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植物生长季节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的食物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胃内容物镜检分析法,对栖息于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杂类草草甸中的高原鼠兔的主要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栖息地变化对高原鼠兔食物组成的影响,揭示高原鼠兔对栖息地变化的生存对策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矮嵩草草甸,高原鼠兔主要取食垂穗披碱草、早熟禾、蓝花棘豆和甘肃棘豆;在垂穗披碱草草甸,主要选择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蓝花棘豆、矮嵩草和二柱头蔗草;在杂类草草甸,喜食植物种类为垂穗披碱草、蓝花棘豆、甘肃棘豆、早熟禾、弱小火绒草、长茎藁本、兰石草和红花岩生忍冬.在整个植物生长季节,高原鼠兔在3种栖息地共取食27种植物,其中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和蓝花棘豆在不同栖息地中选择指数较高,为高原鼠兔优先选择的食物;在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取食植物有差别,垂穗披碱草草甸为16种、矮嵩草草甸为22种,杂类草草甸为24种;喜食食物比例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在垂穗披碱草草甸,垂穗披碱草比例高达40.5%,在矮嵩草草甸,甘肃棘豆比例也达到23.7%,而在杂类草草甸,选食比例最高的兰石草仅为14.6%,说明在该草甸高原鼠兔食物选择呈现泛化趋势.相似性指数分析结果也表明,杂类草草甸中高原鼠兔主要食物组成与其它两种栖息地有较大的区别.从而说明当栖息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后,高原鼠兔可以通过改变其食物组成而适应新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温度梯度从物种个体水平研究各功能群主要植物种生长特征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以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矮嵩草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种生长特征对地表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显示:(1)莎草科功能群黑褐苔草的高度与地表温度呈线性关系(P<0.01),而分蘖数、叶片数与地表温度呈二次函数关系,但不显著;矮嵩草的分蘖数、叶片数及高度与地表温度均呈二次函数形式变化(P<0.05)。(2)多年生禾本科功能群垂穗披碱草和草地早熟禾的分蘖数、叶片数、高度均与地表温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3)杂类草功能群短穗兔耳草的匍匐茎数与地表温度呈不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而叶片数、高度均与地表温度呈线性相关关系(P<0.01);鸟足毛茛的花蕾数、叶片数、高度均与地表温度呈线性相关关系(P<0.01)。研究表明,不同功能群植物种对地表温度升高的响应是不一致的,地表温度持续升高对禾本科功能群植物种的生长有利,而对莎草科、杂类草功能群植物种均不利。  相似文献   
3.
高原鼠兔冬季的食物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胃内容物镜检分析法,对高原鼠兔在矮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杂类草草甸三种类型栖息地中的主要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三类栖息地不同食物资源状况对高原鼠兔食物组成的影响,以及高原鼠兔在食物匮乏的冬季的觅食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在冬季主要选食弱小火绒草和铺散亚菊,甘肃棘豆、垂穗披碱草和长茎藁本也是冬季食物主要组成部分.在冬季食物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高原鼠兔选食的主要植物种类相对较多,且不同植物比例变化明显,说明高原鼠兔对食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矮嵩草草甸中,其食物组成依次为铺散亚菊(16.2%)>弱小火绒草(11.5%)>甘肃棘豆(11.3%)>大籽蒿(9.7%)>早熟禾(7.6%)>长茎藁本(7.5%)>垂穗披碱草(5.5%)等7种,占其食物的69.3%;在垂穗披碱草草甸,其主要食物组成依次为垂穗披碱草(15.8%)>甘肃棘豆(14.7%)>弱小火绒草(14.5%)>铺散亚菊(14.2%)>早熟禾(7.8%)>长茎藁本(6.9%)>锥果葶苈(6.2%)等7种,占其食物的80.1%;在杂类草草甸中,其主要食物组成依次为铺散亚菊(20.8%)>长茎藁本(20.6%)>大籽蒿(9.9%)>弱小火绒草(9.8%)>锥果葶苈(6.5%)>圆齿狗娃花(5.5%)等6种,占选食食物的73.1%.不同栖息地之间食物组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食物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栖息地类型不同对高原鼠兔食物组成的影响较小,杂类草构成了它们的主要食物,这可能是由食物质量决定的,而不同栖息地中喜食植物可利用量是决定鼠兔食物组成的主要因子,进一步验证了食物可利用量和质量决定植食性小哺乳动物食物选择模式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应用抗鼻疽杆菌和抗类鼻疽杆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以间接ELISA,IFA以及免疫组织化学(下简称免疫组化)等技术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鼻疽杆菌(Ps.mallei)和类鼻疽杆菌(Ps.pseudmallei)的表面抗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鼻疽(Mallcus)和类鼻疽(Melioidosis)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表面抗原反应类型,其闻并有一定的交叉关系;(2)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各株均与McAb 2D4发生反应,说明表位2D4很可能为二菌所共有;(3)McAb4D4和lA9的类似抗体在鼻疽和类鼻疽血清都表现了较高的出现频率,说明其可能为二种血清的共有抗体成份;(4)McAb 3A1是仅同类鼻疽杆菌各株发生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应用该McAb,以相应的实验技术,有可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鼻疽和类鼻疽菌体间和血清间的免疫学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原鼠兔刈割行为与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观察法和样条法对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刈割植物的行为、相对频次、生物量百分比以及刈割植物与鼠兔冬季食物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高原鼠兔刈割植物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刈割植物始于每年的6月下旬,早于其它草原小型哺乳动物贮草时间.不同栖息地鼠兔对植物的刈割频次和生物量比例并非完全一致.在矮嵩草草甸,鼠兔刈割频次较高的为垂穗披碱草、二柱头藨草、甘肃棘豆、短穗兔耳草、铺散亚菊和鹅绒萎陵菜;这些植物生物量所占比例亦较高,仅短穗兔耳草比例较低;在垂穗披碱草草甸,鼠兔刈割频次较高的为垂穗披碱草和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生物量较高;而在杂类草草甸,鼠兔主要刈割植物为铺散亚菊、大籽蒿、黄帚橐吾、长茎藁本和圆齿狗娃花,生物量比例较高的主要为铺散亚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栖息地间鼠兔刈割植物频次和生物量比例差异较大,相似性系数最大分别为0.7862和0.6100,最小仅为0.1422和0.1035,而同一栖息地间鼠兔刈割植物频次和生物量差异相对较小,相似性系数最高达0.9203和0.8490,最小亦达到0.6662和0.4440,表明栖息地变化对鼠兔刈割植物频次和比例有明显的影响作用.鼠兔刈割主要植物频次和生物量比例与冬季主要食物组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比例与主要食物组成呈显著的正相关(r=0.8412,df=6,P<0.05),而刈割植物频次与主要食物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原鼠兔挖掘活动对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不同类型高原鼠兔鼠丘和鼠丘下0~10cm土壤中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分析了高原鼠兔挖掘活动对土壤中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测定高原鼠兔鼠丘密度,计算了每只高原鼠兔对氮素循环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鼠丘土壤中总氮含量无明显变化,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处理间变化趋势为当年鼠丘两年鼠丘多年鼠丘对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硝态氮含量在5月时差异显著,当年鼠丘和两年鼠丘显著大于多年鼠丘和对照,无机氮含量在5月和9月表现为当年鼠丘显著高于对照。在不同月份,铵态氮含量月间变化趋势为5~8月逐渐降低,至9月略有增加,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呈现"高-低-高-低-高"的"W"变化趋势。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月间变化显著。不同类型鼠丘下0~10cm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处理间和月份间变化趋势与鼠丘土壤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在当年鼠丘中均显著高于对照,且不同月份间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每只高原鼠兔挖掘活动所形成的鼠丘土壤中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分别增加了162.6mg/kg、355.1mg/kg和497.7mg/kg。  相似文献   
7.
模拟增温效应对矮嵩草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将温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设为A、B、C、D、E 5个梯度水平,研究了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植株的分蘖数、叶片数、高度、生物量以及重要值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随温棚的减小而升高,最高的A温棚内地表温度和地温分别比对照提高2.35℃和2.13℃;分蘖数在E温棚中增加最多,且分别与B、A温棚间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A~E温棚间分蘖数的变化与棚内温度呈负相关,且与地温呈显著相关;叶片数的变化趋势与分蘖数一致,A~E温棚间叶片数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A温棚极显著高于E温棚和对照,处理间叶片高度变化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量、重要值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原鼠兔贮草选择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观察法和样方法对不同栖息地类型高原鼠兔的贮草选择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高原鼠兔在不同栖息地类型中干草堆的放置方式、数量、植物种类组成以及与栖息地类型和冬季食物组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明高原鼠兔建立干草堆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堆集干草堆的方式与其它鼠兔不同,它们将干草堆放置于独一味、甘肃棘豆等植物上,以减少干草堆植物的腐烂;不同栖息地类型干草堆数量有所不同,杂类草草甸中干草堆较多,平均为29.00±17.09个/hm2,其次为垂穗披碱草草甸,干草堆数量平均为16.33±9.50个/hm2,矮嵩草草甸中干草堆最少,平均为12.67±6.66个/ hm2 .在矮嵩草草甸中,5个较大的干草堆由37种植物组成,其中10种植物选择水平在3级以上,而甘肃棘豆和铺散亚菊占有较大的比例,分别为23.6%和19.1%.不同干草堆间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第2个干草堆外,其余干草堆间相似性指数较高,最高为第3个和第4个干草堆之间,为0.907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草堆主要植物组成与高原鼠兔冬季食物主要组成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7323,df =6, P<0.05).扣笼试验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冬季未取食扣笼内的干草堆.在综合分析高原鼠兔的贮草行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原鼠兔建立干草堆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冬季食物条件的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5个(A~E)直径不同的开顶式增温小室(OTCs)环境条件下,通过连续5年(2002~2006)的野外试验,分析了植物生长季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高度、盖度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开顶式增温小室能够有效改变微气候环境,室内气温比室外增加0.24~3.41℃,其增温幅度与温室面积大小呈显著负相关(r=-0.993 1·).(2)随着试验时间的持续,各温室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逐渐升高,第1年以温室B略高(202.01 g/m2),而第5年以温室A最高(414.56 g/m2)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P<0.05).(3)植物群落平均高度在同一温室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第5年显著高于其它年份(P<0.05);而不同温室间的植物群落平均高度随着室内温度的增高而逐渐显著增加.(4)植物群落总盖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至第5年已接近或达到100%;各温室间分盖度之和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年际间变化差异极显著(P<0.001),2004~2006年分盖度之和均极显著高于2002和2003年,而2003年又显著高于2002年.可见,随着温室气温的逐渐增加,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高度、盖度均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