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N-DAMO)是耦合氮循环和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主要是由亚硝酸盐型甲烷厌氧氧化菌(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oxyfera)介导完成,对于研究全球氮和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N-DAMO的影响因素和在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然后阐述了N-DAMO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富集培养优化实验和检测技术,最后探讨了N-DAMO技术的应用现状。本综述不仅有助于揭示全球碳氮循环的耦合作用机制,也为N-DAMO反应耦合其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应用到污水的除碳脱氮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乳酸菌混合生长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研究得出乳酸菌混菌发酵能显著降低发酵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结论.此外,研究还发现菌粉活化12 h后降解效果最佳.该研究为发酵蔬菜用乳酸菌发酵剂的开发及其产品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3.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反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邵晴  余晓斌 《生物技术》2008,18(3):63-65
目的:筛选好氧反硝化细菌,减少水体的亚硝态氮污染。方法:通过BTB平板初筛及反硝化培养基复筛得到目的菌,并探讨了不同溶解氧浓度、自然水体环境对该菌株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分离到1株高效的好氧反硝化细菌A1,该菌的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在溶解氧浓度为5mg/L时,对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达到99%,在自然水体环境中当碳氮摩尔比为10:1时,对亚硝酸盐氮降解率达99%。结论:筛选到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A1,将其应用于治理养殖水体的亚硝态氮污染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N6-1,研究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对菌株亚硝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条件为30℃、摇床转速120 r/min、初始pH 8.5,分别以NaNO2和乙酸钠为唯一氮源和碳源时,最适碳氮比为12;初始NaNO2浓度为2g/L时,培养20 h后NO2- -N全部被还原,平均还原速率可达20.3 mg/L·h;1.5%NaCl和1%蛋白胨对其亚硝酸盐还原活性没有明显影响;10 L发酵罐培养24 h后菌体浓度高达1.2×1011 CFU/mL.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不同储存时间、储存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芹菜和豇豆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居民储存蔬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储存温度(4℃、25℃)、储存方式(敞口包装、密封包装)下储存芹菜和豇豆7d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2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增加。低温4℃密封储存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低,变化幅度最小。25℃密封储存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于25℃敞口储存时的含量。4℃敞口储存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于4℃密封储存时的含量。结论:应尽量食用新鲜蔬菜,如若储存应选择低温密封储存,有助于减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6.
对国内外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亚硝酸盐定量检测方法有光度法、荧光法、示波极谱法、色谱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使用最广的是分光光度法。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方法也较多,有检测试纸、粉剂等新型检测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方便,可应用于一些简单的定性检测,但对乳、豆浆等具有屏蔽作用的样品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建立灵敏、准确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为了体现亚硝酸盐还原酶在环境中氮生物循环的重要性,研究了它们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现有亚硝酸盐还原酶序列在已经测序的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查找,研究该酶的分布情况,通过多序列比对比较了它们的序列相似性,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其进化关系,并利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研究了它们在海洋宏基因组中的分布。【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两类亚硝酸盐还原酶在已测序的细菌和古生菌基因组中分别有397和812个,分别占总量的8%和15.7%,几乎所有的古生菌都含有Ⅱ类酶;它们自身的序列相似性很高,在Ⅰ类酶和Ⅱ类酶中底物结合位点以及Ⅱ类酶的铜离子结合位点保守性都很高,显示该酶序列保守性与其环境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进化来源;在海洋宏基因组中,平均每100000读数中分别有6个Ⅰ类和35个Ⅱ类,且2类酶都在热带南太平洋区域有最大分布。【结论】NIR在氮的生物循环及环境修复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作物光能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贺丽  罗毅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3093-3100
1972年Monteith提出的光能利用效率模型是当前大多数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模拟研究以及遥感估产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 RUE)和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HI)是其中的两个基本参量.鉴于目前作物RUE和HI研究与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尺度上作物RUE和HI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当前遥感估产应用中对RUE和HI两个关键参数的处置概况;建议今后研究应在点尺度开展作物RUE和HI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其在区域尺度上定量评估的可行性途径,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物RUE和HI研究在作物实际生产管理中和遥感产量估算方面的应用价值及潜力.  相似文献   
109.
1.Triplett等norida州的微生物学教授联合澳大利亚教授们撰文讨论了“氮的故事”(Nitrogen story),文中列举了应用氮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氮肥是农村最广泛用的肥料,作为能源使用可产生大量CO2,土壤中的有机氮可不断通过植物的利用而脱氨,以NH3而挥发,微生物通过固氮过程协助土壤更新氮库。然而由于大量应用氮肥,依据不同的潮湿环境,多数氮可流入土壤而污染地面/地下水源。因硝酸盐水平超标,以致美国农村儿童在家中不能饮用自来水。此外,亚硝酸盐还可导致恶性肿瘤;硝酸盐还与藻类过度增生有关,影响水中氮的含量,并妨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因此建议应多种一些有固氮功能的植物,如豆类。此外还可设法发展在稻谷、小麦、番茄上能生长的固氮菌。只要将上述农作物的种子接种上述固氮菌,则可省下今后约需每亩20美元的氮肥费用。这是一种具有多重利益的措施。消费者可以获得价廉物美的食品和生物燃料,环境更美好,气候变暖也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高亚硝酸盐环境中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养殖结束时其生长速率和体重往往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高亚硝酸盐环境下饲养的对虾生长速率与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高亚硝酸盐条件下快速生长对虾(rapidly growing,RG)、正常生长对虾(normally growing,NG)和缓慢生长对虾(slowly growing,SG)的肠道和海水样品,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线性判别分析[line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effect size,LEfSe]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SG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与RG和NG不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分析表明,NG的群落组成与RG比SG更相似。通过LEfSe差异分析发现,RG中火色杆菌科(Flammeovirgaceae)、黄杆菌科(Flavobacteraceae)和浮酶菌科(Planctomycetaceae)的丰度较高,而SG中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希瓦氏菌科(Shewanellaceae)和弧菌科(Vibrionaceae)的丰度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发现,在高亚硝酸盐环境下,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氮代谢能力是造成对虾不同生长速度的原因。该研究将为虾的工业化养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