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淡水排放对杭州湾湿地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对杭州湾南岸滩涂湿地5个断面(S1-S3为排水区, S4-S5为非排水区)的高潮位和中潮位分别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调查, 共发现浮游动物38种(轮虫15种, 枝角类4种, 桡足类19种)。排水区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88.89 ind./L, 生物量0.41 mg/L, 非排水区平均密度仅4.21 ind./L, 生物量0.10 mg/L。排水区轮虫和桡足类的第一优势种分别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 而非排水区第一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S2-S3断面中潮位的水体营养盐浓度、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大于高潮位。淡水排放、潮沟径流和潮汐决定了滩涂湿地群落的时空格局, 后两者还解释了排水区中、高潮位间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象山港海域细菌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于2007年的7月(夏季)、11月(秋季) 与2008年的1月(冬季)、4月(春季)用高保真、无扰动重力柱状取样器替代常规抓斗式采样,首次系统研究了象山港海域的水样(表层海水和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细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细菌丰度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象山港海域的细菌的丰度较高,象山港海域的富营养化较严重。调查期间象山港海域水样及沉积物样品中细菌丰度实测值的变化范围为1.50105 ― 9.781010cells/ml (cells/g),总均值为2.76109cells/ml(cells/g);季节分布特征为夏季(7月)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赤潮的暴发导致春季(4月)的调查结果最低。浮游细菌丰度表现为底层均大于表层的垂直分布特征;平面分布特征均为从港顶到港口递减、养殖区高于非养殖区、电厂附近海域出现较高值的趋势,近岸人类的工农业活动造成的陆源污染及海水增养殖活动造成的养殖污染是造成此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多元统计结果表明:溶解氧、水温、营养盐(N、P)、pH以及有机质污染等是影响该海域细菌丰度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别于2007年的7月(夏季)、11月(秋季)与2008年的1月(冬季)、4月(春季)采用高保真、无扰动重力柱状取样器替代常规抓斗式采样,研究了象山港海域表层海水、上覆水及沉积物中N素转化细菌(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该海域N素转化细菌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调查期间,象山港海域水样和沉积物样品中N素转化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0×104~2.4×104 cells·ml-1和30×104~2.4×104 cells·g-1.表层海水、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硝化细菌数量均值分别2.24×103cells·ml-1、3.61×103 cells·ml-1和6.45×103 cells·g-1,表层海水、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均值分别为4.84×103 cells·ml-1、5.31×103 cells·ml-1和3.12×103 cells·g-1.表层海水和上覆水硝化细菌数量均值冬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而沉积物中硝化细菌数量均值为秋季、冬季高于其他季节;冬季、春季的反硝化细菌数量高于秋季、夏季.调查期间,象山港海域的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垂直分布特征,反硝化细菌表现为表层海水高于上覆水及沉积物,而硝化细菌则表现为沉积物及上覆水高于表层海水;平面分布特征,象山港中部及支港与主港交汇处的站点N素转化细菌数量较高,近岸工农业活动造成的陆源污染及海水增养殖活动造成的养殖污染是造成此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为.多元统计分析表明,N、P营养盐、DO、水温、盐度、有机质污染及初级生产力等是影响象山港海域N素转化细菌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徐娴  何琳  林志华  陈铭 《动物学杂志》2020,55(5):606-613
为研究V-ATPase H基因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盐度胁迫中的功能,以缢蛏成体为实验材料,将缢蛏置于5、15、20、25、35盐度水体中进行胁迫实验,测定了不同胁迫时间缢蛏的血清渗透压、V-ATPase活性变化,克隆了V-ATPase 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序列,并分析其mRNA表达特征。结果显示,低盐组(盐度5和盐度15)和高盐组(盐度25和盐度35)缢蛏血清渗透压变化明显,与对照组(盐度20)有极显著差异(P < 0.01)。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V-ATPase活力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照组(盐度20)无明显变化。V-ATPase H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1 440 bp,编码479个氨基酸。qPCR结果显示,V-ATPase H基因在缢蛏鳃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水管、外套膜、肾、肝胰腺、唇瓣、足6个组织(P < 0.01);盐度胁迫下各个实验组V-ATPase H基因在鳃中的表达量持续上升,在24 h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结果表明,缢蛏V-ATPase H基因在盐度适应过程中主要在低盐和高盐环境下起到维持自身血清渗透压与外界渗透压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雪  吴杨婧雯  俞超  周卉  徐欣  汪财生  郭斌 《广西植物》2023,43(12):2309-2318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火龙果幼苗形态及生理的影响,该研究以‘紫红龙’火龙果幼苗为材料,将4个不同浓度的SA(0.1、0.3、0.5、0.7 mmol·L-1)喷施叶片,48 h后4℃低温培养,于第0、第3、第6、第9天观察火龙果幼苗形态及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火龙果幼苗呈现0级、Ⅰ级和Ⅱ级3个冷害等级,SA处理后的火龙果幼苗出现Ⅰ级冷害和Ⅱ级冷害的株数百分率均明显降低。(2)与低温对照相比,SA处理能降低火龙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并提高渗透调节物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3)通过对不同SA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缓解冷害症状、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均以0.3 mmol·L-1 SA效果最好,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以0.7、...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 初步分析该病的致病机理, 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防治提供部分启示。【方法】开展病原菌的分离、种类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等工作, 同时通过石蜡组织切片的方法, 观察病鱼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确定病原菌为恶臭假单胞菌。在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中均能发现明显症状或病症, 各组织均发生炎性病变, 细胞变形或解体, 在脾、肾等组织中, 纤维组织增生, 围绕菌体形成肉眼见到的“白点”。【结论】恶臭假单胞菌作为病原菌, 引起大黄鱼内脏出现明显白点, 其致病机理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极地微生物产生的低温蛋白酶、色素、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抗冻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不但可以使极地微生物在苛刻的环境中成功生存,而且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极地微生物能够在低温下有效降解多种烃,可以用于解决极地环境的烃类污染问题.极地微生物与天体生物学联系密切,通过极地微生物的研究可以寻找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证据,进而揭示生命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鲈鱼hepcidin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和克隆了鲈鱼hepcidin(LjFishep)的编码阅读框。该编码阅读框由26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遗传进化分析表明,LjFishep与条石鲷和河鲈hepcidin的亲缘关系最近。将去除LjFishep信号肽的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实现了LjFishep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可溶性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非变性电泳可见可溶性蛋白存在单体和多聚体组分。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的鲈鱼hepcidin重组表达蛋白(rLjFishep),利用?KTAFPLC(快速蛋白分离纯化系统)进行逐级分离,非变性电泳可见单一rLjFishep可溶性蛋白单体。体外生物学活性分析显示可溶性rLjFishep蛋白单体具有抑制鲈鱼哈维氏弧菌繁殖的能力。这为进一步研究鲈鱼Hepcidin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背景】海洋环境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有机碳库贮藏着大量腐殖质,其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腐殖质转化菌。【目的】从深海沉积物环境中分离具有潜在腐殖质转化能力的细菌,为难降解天然有机多聚物的生物转化提供菌种资源。【方法】利用以腐殖质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对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12个站位沉积物样品中的腐殖质转化菌进行富集培养和纯化,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比对初步确定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并利用含苯胺蓝的培养基筛选潜在的腐殖质转化菌。【结果】从12个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获得菌株276株,隶属于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纤维粘网菌纲(Cytophagia)、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 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中的14个目37个属56个种(含1个潜在新属和2个新种),其中49个种呈现木质素修饰酶阳性。【结论】利用以腐殖质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可以分离获得具有较高多样性的潜在腐殖质转化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胶原蛋白因其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在生物材料应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鳖源胶原蛋白纯化方法和探究其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价值,首先用Van Gieson染色法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法观察裙边胶原纤维组织结构,发现裙边胶原纤维含量非常高且类型主要是Ⅰ型。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对裙边胶原蛋白粗提液进行直接透析纯化,发现截留分子量为100 k Da的透析袋在透析48 h后对裙边胶原蛋白的纯化效果最好,SDS-PAGE检验显示几乎没有杂带。对裙边胶原蛋白生物学性能包括吸水性、体外降解性进行考察,其吸水力和持水力分别高达12.06 g/g和98.21%,且在72 h后被完全降解;对裙边胶原蛋白海绵的溶血性、皮肤致敏性、肝部创伤止血性、促创伤皮肤愈合性进行了研究,并和交联胶原进行比较,发现裙边胶原蛋白和交联胶原均不会造成SD大鼠溶血和皮肤过敏,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裙边胶原蛋白能显著缩短创伤皮肤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促创伤皮肤愈合性,而交联胶原效果欠佳。本研究表明裙边胶原蛋白表现出了优良的生物学性能,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