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金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是涉农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加快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具有良好的育人价值与育才潜力,是思政元素融入的有效载体。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积极响应涉农高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发挥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党中央号召,先后进行了课程思政素材挖掘、育人案例筛选、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反思等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建立符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大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冷泉系统广泛存在于大陆边缘地区,其典型特征是在海底渗漏出大量富含以甲烷为主的碳氢化合物和硫化氢等成分的低温流体。冷泉也因其独特的地球化学条件孕育着独特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然而,原核微生物组成与冷泉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却并不清楚。【方法】本文以莫克兰大陆边缘活跃冷泉区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沿深度剖面分析了沉积物中的CH4以及孔隙水SO42–、H2S浓度等关键地球化学参数,并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冷泉沉积物原核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根据其硫酸盐-甲烷浓度剖面特征,从上向下,将沉积物垂向剖面划分为硫酸盐还原区(SZ)、硫酸盐-甲烷转换区(SMTZ)和产甲烷区(MZ)。通过原核微生物α多样性与基因定量研究发现,随着深度增加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SZ中以硫氧化细菌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埃普西隆杆菌门为主,且以硫酸盐为电子受体的与有机质降解相关的原核微生物JS1、绿弯菌门、洛基古菌纲、深古菌纲及底栖古菌纲的相对含量也较高;SMTZ存在较高含量的ANME-1a、ANME-1b与SEEP-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布司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尿酸(SUA)水平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A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治疗,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血清SU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3-硝基络氨酸修饰蛋白(3-N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点的血清SUA、8-OHdG和3-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G、TC、HDL、LDL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HDL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血清TC和LD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AGA的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血清SUA水平,抑制氧化应激状态,并能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4.
畜禽粪便施用对稻麦轮作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江涛  钟晓兰  赵其国 《生态学报》2011,31(10):2837-2845
通过采集试验区长期施用鸡粪 (PL)、猪粪 (LM) 和化肥 (CF) 的稻麦轮作耕层和犁底层土壤,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物理结构特征、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差异,探讨了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施用畜禽粪便耕层和犁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处理(P<0.05);与CF处理比较,PL和LM处理土壤氮、磷、钾全量和有效养分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耕层土壤Olsen-P 含量为施用化肥处理的7-8倍,速效钾含量比施用化肥土壤高89.2%-102.9%。施用畜禽粪便明显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其耕层土壤大孔隙体积、中孔隙体积和总孔隙度分别为CF处理土壤的1.48-1.70倍,1.35-1.75倍和1.07-1.11倍;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显著增强,而土壤抗张强度显著降低。施用畜禽粪便土壤微生物和生化性质也明显高于施用化肥土壤,其中LM处理耕层土壤MBC和MBN最大,分别是CF处理土壤的2.1倍和1.5倍;施用畜禽粪便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也分别为施用化肥土壤的3.5-6.7倍和1.6-2.1倍。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各肥力指标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说明,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土壤质量显著高于仅施化肥土壤。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物化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OBE理念为指导,结合形成性评价原理,建立了由“常规式考核”“进阶式考核”和“高阶式考核”组成的三大考核模块,并应用于线下教学中,形成生物化学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这种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考核模式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使学生有章可循,有利于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全面达成,而且使教师有据可依,力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理,有助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大力提升,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生物化学及其他课程的考核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测定了分布于西太平洋沿海的35种石斑鱼属鱼类共142个个体线粒体基因COⅠ及核基因TMO-4C4标记序列, 基于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构建分析了石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同时, 探讨了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石斑鱼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问题。结果显示: 35种石斑鱼属鱼类COⅠ同源序列为636 bp, 编码212个氨基酸, TMO-4C4同源序列为486 bp, 编码162个氨基酸, 在COⅠ基因中, 种间遗传距离在0.030—0.202, 平均遗传距离为0.143, 物种间遗传距离均大于Hebert 推荐的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0.020(2%)。种内遗传距离0.000—0.008, 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 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48倍, 显著大于种内平均遗传距离, 表明COⅠ基因可作为石斑鱼属物种鉴定的有效条形码基因。基于COⅠ及TMO-4C4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 35种石斑鱼主要形成2个主要类群, 类群Ⅰ由细点石斑鱼(Epinephelus cyanopodus)和蓝棕石斑鱼(Epinephelus multinotatus)等22种石斑鱼聚成, 类群Ⅱ由吊桥石斑鱼(Epinephelus morrhua)和小点石斑鱼(Epinephelus epistictus)等13种石斑鱼组成。部分存在同种异名争议的种类如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马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经COⅠ及TMO-4C4序列差异及进化分析, 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结果支持近期的分类研究, 云纹石斑鱼/褐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马拉巴石斑鱼均为独立的物种, 并非同种异名的分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水槽条件下研究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1885)繁殖过程中社群等级的形成对其行为表型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分析测定了不同优势等级雌雄个体腕部肌肉和性腺组织中己糖激酶(Hexokinase, 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etase, CS)活性以及乳酸(Lactic acid, LD)含量。结果显示:(1)金乌贼繁殖期不同优势等级雌雄个体之间行为表型具有显著差异,优势雄性个体游动悬浮、争斗时间显著高于劣势个体,而优势雌性个体静止伏底时间高于劣势个体,游动悬浮时间低于劣势雌性;(2)优势雄性个体在争斗过程中主要通过无氧代谢提供能量,而处于游动悬浮状态时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主要表现在优势雄性个体肌肉中无氧代谢酶(PK、HK、LDH)活性显著高于劣势个体(P0.05),有氧代谢酶(MDH、CS)活性也显著高于劣势个体,雌性个体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3)繁殖期雌性个体通过减少运动量来储存能量用于产卵繁殖,主要表现在优势雌性个体肌肉中有氧代谢酶(MDH、CS)活性低于劣势个体,而在性腺中恰恰相反;(4)运动表型与能量代谢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现在游动悬浮时间与有氧代谢酶(MDH、C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01),争斗时间与无氧代谢酶(PK、HK、LDH)及乳酸(L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社群等级高的雄性个体运动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生存适应性。而社群等级高的雌性个体多处于静止状态,以便更好地储存能量用于繁殖。研究结果为金乌贼健康苗种培育以及规模化繁殖技术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快速鉴别诊断新疆南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与低致病性毒株,从而指导新疆南疆PRRS的防制。方法:利用克隆和测序获得了8个新疆南疆PRRSV Nsp2基因部分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所研究的8株属于美洲型毒株,其中XJNJ-1-1、XJNJ-1-3、XJNJ-6-2和XJNJ-6-3株为高致病性PRRSV毒株,XJNJ-7-1、XJNJ-7-2、XJNJ-10-2和XJNJ-15-3株为低致病性PRRSV毒株。结论:新疆南疆同时存在高致病和低致病性PRRSV感染,该研究建立的PRRS分子诊断方法可以鉴别PRRSV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毒株。  相似文献   
19.
西花蓟马在康乃馨不同品种上的田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在10个康乃馨(Dianthus caryophyllus)品种上的发生与分布,比较花朵颜色与气味对西花蓟马寄主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朵上的西花蓟马数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花朵颜色是影响西花蓟马寄主选择的主要原因,而花朵气味也能影响西花蓟马对寄主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氮沉降增加改变了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物质输入,影响土壤生物及酶活性,而土壤团聚体内相对稳定的微域生境可能减弱或延缓土壤生物和酶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强度。以广东省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荷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模拟N沉降方法,分析了2011年12月到2012年11月一年内氮沉降增加条件下表层混合土壤和土壤团聚体内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旨在理解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对表层混合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酸性磷酸酶受氮沉降显著影响,表现为低氮(50 kg N hm-2a-1)促进,高氮(300 kg N hm-2a-1)抑制的规律。表层土壤团聚体内脲酶活性随氮沉降增加而降低,N300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氮沉降增加先降低后增加,N100处理最低,分别比其他处理降低了6.46%—25.53%和42.33%—68.25%。试验区内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内酶活性高于混合土壤,且随团聚体粒径增加酶活性均为先增加后降低。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3种酶活性均以2—5 mm最高,但脲酶、酸性磷酸酶在各团聚体粒径间差异不显著,蔗糖酶活性2—5 mm显著高于5—8 mm。土壤酶相对活性指数和相对活性综合指数结果显示,超过85%的团聚体粒径内的相对酶活性指数大于1,而土壤酶相对活性综合指数均大于1。以上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对其团聚体内的土壤酶活性有隔离保护作用,但其隔离保护效果与酶的种类和土壤团聚体粒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