.0g,MgSO4.7H2O 2.0g,CaCO35.0g,pH自然,瓶装量为100mL/250 mL,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20 r/m in,培养时间为7d,BFA的最高产量可达151.6mg/L。  相似文献   
132.
稻株上拮抗细菌的定殖及其对土著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湘民  许志刚  MEW T W 《生态学报》2008,28(8):3868-3874
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分批播种、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以及在水稻分孽盛期喷雾拮抗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f7-14 (天然的抗萘啶酮酸菌株) 和B5423-R(Bacillus subtilis B5423的利福平抗性突变体)的菌悬浮液,并通过定期取样,平板系列稀释法回收,测定了菌株Pf7-14、B5423-R和土著细菌群体在水稻健株和纹枯病株上的种群数量,所获结果如下:①当相同的浓度(约2.0×108cfu/ml)的菌悬浮液喷雾到叶片时,菌株Pf7-14定殖的时间比菌株B5423-R长,且在相同的时间内,菌株Pf7-14的平均群体数量高于菌株B5423-R;②在健康的水稻茎部,菌株Pf7-14的两个高、低不同浓度处理的平均群体数量均表现出随时间降低的趋势;相比,较低浓度(4.0×107cfu/ml)的B5423-R在茎部的平均群体数量随着时间的下降,而较高浓度(2.0×108cfu/ml)的B5423-R的平均群体数量在水稻乳熟至黄熟期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③当病斑面积占取样茎面积的比率为20%~35%时,在应用1和14d后菌株Pf7-14在健茎的平均群体数量分别是病茎的6倍多和2倍多,差异均达到显著性的水平(P=0.05),而菌株B5423-R 在应用1d后病茎的数量比在健茎显著性地低大约1倍,但在7~14d后,病茎的数量比在健茎显著性地高5~6倍,群体在病茎表现出相对的增长;④土著细菌群体在病斑茎部是健茎的6~7倍.这些结果表明两类拮抗细菌有着明显不同的定殖习性,在病斑上B5423比Pf7-14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是一类更好的生防制剂;同时表明引入的拮抗细菌同土著细菌群体在营养和空间上竞争激烈,且土著细菌群体更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3.
自行制备一种新型生物素-亲和素偶联探针分子并用于反相蛋白芯片的检测。首先, 将生物素-羊抗鼠IgG与亲和素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与鼠IgG蛋白芯片反应, 观察荧光信号的放大情况; 然后以鼠IgG-羊抗鼠IgG体系为研究模式, 对反相蛋白芯片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考察和优化, 包括荧光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点样缓冲液的选择以及蛋白的活性等。最后, 采用此偶联探针对反相蛋白芯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BSA缓冲液制备的反相蛋白芯片可以防止非特异性吸附, 并有利于保持固定蛋白活性和提高检测限; 另外, 与传统的与生物素-亲和素检测技术相比, 采用生物素-亲和素偶联探针对反相芯片的检测限可以提高4倍左右。表明亲和素-生物素偶联探针成本低、易于合成、并可以与其它的信号放大技术联用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有望用于蛋白质芯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4.
北京房山十渡西太平洞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西太平村发现的动物化石是首次在该镇辖区发现的更新世化石。动物群由6目、15科、22属的22种组成,以岩羊、香麝及鼯鼠等为主,为典型的北方山区动物群。该动物群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14)C年代为距今29335~37350年,与山顶洞及田园洞动物群基本同期。西太平洞动物群中有76%的种曾出现于周口店田园洞动物群,而只有38%的种曾出现于山顶洞。目前在此发现的可鉴定到种的化石材料均可归入现生种,但其中有23%的种已经在北京地区消失,消失属种以大中型动物为主。在该地点发现的西伯利亚飞鼠和复齿鼯鼠材料是首次在华北地区发现的此类化石记录。该地点是我国北方地区已报道的第四纪化石点中含香麝和岩羊材料最丰富的地点之一。在国内有关文献中,岩羊化石的分类命名一直没有得到统一,这次发现的新材料,有利于澄清该类化石的分类命名问题。  相似文献   
135.
固定化微生物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了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对土壤中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降解动态,并且采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显示,4种处理(TB02、TB07、TBB03、TBB08)均有降解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能力.其中,处理TB02的降解能力强、降解速率快、半衰期短且处理成本低,而处理TB07则需要较长时间作用于PAHs污染土壤,其降解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初始浓度均为20 mg·kg-1时,42 d后,TB02对菲、蒽、芘、(艹屈)和苯并(a)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4.32%、85.24%、82.59%、43.75%和62.25%; 133 d后,TB07对5种污染物的降解率分别为95.00%、95.24%、90.93%、74.82%和72.20%.通过比较5种污染物半衰期,其可降解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菲、蒽、芘、苯并(a)芘、(艹屈).  相似文献   
136.
禁牧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禁牧对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自由放牧和不同时间(1987、1997和2003年)禁牧的典型草原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禁牧并未使典型草原的主要物种组成发生明显的改变,但使物种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优势种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禁牧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提高典型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但随着禁牧时间的延长,典型草原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都表现出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相同的禁牧或放牧条件下,水分条件较好的典型草原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可见,合理的禁牧时间与优越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典型草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下降可能是人为干扰与干旱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7.
生物膜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令人惊讶的多功能“海洋” ,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物质运输、代谢调节、分子识别、细胞免疫及激素与药物的作用 )。然而 ,我们目前对于膜的组织结构、动力学和功能等许多方面仍知之甚少。要全面阐明真核细胞的全生理过程就必须详细了解生物膜的各种性质 ,这就要求我们所用的实验手段要与现有的各种研究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不同 ,并寻求在多种层面上研究生物膜。本文简介以美国Purdue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主提出的从 2 0 0 3年 2月开始近 5~ 10年开展有关生物膜和膜蛋白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8.
SV40 T基因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能用于乳腺特异表达基因构件质量检验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方法根据已发表的SV40病毒T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整合有SV40 DNA早期基因区的COS-1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高保真PCR扩增SV40 T基因.将获得的SV40 T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并用获得的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山羊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经有限稀释和反复传代后获得转化细胞克隆,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扩增出序列正确的SV40T基因,重组质粒转染获得的转化细胞的对数生长期为接种后第4天,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3.5*!h,克隆形成率为26.7%.DNA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转化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SV40 T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表明转化细胞的核型无明显异常,裸鼠接种试验证明转化细胞不能形成肿瘤,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表明转化细胞在软琼脂中不能生长.部分细胞克隆已在体外传30代以上,保持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在胶原基质上能形成腺泡样结构.结论本研究获得的SV40 T基因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具有转化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9.
脂筏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及蛋白质的微区.小窝是脂筏的一种类型,由胆固醇、鞘脂及蛋白质组成,以小窝蛋白为标记蛋白.脂筏的组分和结构特点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构象转化,可以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蛋白质运转.一些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肌营养不良症及朊病毒病等可能与脂筏功能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0.
当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在添加葡萄糖的BG-11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胞出现了一种新脂.这种脂经浓硫酸/α-萘酚染色反应证实为糖脂,记为糖脂-x.这一糖脂的出现伴随着其他脂、尤其是双半乳糖甘油二酯含量的下降.此外,在添加果糖、麦芽糖、乳糖等其他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胞中也检测到这一糖脂.活性氧猝灭剂硫代硫酸钠加入到培养基中能有效地抑制糖脂x的出现.当在BG-11培养基中加入0.3%硫代硫酸钠后,糖脂x仅能在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100 mmol/L)的葡萄糖且细胞生长处于后指数期时检测到.这些结果表明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细胞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出现的一种新糖脂可能与活性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