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根据猪肥胖基因(Obese gene,Ob)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Southern杂交和杂交阳性片段的克隆进行测序,首次得到猪Ob基因内含子1和5′调控区16.4kb序列,将外显子1定位在起始密码子上游11.1kb处,同时在内含子1中发现了两个新的微卫星,命名为SW200和SW160。调控区潜在的调控元件分析显示,-1~-300bp区间包含了C/EBP和两个Sp1,可能更直接高效的调节其转录。为研究SW200和SW160与一些重要经济性状的关系,分析了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用SAS8.2软件分析显示,两个微卫星多态仅对二花脸猪的头胎总产仔数有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MC4R基因的SNPs及其与屠体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黑素皮质素受体(MC4R, melanocortin-4 receptor)基因的突变与猪、鼠和人等的食欲、肥胖、生长等性状有关, 而鸡MC4R基因的功能却知之甚少. 利用PCR-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和DNA测序的方法, 对资源家系F2代鸡群MC4R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存在4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位点. 其中, 在MC4R基因5′调控区-524 nt发生了碱基的转换突变(C→T), 导致突变型基因比野生型基因多了一个NF-E2和一个cap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在MC4R编码区(61 nt)发生了碱基的错义突变(G→A), 导致此处蛋白质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精氨酸; 在MC4R编码区315和336 nt发生了碱基的颠换突变(G→T)和转换突变(C→T), 这两个突变为同义突变. 通过最小二乘分析SNPs与屠体性状的关系, 结果是突变的BB, DD和FF等基因型与鸡的体重、全净膛重(或半净膛重)、腿肉重等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关系, 但与腹脂重不显著. 结果表明, MC4R基因可以作为影响和控制鸡体重、生长等屠体性状的主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以鸡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作为控制鸡生长、屠体性状主基因的侯选基因,以明显肉鸡和丝毛乌骨鸡杂交产生的F2代鸡群为实验材料。通过PCR-RFLP方法对IGF-Ⅱ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在该基因外显子2中发现一处碱基突变,可由内切酶Aci-I酶切证实,但未导致氨基酸改变。对F2鸡群个体进行了基因型鉴定,结果经方差分析显示;该基因对一些生长、屠体性状有显著性影响(如胸角宽、腺胃重、半净膛重等)。表明该基因可能调控鸡生长、屠体性状的表达,或与控制生长、屠体性状的主要因连锁。  相似文献   
14.
绵羊线粒体DNA控制区5‘端序列PCR—SSCP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绵羊线粒体DNA控制区功能域(5‘端序列)PCR-SSCP和序列分析,发现小尾羊、乌珠穆沁羊、湖羊、萨福克羊和夏洛来羊以及多赛特公羊与尾寒羊杂交家系共202只绵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突变型和野生型,提示现代绵羊品种在起源上存在两种主要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绵羊线粒体DNA的父系遗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多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家系(Pmt家系)mtDNA D-loop PCR-RFLP和重复序列区扩增进行的分子长度多态分析发现, 该家系存在mtDNA父系遗传现象, 通过D-loop 5'端PCR-SSCP分析也发现了该家系的父系遗传现象, 提示绵羊(Ovis aries)存在mtDNA的父系遗传, 进而对mtDNA父系遗传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牦牛分类地位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牦牛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牦牛究竟是属于牛亚科牛属还是属于牛亚科牦牛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通过对牦牛与牛亚科其他属在古生物学证据、形态学特征、血液蛋白多态性、微卫星多态性、mtDNA序列变异、rDNA的RFLP数据和功能基因序列信息等各方面研究资料的比较分析,发现牦牛无论在古生物学证据、形态学特征,还是在分子生物学特征上均表现出与牛属中的普通牛Bos taurus、瘤牛Bos indicus不同,而与美洲野牛Bison bison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因此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1个独立属(即牦牛属),似乎比将牦牛作为牛属中的1个亚属或1个种更合适.  相似文献   
17.
猪UCP2基因5′调控区和外显子1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偶联蛋白家族 (uncoupling proteins,UCPs) 是线粒体内膜的转运蛋白,具有解离氧化磷酸化偶联的功能,对机体能量平衡涉及的体重 (肥胖)、静止代谢率和食物转化效率等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 首次对猪UCP2基因外显子1及开放阅读框上游部分序列 (-80~0) 进行了多态性分析,通过PCR-SSCP发现猪群内存在3种单倍型,经测序分析发现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位于G-42A、C-50T和T-51C位点,这3个SNPs位点均是首次发现的. 该研究表明,T-C-G紧密连锁,C-T-A突变也紧密连锁. 利用转录因子在线分析软件TFSEARCH (ver 1.3),对UCP2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部分序列 (-80~0) 进行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发现该片段中的碱基T→C(-51)、C→T(-50) 和G→A(-42)突变,导致此处比野生型单倍型A (T-C-G碱基连锁) 少了一个AML-1a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内江猪存在A、B和AB三种单倍型,而其他猪种仅有单倍型A,说明内江猪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18.
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侧翼区新微卫星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包含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BAC克隆,以EcoRⅠ进行酶切并回收其中大于4kh的酶切产物,连接到pGEM-3zf( )载体后得到了亚克隆。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片段不属于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一部分,但其中包含13拷贝的(TG)n重复。以该重复序列的侧翼设计引物对猪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得到了PCR扩增产物。对一个“双肌臀”大白猪家系进行PCR扩增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析的结果表明,该位点以并显性方式遗传,是一个新的微卫星标记。对莱芜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皮特兰、民猪和二花脸7个品种的381个无关个体的检测均显示该基因座只有两个等位基因,重复数分别为13和19,是一种多态性较低的微卫星标记。与包含该基因的序列(AY208121)比对分析表明,该微卫星属于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侧翼区的一个分子标记,在猪肉用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和MSTN功能分析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绵羊线粒体DNA控制区5′端序列PCR-SSCP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绵羊线粒体DNA控制区左功能域(5′端序列)PCR-SSCP和序列分析,发现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湖羊、萨福克羊和夏洛来羊以及多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家系共202只绵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突变型和野生型,提示现代绵羊品种在起源上存在两种主要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田志华  杨公社  赵兴波  何大澄 《遗传学报》2003,30(12):1113-1117
通过对不同分化阶段的大鼠前体脂肪细胞中波形纤维蛋白的结构形态和分布的间接免疫荧光观察,发现随着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波形纤维形态结构发生特异性改变,即从前期的围绕细胞核聚集且向细胞周边平行延伸到后期的围绕脂滴间隔形成致密笼状结构。此外,通过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和免疫印迹研究了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对波形纤维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为57kD的波形纤维蛋白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贯穿于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全过程,表达量呈递减趋势。这提示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波形纤维与脂滴的特异性结合对于脂滴的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有着功能性的联系,特别是对脂肪细胞的脂滴形成极可能起到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