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植物生长季节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的食物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胃内容物镜检分析法,对栖息于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杂类草草甸中的高原鼠兔的主要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栖息地变化对高原鼠兔食物组成的影响,揭示高原鼠兔对栖息地变化的生存对策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矮嵩草草甸,高原鼠兔主要取食垂穗披碱草、早熟禾、蓝花棘豆和甘肃棘豆;在垂穗披碱草草甸,主要选择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蓝花棘豆、矮嵩草和二柱头蔗草;在杂类草草甸,喜食植物种类为垂穗披碱草、蓝花棘豆、甘肃棘豆、早熟禾、弱小火绒草、长茎藁本、兰石草和红花岩生忍冬.在整个植物生长季节,高原鼠兔在3种栖息地共取食27种植物,其中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和蓝花棘豆在不同栖息地中选择指数较高,为高原鼠兔优先选择的食物;在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取食植物有差别,垂穗披碱草草甸为16种、矮嵩草草甸为22种,杂类草草甸为24种;喜食食物比例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在垂穗披碱草草甸,垂穗披碱草比例高达40.5%,在矮嵩草草甸,甘肃棘豆比例也达到23.7%,而在杂类草草甸,选食比例最高的兰石草仅为14.6%,说明在该草甸高原鼠兔食物选择呈现泛化趋势.相似性指数分析结果也表明,杂类草草甸中高原鼠兔主要食物组成与其它两种栖息地有较大的区别.从而说明当栖息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后,高原鼠兔可以通过改变其食物组成而适应新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大鼠肠道病理损伤的特点。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5组:平原对照组、5000米海拔高度10天组、5000米海拔高度21天组、6500米海拔高度10天组、6500米海拔高度21天组,每组6只。大鼠在平原环境或模拟高原环境中常规饲养,在相应时间点,深度麻醉受试大鼠致死,取材,固定、HE染色后镜检并进行病理学损伤评分。结果:各高原组空、回肠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5000 m暴露21d组空肠、回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高于5000 m暴露10 d组,明显低于6500 m暴露21d组,6500 m暴露10d组空肠、回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高于5000 m暴露10 d组(P0.01或P0.05)。5000 m暴露10 d组结肠损伤病理评分与平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高原组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或P0.05)。5000 m暴露21 d组空肠与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6500 m暴露21 d组空肠和回结肠均与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肠道粘膜随着海拔高度和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损伤加重。在相同的情况下,小肠的损伤较结肠严重,但空肠和回肠的损伤无明显差异,结肠损伤的发生较晚且与高原环境停留时间具有明显关系,提示在进入高原早期应将小肠病理损伤的防治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3.
Studying the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 selection of the plateau zokor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and position of the zokor in these grassland ecosystems. We selected the plateau zokor inhabiting in the alpine meadow, alpine shrub meadow and alpine grassland located in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 to describe habitatcharacteristics and study its habitat selection by dividing five plots in each grassland according to the zokor’s mounds densitie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relative population density of zokors. We investigated soil compaction, soil moisture, soil temperature, soil pH, as well as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in each plot of three grassland types. One-Way ANOVA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egetation and soil among the three grassland types. Soil compaction, soil temperature, and total plant species number in alpine meadow were the highest (P<0.05), soil moisture and total vegetation coverage in alpine shrub meadow were the highest (P<0.05), soil pH in alpine grassland was the highest (P<0.05).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oil compac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zokor (P<0.05).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lateau zokor preferred habitat with lower compaction, richer forbs in alpine meadow, lower compaction in alpine shrub meadow, and lower compaction, higher soil moisture, richer sedges in alpine grassland. In the three grassland types, we found that the soil compaction was the key factor of habitat selection of the plateau zokor and food resources was the secondary factor.  相似文献   
104.
若尔盖高原产甲烷菌数量的时空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博  唐杰  吴俐莎  杨志荣  张杰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1):1706-1711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构建了总甲烷菌实时荧光绝对定量PCR的标准品以及标准曲线,用于总甲烷菌的定量测定,所构建的质粒DNA浓度为160mg/L,标准曲线相关性为0.992,扩增效率为98.6%。研究表明,若尔盖花湖地区4月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甲烷菌含量相当,湿地生态系统9月甲烷菌含量高于7月,7月甲烷菌含量高于4月,在7月和9月随着深度的增加甲烷菌含量也增加,而草地生态系统的甲烷菌含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深度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5.
高建发  杜进琦 《昆虫知识》2010,47(4):794-796
小红珠绢蝶Parnassius nomion Fischer von Waldheim在甘肃甘南1年发生1代。翌年5月上旬幼虫孵化,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该虫以卵越冬。  相似文献   
106.
段云  张方信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4):382-384,F0003
为了便于进一步认识和深入研究高原环境与机体肠道微环境间的关系,本文就高原环境的特点,肠道微环境的病理学改变,分类,治疗和预后等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进高原大鼠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3848米未干预组(B组)、3848米谷氨酰胺干预组(C组)、4767米未干预组(D组)和4767米谷氨酰胺干预组(E组),每组10只,急进海拔3848米和4767米造成大鼠急性缺氧模型,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结构、肠道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的变化。结果高海拔缺氧组大鼠小肠黏膜变薄、肠黏膜水肿、绒毛短缩,肠道菌群失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海拔升高,菌群失衡更明显。不同海拔高度细菌易位率也有差异。经谷氨酰胺干预后,肠道的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率与高海拔缺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进高原缺氧环境可导致小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衡及细菌易位,肠黏膜屏障破坏,且随着海拔升高而上述改变更明显。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对急性高原反应(AMS)的预防效果。方法:世居平原者驻守海拔1400m3个月的45名青年男性官兵,随机分为新复方党参片组(30人)和对照组(15人),采用单盲试验方法,于行军前5d开始分别口服新复方党参片和安慰剂片,乘车行军3d,于3700m习服4d,直至进驻高原(海拔5200m)第3天后停药,共服药15d。进驻高原后第1、3、5天,依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的AMS症状,然后分度评分,检测受试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进驻高原后第6天,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EV1.0/FVC,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Ttis)、错误次数(Etis)、正确次数(Ctis)、平均时间(Atime)和数字记忆能力试验错误记忆次数总和(Su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驻高原后第1、3、5d,新复方党参片组AMS症状显著减轻(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与对照组的AMS程度分度分布不同(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中症状较轻的(基本无反应、轻度反应)占比重较大,而对照组中症状较重的(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占比重较大;新复方党参片组AMS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FVC、FEV1.0、FEF25%~75%、PEF、MVV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Ttis、Ctis增加(P0.05,P0.01),Atime减少(P0.05),Etis和Su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复方党参片能减轻AMS的程度,减轻AMS的症状,降低AMS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手指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在高原环境下兔肝脏火器伤后全血谷胱甘肽(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4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平原肝脏火器伤组(A组)、初入高原肝脏火器伤组(B组)、适应高原肝脏火器伤组(C组),各组又细分为伤后0.5、2、6、12、24、48、72h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在不同海拔环境下成功建立肝脏火器伤模型后,分别于各时间点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全血GSH含量、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①兔肝脏火器伤后与正常组比较,伤后GSH含量、SOD活力早期略有升高,以后逐渐下降,到达低谷后逐渐恢复。而MDA在伤后持续升高,12h达峰值(P<0.01),继而进行性下降,72h仍高于正常。②初入高原组与平原组比较,GSH含量、SOD活力早期升高及以后到达低谷和MDA到达峰值水平(P<0.01),初入高原组更显著。③适应高原组与平原组比较,GSH含量、SOD活力降低幅度(P<0.05)和MDA升高程度,适应高原组更显著。结论:肝脏火器伤破坏了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尤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更为明显,提示氧自由基可能参与肝脏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0.
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泥炭沼泽湿地的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的主要甲烷(CH4)排放中心。为了研究湿地微地貌环境对高原湿地CH4排放通量的影响, 2014年5-10月, 采用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原位测量若尔盖高原湖滨湿地3种泥炭沼泽5种微地貌环境下的CH4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 (1)常年性淹水泥炭湿地洼地(P-hollow)和草丘(P-hummock)生长季平均CH4排放通量为68.48和40.32 mg·m-2·h-1, 季节性淹水的泥炭湿地洼地(S-hollow)和草丘(S-hummock)平均CH4排放通量为2.38和0.63 mg·m-2·h-1, 而无淹水平坦地(Lawn)平均CH4排放通量为3.68 mg·m-2·h-1; (2)湿地5种微地貌区CH4排放通量为(23.10 ± 30.28) mg·m-2·h-1 (平均值±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为131%。分析显示这5种微地貌区CH4排放通量的平均值与其水位深度平均值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 = 0.919, p < 0.01), 表明水位深度是控制湿地微地貌区CH4排放通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 (3) P-hummock、P-hollow和S-hummock的CH4排放通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 Lawn和S-hollow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但5种微地貌区在夏季或秋季均观测到CH4排放通量峰值, 其影响因子可能与水位深度、土壤温度和凋落物输入密切相关; (4) P-hollow可能时常发生冒泡式CH4排放, 这可能导致过去低估了若尔盖高原湿地的CH4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