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黄尾鲴仔幼鱼阶段的食性是随着鳃耙和肠管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体长11.8—12.3mm,鳃耙形状开始分化,肠呈1—2弯曲,仔鱼吞食小型枝角类,主要是裸腹溞;体长15.8—17.4mm,口端位,鳃耙成筛网,肠呈4—8弯曲,前肠膨大,主要食物是腐屑,摇蚊幼虫,“水华”型的裸藻与蓝绿藻。体长18mm的幼鱼,口下位,鳃耙与肠管进一步发育,幼鱼转入底栖,其前肠内含物主要为泥沙、腐屑、摇蚊幼虫,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黄尾鲴成鱼的主要食物为大量的腐屑和极少数的着生硅藻、颤藻。成鱼食物营养价值很差,其总N含量为0.372%,有机质为4.8%,每克湿重的热值为146.35卡,成鱼周年摄食,摄食量大,这是黄尾鲴摄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子午沙鼠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子午沙鼠的数量消长与季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量高峰在9-11月。雌鼠妊娠率、繁殖指数均以夏季7月较高,冬季繁殖休止。雌雄性比为1:0.94。夏季以植物茎叶为主食,冬、春、秋三季均以种籽为主食。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老年鼠最少,成年鼠次之,幼年鼠和亚成年鼠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3.
Rattus rattus slandeni食性资料是在小良人工阔叶混交林中通过200个鼠箱观察残留食物的方法收集到的。屋顶鼠摄食植物39种,主要为果实、种子部分,并大量捕食金龟子、蝉和蝗虫等昆虫,偶尔捕食小脊椎动物。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残食的总出现率相近,5-10月以动物性食物为主,11-4月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该鼠搬运和遗弃果实、种子的行为,有助于植物种类的传布,大量捕食害虫,有利于该系统的生态平衡,故对其益害问题应作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4.
张继红  王琛柱 《昆虫学报》2000,43(-1):85-91
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变种HD-1的晶体蛋白与芽孢、HD-1无晶体突变株(Cry-)的芽孢以及苏云金素A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毒性和拒食性的比较研究显示,HD-1晶体蛋白对棉铃虫的杀虫毒力高, 拒食作用强; HD-1芽孢对棉铃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和生长抑制作用, 并有很强的拒食作用; HD-1无晶体突变株(Cry-)芽孢对棉铃虫无毒也无拒食作用;苏云金素A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但对棉铃虫无拒食作用,由此证明晶体蛋白是苏云金杆菌杀虫活性和拒食作用的主要来源。苏云金素A与苏云金杆菌芽孢晶体混合物一起使用, 可使棉铃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5.
广东内伶仃岛猕猴食性及食源植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对内伶仃岛猕猴(Macaca mulatta)的植物食性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测定了食源植物适食部分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食源植物约200种,以叶食性、果食性最为丰富;(2)猕猴的活动区域以阔叶林、灌木林等植被类型为主;(3)食源植物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与栖息地植被组成特征相适应;(4)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发展的容纳量最适为820~1640只(平均1230只),而以743~1485只(平均1114只)最为合适,其总食量约相当于适食性优质植物资源总蕴藏量的10%~20%。  相似文献   
106.
两种食性研究方法在海南坡鹿食性研究中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延龄 《兽类学报》1997,17(2):151-154
两种食性研究方法在海南坡鹿食性研究中的比较COMPARISONOFDIRECTANDINDIRECTOBSERVATIONMETHODSINTHEFOODHABITSTUDYOFHAINANELD′SDEER从生境中获得食物是野生动物与其生境之间最...  相似文献   
107.
多食性斑潜蝇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云鲜  康乐 《昆虫学报》2001,44(4):567-573
综述了有关斑潜蝇对寄主植物选择的研究进展。斑潜蝇对寄主植物的选择表现为对植物组织的选择、对植物不同部位叶片的选择、对同种植物不同品种的选择、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四个方面。斑潜蝇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主要受叶表面的物理性质、植物叶的化学物质成分、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阐述了多食性斑潜蝇寄主植物范围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包头南海子湿地春季北迁大天鹅食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2~4月,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对在包头南海子湿地越冬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食性进行了分析。大天鹅的春季食物主要为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玉米(Zea mays)、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和香蒲(Typha amgustifolia)。通过频率转换分析发现,黄河开河之前,首批迁徙到湿地的18只大天鹅,采食酸模叶蓼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9.4%;黄河开河之后,迁徙到湿地的120只大天鹅,采食玉米为主,占食物组成的69.7%,光果甘草、香蒲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8.3%和11.2%。两个时间段迁徙至南海子湿地的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与本地的优势植物以及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2010—2020年15只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基于红外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和音频颈圈解译获得的行为资料、GPS颈圈跟踪定位采集的粪样数据,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行为发育进程和食性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与觅食和警戒相关的行为得到充分发育,且具有较强的时间关联性,包括食乳、爬行、走动、玩耍物品、爬树、咬玩竹子、饮水和采食竹子等。8 ~ 10月龄的大熊猫幼仔开始取食竹子,其发育性食性转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食乳期 (1 ~ 7月龄)、食母乳—食竹子转换期 (8 ~ 28月龄) 和食竹期 (29 ~ 39月龄),其中转换期细分为关键期 (8 ~ 18月龄) 和过渡期 (19 ~ 28月龄)。从统计检验来看,不同食性阶段间差异显著;过渡期的大熊猫幼仔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此阶段大熊猫幼仔食物组分比例与食竹期相比无显著差异。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季节性食性转换规律与带仔母兽和野生大熊猫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春季主要取食竹笋,夏、秋季则以嫩竹茎和竹叶为食,冬季采食竹叶与竹茎。  相似文献   
110.
2000、2001年4 -7月,我们对波兰东南部纵纹腹小( Athene noctua)繁殖期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498个食丸的分析,检出了1 953类动物,其中昆虫占猎物总数量的60·5 % (生物量仅占2·7 %) ,且以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居多。该地区纵纹腹小的主要食物是小哺乳动物(占总生物量的93·4 %和总数量的38·3 %) ,在4月出现了一个取食小哺乳动物的高峰。在所捕食的猎物中,个体最大的是欧鼹鼠(Talpa eu-ropaea) ( n=2)。研究还发现,纵纹腹小的猎物种类有季节性变化,以满足繁殖各阶段(如孵卵、育雏和饲喂离巢幼鸟)不同的能量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