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鉴定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雌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结构信息。【方法】采用正己烷浸提的方法提取杨小舟蛾性成熟处女雌蛾性腺中的活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GC-EAD)技术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定位;性腺提取物与4-甲基-1,2,4-三唑啉-3,5-二酮(MTAD)进行微量化学反应,获得衍生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对性腺提取物及MTAD衍生物进行质谱特征离子分析。【结果】GC-EAD结果显示,杨小舟蛾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中的一种成分有较好的反应;GC-MS分析结果表明,能引起雄蛾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成分为十八碳的不饱和醛;MTAD衍生物的GC-MS结果显示,该活性成分的两个双键分别位于碳链的13和15位。【结论】本研究鉴定出杨小舟蛾雌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平面结构为13,15-十八碳二烯醛,但双键的立体构型有待合成标准化合物进一步鉴定。本研究为杨小舟蛾性信息素备选化合物的筛选提供了方向,为信息素的结构确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种群监测是害虫种群预测与防治决策制定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利用信息化学物质进行昆虫成虫种群监测,与其他各虫态或寄主被害率等的抽样调查方法相比,具有简便、省工、费用低、具种特异性、在低虫口密度下灵敏、监测范围广等特点。信息化学物质的应用主要包括昆虫种类和分布区检测、害虫发生期监测和发生量或为害水平监测。前两个方面的应用没有争议,而害虫发生量监测比较复杂,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其可靠性存在争议。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利用信息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预测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影响信息化学物质监测和预测害虫危害程度的因素很多,包括信息化学物质的成分、组成、剂量、释放速率,诱捕器种类和林间设置方法,监测对象的生物学、种群动态和发生阶段,害虫的生活环境条件(包括生物学因素如寄主种类、组成、年龄和密度等以及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因子等),危害损失的估计方法,以及预测模型的类型和建模方法等。研究分析表明,正确的信息化学物质组成和比例、适当的信息化学物质用量和诱芯载体对信息化学物质的持续稳定释放是监测可靠性的基础,诱捕器的种类、设置方式、密度也需要进行测试并规范化,另外还需根据所监测对象的特性及其所处的环境研究制定特定的种群密度水平或寄主被害率统计方法及预测模型,建立系统的监测规范和程序。只要建立了符合所监测害虫特性和所处环境条件的监测方案,基于信息化学物质的害虫监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邓小平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的手植树为例,对云南樟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在厦门地区的引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厦门植物园内云南樟生长异常的重要原因是根系活动环境恶化;厦门南亚热带海岛气候条件是导致其速生、提前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蜡样芽孢杆菌R75E胶原酶colR75E的特性,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colR75E胶原酶,并对表达的重组胶原酶进行纯化以及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蜡样芽孢杆菌R75E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法获得胶原酶colR75E基因,构建pET28a/colR75E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Ni-NTA纯化的方式获得高纯度ColR75E胶原酶,利用胶原酶谱、胶原酶活力测定、Ⅰ型胶原蛋白降解产物电泳检测等方式对ColR75E胶原酶的酶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Ni-NTA纯化获得的蛋白经胶原酶谱、Ⅰ型胶原蛋白降解产物的检测时均表现出胶原蛋白的降解能力。在标准条件下测得其比活力为3.62 U/mg,Km为25.55μmol/L(2.93 mg/ml),Vmax为5.71μmol/(mg·min)。ColR75E胶原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佳反应p H为8.0。此外,ColR75E胶原酶对于不高于50℃的温度以及pH6.0~8.0的酸碱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olR75E胶原酶可被Ca2+激活、但被Zn2+、Pb2+、Fe2+、Mn2+等金属离子抑制,抑制能力依次为Pb2+Zn2+Fe2+Mn2+。ColR75E胶原酶对EDTA和EGTA的高敏感性进一步证实了该胶原酶为一种金属蛋白酶。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蜡样芽孢杆菌胶原酶是可行的,为该胶原酶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工业领域中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广西大青山马尾松林区马尾松毛虫一个暴发周期中食叶、捕食、寄生、刺吸四大类群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D)、均匀度指数(J)和害虫与天敌的数量比例的数据,建立突变模型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利用湖南桂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毛虫的整个暴发过程中,暴发区在暴发年的昆虫生物群落处于明显的不稳定状态,而在非暴发年时,群落则处于亚稳定的状态;非暴发区在暴发年处于亚稳定的状态,非暴发年时处于稳定状态.在松毛虫各个发生阶段,当上升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有可能导致松毛虫的大发生;松毛虫暴发后,节肢动物群落依旧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可能会造成松毛虫的连续暴发,这主要依赖于各种因子的影响.马尾松毛虫暴发呈现非线性、突变性等特点,食叶类群的影响为马尾松毛虫暴发的关键因子,各类群作用均衡的系统比较稳定,虫害暴发是群落结构趋稳调节过程中的强烈外部表现.研究表明,突变模型在检测群落结构稳定性和预测松毛虫发生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亚生殖板细微结构的鉴别方法,研究了虻科20种雌性成虫雌性尾器的亚生殖板。结果表明:虻科雌性成虫不同种其尾器亚生殖板整体大小,颜色,有无骨化现象、骨化部位及骨化程度,端缘、基缘凹陷深浅及宽窄,侧突位置、大小,基角大小及形状,毛和鬃的有无、着生位置及多少,皱褶的有无及位置等特征均有变化。虻科成虫雌性尾器亚生殖板的细微结构有种间鉴别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凭祥地区主要的马尾松食叶害虫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松艺夜蛾Hyssia adusta Draudt、松尺蠖Ectropis bistortata Goze、松叶蜂(Diprinid):对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无灾区各种食叶害虫的多样性较高,比例比较均匀,而常灾区多样性较低.以马尾松毛虫和松毒蛾为主,其它食叶害虫的比例都很小,偶灾区介于二者之间。非暴发期的多样性高可降低害虫的变动幅度。松毒蛾与松毛虫具有协同危害的特性,而其它几种马尾松食叶害虫对松毛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水平相互关系可能降低或增加松毛虫暴发的机会。增加食叶类群的多样性,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抑制松毛虫,还有利于增加天敌和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是松毛虫持续控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异亮氨酸对鳜mTOR信号通路及氮代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脑室注射异亮氨酸, 探究短期内异亮氨酸对鳜(Siniperca chuatsi)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及氮代谢影响。结果显示: 脑室注射异亮氨酸后, (1)促进鳜氨氮排泄; (2)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谷草转氨酶基因(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和腺苷酸脱氨酶基因(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 AMPD)氮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性上调(P<0.05); (3)鳜血糖含量在0.5h显著性降低(P<0.05); (4)激活了鳜肝脏mTOR信号通路, 促使下游分子核糖体蛋白S6磷酸化(P<0.05)。结果表明: 异亮氨酸能够激活鳜肝脏mTOR信号通路, 介导氨基酸代谢, 提高鳜氮代谢基因的转录水平, 促使氨氮排泄增多。  相似文献   
19.
害虫及其共生真菌是针叶树生长、繁衍的一个灾害性的问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很多针叶树种发展了高度发达的固有和诱导树脂防御系统来抵御侵害。树脂的抗害过程,也即树脂的分泌过程,树脂是由单萜、蓓半萜和二萜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文章介绍树脂的组成及其抗害功能,分析外界环境条件对树脂防御功能的影响,阐述诱导树脂生物合成的途径、路线及其一般规律和树脂萜的基因鉴定,讨论开发、利用树脂优良特性保护针叶树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同济医院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分型及荚膜基因分型,了解本地区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流行株。方法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分离流感嗜血杆菌100株。根据脲酶、吲哚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对流感嗜血杆菌进行传统的生物学分型,分为Ⅰ~Ⅷ八个生物型。回顾患者病史资料,分析生物学分型和流感嗜血杆菌所引起的疾病之间的关系。用流感嗜血杆菌荚膜编码基因(bexA)和a—f型特异性荚膜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对流感嗜血杆菌进行荚膜基因检测。通过生物学分型和荚膜基因分型结果的比对,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分离的100株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结果如下:Ⅲ型6株,Ⅳ型28株,Ⅴ型1株,Ⅵ型54株,Ⅶ型11株。未分离到Ⅰ型、Ⅱ型和Ⅷ型。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发现主要流行株Ⅵ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引起患者肺炎(包括支气管肺炎和新生儿肺炎)和支气管炎(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荚膜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未分离到b型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共分离到1株f型,其余99株均为无荚膜抗原的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和荚膜分型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该院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为生物型Ⅵ型。回顾患者病史,发现Ⅵ型主要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荚膜基因分型显示,本地区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和荚膜基因分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