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紫菜外生细菌抑菌活性及其多聚酮合酶(PKS Ⅰ)基因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紫菜外生细菌抑菌活性的研究,本文对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了多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Ⅰ,PKS Ⅰ)基因的筛选,以期获得PKS Ⅰ阳性菌株及探讨紫菜藻际微生物区系细菌的拮抗机制与PKS Ⅰ途径的关系.[方法]利用琼脂柱法筛选出具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31株,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酮基合成酶(Ketosynthase, KS)片段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 Vector,筛选出PKS Ⅰ阳性菌,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紫菜外生细菌表现出广谱抑菌性.从温州病烂紫菜外生菌中筛选出3株具强抑菌活性的PKS Ⅰ阳性菌,BLAST比对结果显示:菌株WPhG3、WPySw1和WPySw2扩增得到PKS Ⅰ的KS结构域核苷酸序列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 str. 168(NP. 389602)、Bacillussubtilis (ABR19776)和Aspergillus carbonarius(AAZ99721)的PKS Ⅰ的KS结构域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9%和98%;16S rDNA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它们均与Bacillus的同源性最高.[结论]紫菜藻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复杂,通过多条途径调节藻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PKS Ⅰ途径可能是温州病烂紫菜外生菌Bacillus表现抑菌活性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2.
植物中铵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铵转运蛋白在众多生物中被克隆与鉴定,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细胞及动物的细胞膜上主动转运铵离子的载体,分子量约为48kD,含有10~11个跨膜域.本文阐述了植物铵转运蛋白分离鉴定的过程,对于铵转运蛋白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作了较详细叙述.不同氮素条件下,铵转运蛋白基因通过转录调控表现了对铵离子吸收转运的不同特点,使植物根系在较宽的浓度范围中吸收铵离子,为细胞内铵离子库的内稳态提供了理论依据.铵转运蛋白有助于作物更有效的吸收氮素,为农业生产粮食增收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03.
四眼斑水龟低温胁迫条件下体重与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的正常温度下,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在人工饲养环境中无冬眠现象,也未观察到繁殖行为。为研究冬眠对四眼斑水龟繁殖的影响,于2004年12月~2005年2月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实验。选取29只成体四眼斑水龟分成2组,实验组9♀5♂共14只进行低温处理,在8·46±1·61℃干燥环境中保持32天;对照组10♀5♂共15只在正常条件下饲养。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实验组平均体重减小8·68±2·45%,雌雄差异不显著;雄性个体背甲宽从8·55±0·26cm减小到8·46±0·22cm,差异显著(P<0·05);雌性个体背甲长从12·97±0·80cm减小到12·94±0·81cm,差异显著(P<0·05);雌雄四眼斑水龟甲壳表面积相对低温胁迫前均减小;对照组龟养殖于常温下,甲壳无显著变化,两组龟体重变化量差异极显著(P<0·01)。影响失重率主要因素是胁迫时间,环境温度对失重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811,P<0·05);形态特征的变化可能与繁殖机制、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4.
证实了鲍姆木层孔菌多糖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抑制作用。鲍姆木层孔菌提取物经乙醇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es F.F.离子柱层析以及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纯化,获得均一多糖PLP60-B1,该多糖具有体外活性。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证实多糖PLP60-B1通过致使HepG2细胞阻滞于S期而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集落的形成,且也可显著抑制细胞的粘附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5.
芦芽山林线白杄生长季径向生长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山林线作为树木分布的高度上限, 是全球范围最重要的植被过渡带之一, 其树木生长显著受到外界极端环境条件的影响。利用点状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于2009年5-9月, 对山西省芦芽山林线组成树种白杄(Picea meyeri)生长季内树木径向生长进行了持续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 白杄茎干日变化主要受到树木蒸腾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茎干呈现出白天脱水收缩与夜间吸水膨胀的循环变化; 生长季白杄径向生长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长时段: 1)茎干水分恢复时段, 2)茎干快速生长时段, 3)茎干脱水收缩时段。在茎干水分恢复时段, 白杄茎干径向累积变化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土壤温度是茎干快速生长时段影响茎干径向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 同时它也影响着白杄茎干径向生长的开始。在茎干脱水收缩时段, 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茎干径向累积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白杄径向生长最大速度出现在6月末, 其主要受到光周期(即白昼长短)影响, 是对林线处极端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06.
明晰常绿与落叶乔木的水分来源及竞争关系,可为区域生态恢复过程中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兰州市南山绿化工程区大洼山常绿乔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落叶乔木白榆(Ulmus pumila)为对象,测定其木质部及土壤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比值,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和相似性比例指数分析了侧柏和白榆对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的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除7月和10月外,深层(70~100 cm)土壤水是侧柏和白榆的主要水分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和58.90%;7月侧柏和白榆转为吸收浅层(0~20 cm)土壤水,贡献率均达90%以上;10月侧柏转为吸收中层(20~70 cm)土壤水,而白榆同时利用深层(70~100 cm)和中层(20~70 cm)土壤水。侧柏和白榆在整个生长季内除7月外,对水分的竞争不强烈,可在同一生境下同时种植。  相似文献   
107.
三氯杀螨醇对草鱼和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人类在较长时期内仍将依赖杀虫剂。种植业喷洒的化学杀虫剂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并残留在水环境中,威胁水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108.
2004年6月-2006年4月,选择浙、闽、赣交界山地的4个森林片段作为研究地点,并以浙西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连续森林对照,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木荷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结果表明:5个研究地共获土壤节肢动物1050个,分属8纲23目,其中鳞翅目、膜翅目、弹尾目和双翅目占个体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片段化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稀有类群的差异上.不同分解阶段各种土壤节肢动物类群优势度因其功能的不同而各异.经过2年的分解,各研究地木荷凋落叶损失量为60%~70%,研究地凋落物中土壤节肢动物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有一定的变化,且与连续森林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9.
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作为受人喜爱的第一大果品,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类柠檬苦素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镇静、催眠、抗焦虑、抑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并广受社会关注。该文从清除自由基、激发谷胱甘肽转移酶、降低致癌物质致癌活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横纹金蛛多次产卵生物量分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袋是雌蛛产卵、若蛛孵化等繁育后代的保护性场所.常见农林蜘蛛横纹金蛛(Argiopebruennichi)一般一生产卵3~6次,织制卵袋3~6个.本文对横纹金蛛的体重、卵袋生物量、卵粒数与卵粒重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卵次数增加,产卵间隔时间更长,但雌蛛产卵后至下一次产卵前生物量的增量在减少,而对卵袋生物量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