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2012年9月在庙子湖岛选择人工藻礁修复示范区及附近海域作为样地,开展了人工藻礁修复示范区内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潜水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群落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共发现大型底栖海藻14种,大型底栖动物70种,在所有种类中,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瓦氏马尾藻、铜藻、带偏顶蛤和厚壳贻贝.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尺度上,示范区内外海域间的种类组成无明显差异,而整个海域种类组成随水深的变化差异显著,种类随水深增加而减少,并随水深变化划分为A、B两群落.受潮流和波浪的影响,示范区内外海域的生物数量分布差异显著.示范区的丰富度指数为12.25、多样性指数5.726、均匀度指数0.928.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多网目单层组合刺网(MGN)和三重组合刺网(MTN)在近岸软相和硬相生境中的鱼类采集效果,于2011年10月选择枸杞岛沙地(SB)和岩礁(RR)生境为研究对象,从种类组成、捕获方式、优势种渔获率、多样性和群落格局上对MGN和MTN在两种生境中的鱼类采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B中MTN比MGN多采集鱼类5种,RR中相应多采集鱼类8种;SB中的MGN采获优势种为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MTN增加了日本须鳎(Paraplagusia japonica);RR中的MTN仅采获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两种优势种,但MGN相应多出青鳞小沙丁鱼和小黄鱼;两生境中MGN的捕获方式均以契入为主,而MTN的渔获个体中其他捕获方式的比例明显增加;MGN对两生境近底层小黄鱼和中上层青鳞小沙丁鱼的捕获率显著高于MTN,但对褐菖鲉、斑头鱼以及日本须鳎等底层鱼类的捕获率上,MGN要低于MTN;SB中基于MTN的多样性指标均显著大于MGN,而RR中两者之间的各指标并无显著差异;两生境中MGN和MTN所呈现的群落格局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进行刺网采样时,需依据研究目标应用适宜的网具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了解鱼类组成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3.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1年对莱州湾20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运用功能群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群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2011年共发现177种大型底栖动物,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各功能群所含种类占全部种类的百分比依次为C>D>Pl>O>Ph,栖息密度百分比依次是Pl>D>C>O>Ph,生物量百分比依次是Pl>C>D>O>Ph;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个站位分为3组;各功能群的种类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变化上均无显著差异,各功能群的丰富度指数(d)依次是C>D>P1>O(Ph功能群除外),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均匀度指数(J')依次是C>D>O>Pl,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C>D>Pl>O,季节间差异不显著;种类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ABC曲线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其食物来源共有4个营养级,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占第Ⅱ、Ⅲ、Ⅳ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相似文献   
104.
基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公海海域采集的拉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145对耳石样本,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式南美南极鱼耳石长(OL)和宽(OW)分别为4.50—7.99 mm和1.99—3.69 mm之间。耳石外型呈狭长有缺刻,基叶长,翼叶短,具明显的主间沟,后端闭合呈钝圆形,整体结构凸凹不平。左右矢耳石形态无显著性差异。耳石绝对尺寸随体长增加而增加,但相对尺寸减少,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耳石长、宽、面积(S)及周长(P)与体重呈对数关系,耳石背长(DL)和基叶长(RL)与体重(W)呈指数关系,耳石背宽(DW)与体重呈乘幂关系,而耳石翼叶长(ARL)与体重则呈线性关系。耳石宽、面积、背长、背宽、周长、翼叶长及基叶长与体长(L)拟合符合对数关系,仅耳石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本研究可为鱼类耳石形态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南美南极鱼渔业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5.
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同位素基线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艺  陈玲  李云凯 《生态学杂志》2017,28(7):2399-2404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分析海洋生物食性和营养级时,需要选择某种生物或物质的稳定同位素值作为基线.本文综述了河口和海湾、浅海、大洋及深海4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同位素基线的选取,分析了影响稳定同位素基线选择的因素,以及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在消除基线时空异质性中的潜在价值,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进一步深入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6.
莱州湾多毛类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010年莱州湾15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对主要海水化学、沉积物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与1998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以期对莱州湾生态质量现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与1998年相比,2010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底栖动物中绝对优势种为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夏季,H’与硝酸盐、石油类、重金属铅、铜、锌、铬呈负相关,说明多毛类动物多样性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降低,营养物质氮的大量输入,重金属的污染,对莱州湾多毛类动物群落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ABC曲线和BOPA指数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的丰度优势度曲线高于生物量曲线,表明莱州湾底栖动物群落处于重度扰动状态,并且以小头虫为主的多毛类动物显著增加预示了莱州湾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根据2009年7—8月、10月和2010年1月、5月黄海中南部渔业生物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细纹狮子鱼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分布的季节变化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细纹狮子鱼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从春季(4.7 cm、3.3 g)到冬季(34.2 cm、764.9 g)呈显著增加,并且雄性个体平均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P<0.05,春季除外)。性比(♀∶♂)随体长组和季节变化,体长越大趋向于雄性,反之趋向于雌性;夏季雄鱼居多(0.70∶1,P<0.05),秋季则为雌鱼居多(1.35∶1,P<0.05),而冬季(产卵群体)和春季性比接近于1∶1。细纹狮子鱼各季节摄食等级均在2.5以上,冬季雄性个体摄食等级显著大于雌性个体(P<0.05),但雄性个体肥满度为全年最低(1.52)。细纹狮子鱼相对资源量和贡献率从春季(0.17 kg/h,1.54%)到秋季(15.36 kg/h,33.05%)呈上升状态,而冬季(2.37 kg/h,5.60%)有所下降。相比2000年,夏秋季相对渔获量和贡献率提高明显。全年集中分布于7.8—13.6℃,3.20%—3.38%的水域,平均体重和水深有显著的相关性(秋季除外)。另外,根据性成熟个体分布区和稚幼鱼分布的相关历史资料分析发现,除海州湾外,黄海中部深水区可能是细纹狮子鱼的产卵场。  相似文献   
108.
东南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垂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延绳钓渔获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有效措施减少兼捕鱼种的渔获率,更好地了解大洋生态系统结构,并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东南太平洋采集的延绳钓钩位深度数据和主要渔获种类的钓获钩位数据,分析了各钩位的上浮率和钓获鱼种的垂直分布,比较了不同鱼种垂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 钓钩相对上浮率变化范围为8.9%~17.1%,平均相对上浮率为13.5%;14种渔获物钓获深度范围差异较大,斑点月鱼的平均钓获深度最深,鲣鱼最浅;除黄鳍金枪鱼和条纹四鳍旗鱼外,其他兼捕鱼种钓获深度均与长鳍金枪鱼(目标鱼种)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9.
南极鱼类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唯一未被人类活动大量影响的地区, 其极端寒冷的环境为南极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温床”。过去三千万年间, 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南极海洋逐渐变冷的过程中快速进化, 从一个温暖海域的底栖祖先分化成南极海域最为多样化的鱼类类群。由于其在南极圈内和南极圈外的各种温度区间都有分布, 因而成为研究鱼类适应性进化和耐寒机制的良好生物模型。本文综述了有关南极海域鱼类区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现状, 南极鱼亚目鱼类适应低温的一系列特化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关键的遗传进化机制。现有研究表明: 南极鱼类在几千万年零度以下低温环境的进化中发生了大量基因的大规模扩增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如铁调素、卵壳蛋白和逆转座子等118个基因发生了显著的扩增。另外, 有些从南极鱼中获得的抗寒基因已经用于提高动植物低温抗性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几年中, 将会有多个南极鱼物种的全基因组得到破译, 在低温适应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进化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这些研究将深入揭示低温压力下基因组的进化规律以及鱼类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0.
中西太平洋鲣鱼的年龄鉴定和生长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等生物学参数对于准确评估渔业资源非常重要.本文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利用围网渔船在中西太平洋海域采集了262尾鲣鱼样本,现场测定其叉长(278~746 mm)和体质量(345~9905 g),并搜集第一背鳍鳍棘用于鉴定其年龄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鲣鱼叉长(L, mm)与体质量(M,g)的关系式为M=3.612×10-6L3. 278 (R2=0.9782),性别对其影响不显著(F=2.002,P>0.05);经赤池信息量标准(AIC)评估,在幂函数、线性及指数3种回归关系中,线性回归模型最好地拟合了鲣鱼叉长与鳍棘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AIC=2257.4);采用Fraser-Lee法求得的鲣鱼1~5龄平均逆算叉长分别为398.4、494.2、555.4、636.8和728.8 mm;经残差平方和分析,雌雄鲣鱼的生长状况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670;df=182;P>0.05),推得鲣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706.51(1-e-0.64(t+0.0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