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探索阿拉善鹅观草RoegneriaalashanicaKeng、大丛鹅观草RoegneriamagnicaespesD .F .Cui与纤毛鹅观草Roegneriaciliaris (Trin .)Nevski间的相互关系 ,将其进行了远缘杂交 ,通过幼胚离体培养 ,两个组合均成功合成了杂种。对亲本及杂种F1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行为及形态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上述物种的种间杂交较难进行 ,杂种F1 减数分裂染色体平均构型分别为 :R ciliaris×R alashanica 10 6 2Ⅰ 8 17Ⅱ 0 32Ⅲ 0 0 2Ⅳ (c -值 =0 4 4 ) ,R ciliaris×R magnicaespes 18 0 0Ⅰ 4 76Ⅱ 0 16Ⅲ (c -值 =0 2 1) ;杂种穗部特征多数介于双亲之间。阿拉善鹅观草、大丛鹅观草与纤毛鹅观草间至少有一个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即为S基因组 ,本文对它们在分类中的地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疆、青海和四川等地区小麦族植物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采集于新疆、青海和四川等地的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10属、52种、370份种子材料进行了细胞学观察。该地区小麦族各属种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是从2n=14到2n=84,前者主要存在于大麦属(Hordeum)、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和黑麦属(Secale),而后者全部集中于赖草属(Leymus)。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n=28和2n=42的类型出现的频率很高,大多存在于鹅观草属(Roegneria)和披碱草属(Elymus)。除个别种内存在不同倍性的细胞型外,绝大多数种的染色体数目非常稳定。在所有的样本中均没有观察到具非整倍体和B-染色体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鹅观草属三个种的染色体组分析与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通过对鹅观草属的三个种: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Ohwi)、纤毛鹅观草(R. ciliaris (Trin.) Nevski)和竖立鹅观草(R. japonensis (Honda)Keng)的染色体组分析和二种同工酶电泳酶谱的分析,研究了这三个种的系统关系。两个种均含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R. kamoji和R. ciliari、R. japonensis的杂种F_1减数分裂均不正常,不能结实;而R. ciliaris和R. japonensis的正反交杂种F_1减数分裂规则,结实正常,两个种之间无生殖隔离。R. kamoji的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谱与R. ciliaris和R. japonensis有明显区别,而后二种的上述酶谱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均一致地支持了将R. ciliaris和R. japonensis合并为一种的观点,将R. japonensis处理为R. ciliaris的变种。  相似文献   
14.
Iris japonica×Iris confusa种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Irisjaponica、I confusa和它们的人工种间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行为、形态学和繁育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I japonica和I confusa的形态差异较小 ,杂种F1形态介于亲本之间 ;(2 )人工杂交比较容易 ,杂种种子能正常发育 ;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 =30 ,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频率很高 ,为 13 9个二价体 ,构型为0 95Ⅰ + 5 95Ⅱ (棒形 ) + 7 95Ⅱ (环形 ) + 0 0 5Ⅲ + 0 2 7Ⅳ ,表明它们有相似的染色体组 ,亲缘关系很近 ;(3)杂种中有少量的三价体和四价体存在 ,可能是亲本染色体间发生了结构重排或是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 ;(4)杂种中大多数细胞存在 2个单价体 ,有的高达 8个单价体 ;花粉育性为 5 0 5 1% ,不能正常结实 ,表明I japonica和I confusa间存在生殖隔离 ,是独立的生物学物种 ;(5 )杂种F1减数分裂前期可观察到细胞融合 ,这可能是造成I japonica和I confusa不同居群出现多倍体和非整倍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分类学是认识生物体的一种工具,对生物体间系统关系的理解,种质资源利用的指南,也是一种交流用的普通语言。因此,分类处理需要反映这些关系的近期认识。在自然界,生物体只有两个绝对的单位:个体与种。一个种是一群个体被不可缺少的生殖关系相互联系成为的一个绝对单位。生殖隔离是种与种间的基本界限,同时也是生物演化过程中形成独立基因库(gene pools)的惟一因素。既然在种以上的分类群没有绝对界线,在种以上的任一分类处理都不可能避免人为性。虽然如此,仍然必须作出某些分类适应它们的描述、利用与(或)研究。这篇文章对小麦族分类群间生物系统关系的划分是基于遗传学的研究。我们分类处理的原则是:(1)反映这些种系统演化现今的理解;(2)便于种质资源的利用;(3)避免与传统处理有不必要的剧烈改变。  相似文献   
16.
分类学是认识生物体的一种工具,对生物体间系统关系的理解,种质资源利用的指南,也是一种交流用的普通语言。因此,分类处理需要反映这些关系的近期认识。在自然界,生物体只有两个绝对的单位:个体与种。一个种是一群个体被不可缺少的生殖关系相互联系成为的一个绝对单位。生殖隔离是种与种间的基本界限,同时也是生物演化过程中形成独立基因库(gene pools)的惟一因素。既然在种以上的分类群没有绝对界线,在种以上的任一分类处理都不可能避免人为性。虽然如此,仍然必须作出某些分类适应它们的描述、利用与(或)研究。这篇文章对小麦族分类群间生物系统关系的划分是基于遗传学的研究。我们分类处理的原则是:(1)反映这些种系统演化现今的理解;(2)便于种质资源的利用;(3)避免与传统处理有不必要的剧烈改变。  相似文献   
17.
西藏地区鹅观草属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昌都鹅观草 新种 图1 Roegneria elytrigioides Yen et J.L.Yang sp.nov. Species nova affinis Roegneriaealashanice Keng,sed distinctioribusrhizomatibus longioribus,spicis longior-ibus,spiculis 5—12,glumis et lemma-tibus apicibus sobtusis,antheris long-ioribus differt.Elytrigiαe intermediαe(Host)Nevski affinis,sed culmistenuibus,glumis persistentibus differt.  相似文献   
18.
鹅观草属三个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9.
纤毛鹅观草与本田鹅观草的生物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根楼  刘芳  颜济  杨俊良   《广西植物》1992,12(3):222-228
本文通过对鹅观草属的两个种:本田鹅观草(Roegneria hondai Kitagawa)和纤毛鹅观草(R.ciliaris(Trin)Nevski)及其种间杂种的形态变异、染色体配对行为和同工酶电泳酶谱的分析,研究了这两个种间的亲缘关系,杂种F_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数很高,F_1自然条件下具有低的结实率。R.ciliaris根部和幼叶的酯酶、过氧化物酯同工酶谱与R.hondai的酶谱间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R.ciliaris和R.hondai亲缘关系很近,享有两个共同的基本染色体组,可拟定R.hondai的染色体组为S~hy~h。R.ciliaris同R.hondai间的亲缘关系较R.ciliaris同R.pendulina和R.pendulina同R.hondai间更近。  相似文献   
20.
节节麦5D染色体上随体多态性的一个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D染色体是节节麦整个染色体组中唯一的1对随体染色体, 其随体位于5D短臂的末端。对来源于中国的9个不同的节节麦居群的吉姆萨C带分析表明: 同一份节节麦居群内不同植株或不同细胞,这个端部随体在整个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间期都很稳定,表现为大小、强弱一致的端部特征带。但是不同节节麦居群间5D染色体上的这个随体C带存在多态性。5D染色体上的随体区域可以作为小麦遗传分析和遗传操作的标记性状。同时本文还对这种多态性与普通小麦 5D染色体短臂上随体的消失的关系作了分析。 Abstract:C-banding analysis of satellites in 9 accessions of Ae.tauschii native to China was carried out with C-banded miotic interphases,prophases and metaphas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banded heterochromatin of satellites of Ae.tauschii did not change in size during the whole miotic stage and novariaton was observed among plants and cells within a accession,while polymorphism in c-banded satellites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ions was found.The C-banded heterochromatin of satellites of Ae.tauschii can be used as a marker in genetic research and genetic research and genetic manipulation.Further discussion is mad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and the satellie loss in common wh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