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描述了采自海南岛临高县海域近岸的白氏银汉鱼Atherina bleekeri Günther鳃上寄生的银汉鱼虫2种.其中,一种以其独特的"V"字型的背联结片、交接器的结构和量度不同于属内的已知种.订名为海南银汉鱼虫,新种Atherinicus hain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广东滩涂经济鱼类寄生吸虫的和5篇研究报告。详细描述了独孤科Azygiidae Odhner,1911,前宫亚科Protermetrinae,前宫属Protermetra中发现的3新种,即鲒前宫吸虫P.sillagae sp.nov.,短尾前宫吸虫P.brachyura sp.nov.和瓣睾前宫吸虫P.lamellorchis sp.nov。并补充了独孤科的科,亚科,属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寄生于中国南海的芝麻斑鱼Epinephelus rhyncholepis(Bleeker)(Serranidae)上的香港拟大杯虫Megalocotyloides hongkongensis sp.nov.和寄生于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Bloch)(Sparidae)上的鲷裸盘虫Anoplodiscus spari(Yamaguti,1958)。前者为新种,隶属于分室科Capsalidae (Barid,1853)、轮足亚科Trochpodinae、拟大杯足属Megalocotyoides;后者为中国新纪录,隶属于裸盘虫科Anoplodiscidae(Tagliani,1912)、裸盘虫属Anoplodiscus。香港拟大杯虫Megalocotyloides hongkongensis sp.nov.具分室科、Trochopodinae亚科的形态特征。虫体背腹扁平,呈长椭圆形,体表光滑无棘。前端腹面有一对前吸器,成对吸盘状结构,通过一头冠在前背面联系,有头腺。眼点2对,位于咽前。后吸器盘状,无柄,分成5隔和周边5个小隔室,中央小室缺;后吸盘边上有肌肉缘,周围有精致的圆齿状边缘膜,边缘小钩14个;中央大钩3对,有肌肉纤维支持着,第1对钩大,远端尖,近端钝,分叉,有明显的肌腱通过大钩的分叉牵拉,第2对钩细长,远端有刺钩,第3对钩尖细,远端钩尖略弯曲,3对中央大钩成直线纵向排列,有肌腱牵引。口开于咽中央,咽肌肉质,发达,呈5瓣状。食道不明显或缺。两肠支前端达咽的水平处,末端终止于后吸器前,呈树枝状分布,末端不汇合。睾刃个并列,椭圆形,前端略尖,位于体中部。输出管在中部吻合形成输精管,呈盘曲长管状,阴茎囊椭圆形,靠近卵巢的右上角,阴茎细长,卷曲在阴茎囊内。阴茎复合体包含有肌肉质的阴茎、射精管、前列腺球和前列腺储藏囊。阴茎囊远端与子宫远端联合形成生殖腔,其生殖孔开口于体左侧的前吸器旁。卵巢圆球形,位于睾丸前,输卵管自卵巢发出后,向前略大成卵模,周围有发达的梅氏腺,子宫粗短,开口于生殖腔。卵黄腺呈滤泡状,自咽水平处随肠支,略呈对称状分布至后吸器前,贮卵黄囊位于卵巢前。阴道富肌肉质,管状,近端膨大形成受精囊,远端窄,开口于共同生殖腔下方。卵呈多面体形,虫卵的一端有一根卷曲的长极丝。鲷裸盘中Anoplodiscus spari(Yamaguti,1958)具裸盘虫科Anoplodiscidae、裸盘虫属Anoplodiscus的形态特征。虫体背腹扁平,体前端有一对假吸盘,开口于体外,后吸器盘状,无钩,不分室。具2对眼点,咽发达。食道不明显或缺。单支肠支不对称地呈树枝状分布,末端终止于后吸器前。睾丸单个,圆球形,位于体中部。具贮精囊,阴茎囊长,管状,具有几丁质支持器,卵巢卵圆形,位于睾丸前,具受精囊和阴道,卵黄腺发达,呈大滤泡状,自交接器水平处随肠支,略呈对称状分布至后吸器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鳙为期16个月的定期取样研究发现,1993年8月到1994年3月,台湾棘带吸虫的囊蚴主要分布在鳃耙上,1994年4月至11月,囊蚴则主要分布在鳃丝上;当鳙体长范围为30-90mm时,囊蚴主要分布在鳃耙上,当体长大于90mm时,囊蚴主要分布在鳃丝上,随着鳙的生长,鳃丝囊蚴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从0增加到100%,而鳃耙囊蚴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从100%下降到0;不同月份、不同体长组鳙其不同组鳃丝囊蚴分布规律相同,第2组鳃丝囊蚴分布较多,第3、第1、第4组鳃丝囊蚴分布依次减少:其不同组鳃耙囊蚴分布规律也相同,总是第1组鳃耙囊蚴分布较多,其余依次为第2、第3、第4组鳃耙;囊蚴在鳙鳃丝和鳃耙上的分布都呈聚集分布,且聚集的强度随囊蚴内种群密度的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鲻鱼寄生蠕虫种群和群落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018尾鲻鱼(Mugil cephalus L.)体内获得各类寄生蠕虫9种,共2133个虫体,其中复殖吸虫8种,棘头虫1种。寄生蠕虫总的感染率为24.4%,感染强度1-81,平均感染强度为8.8,平均密度为2.3。鲻长尾吸虫(Elonginus mugilus)和双睾原单脏吸虫(Prohaplanchnus diorchis)的感染率随着宿主体长增加而下降,而楔形单脏吸虫(Haplosplanchnus cuneatus)、长形单脏吸虫(H.elongatus)、浦里单脏吸虫(H.purii)、惠东拟囊腔吸虫(Saccocoelioides huidongensis)、粤东纵睾吸虫(Tandemorchis yuedongensis)、单睾椭宝贵虫(Elliptobursa singlorchis)和圆颚针鱼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tylosuri)的感染率与宿主体长相关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楔形单脏吸虫、长表单脏吸虫、惠东拟囊腔吸虫和浦里单脏吸虫的感染强度则随着宿主体长增加而增大,其余5种寄生蠕虫的感染强度与宿主体长相关性不显著(P>0.05),鲻鱼寄生蠕虫在不同月的感染率和种群数量差异,除10月与11月及8月与9月不明显外(P>0.05),其余月份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根据感染率和种群密度变化分析,优势种为惠东拟囊腔虫;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将鲻鱼体内寄生蠕虫组分群落分为3个亚群,宿主体长小于70mm的寄生蠕虫亚组分群落的平均种数、优势度、感染指数、多蠕虫组分群落分为3个亚群,宿主体长小于70mm的寄生蠕虫亚组分群落的平均种数、优势度、感染指数、多样性指标、平均密度和感染强度相对较低;体长于70mm的亚组分群落下值则随体长增加而上升,而平均种数减少。  相似文献   
16.
17.
18.
张彬  龚元  于翔  吕军仪 《四川动物》2012,31(3):397-401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重、年龄和环境应激对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重对卵茧大小和湿质量及幼蛭体长、体宽和湿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亲蛭性腺系数、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和平均孵化数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体重10~15g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年龄对亲蛭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平均孵化数和卵茧大小影响显著(P<0.05),其中2~3年龄亲本具有最高的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和平均孵化数,8月龄亲本所产卵茧个体明显大于其他年龄组(P<0.05),而卵茧湿质量及幼蛭体长、体宽和湿体质量在各年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环境应激对亲蛭的平均产茧数、孵化率和平均孵化数影响显著(P<0.01),其中1~2次操作应激下的平均产茧数和孵化数最高,无操作刺激下的孵化率略高于1~2次操作刺激(P>0.05),而卵茧大小和湿质量及幼蛭体长、体宽和湿体质量在各应激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获得了菲牛蛭繁殖的最佳体重和年龄,建议繁育生产中挑选10~15g和2~3年龄的个体作为亲本,期间进行1~2次操作刺激可提高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杂色鲍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的胚胎发育分为个阶段共32个发育期,其中,卵裂阶段有13个时期:受精期、第1极体放出期、第2极体放出期、2细胞分裂早期、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32细胞期、64细胞期、128细胞期、桑椹期和囊胚期。胚胎发育阶段有4个时期:原肠期、担轮幼体早期、担轮幼体晚期和担轮幼体孵化瞬期、胚后发育阶段有13个时期:担轮幼体期、面盘幼虫早期、面盘幼体中期、面盘幼体后期、匍匐幼体中期、铺匐幼体后期、围口壳幼体早期、围口壳幼体中期、围口壳幼体后期、上足分化幼体早期、上足分化幼体中期和上足分化幼体后期。幼鲍阶段有2个时期:第1呼吸孔出现早期,和1呼吸孔出现,须适宜水温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孵化期相应缩短,在水温18-34℃条件下,受精卵不同程度都能孵化,但孵化率和孵化时间则有很大差别。在水温18℃时,鲍卵从受精至开始孵化需经历11hr32min,孵化率占2.5‰,平均孵化期为26hr15min,孵化速率为0.0381,周限增长率为1.0010/hr;而在水温22℃条件下,经过7hr30min才开始孵化,平均孵化期为23hr5min,孵化速率为0.0415,周限增长率为1.0202/hr。鲍卵受精后,在水温为23.7-28.5℃、盐度为32.8‰-34.5‰(比重10223-1.0229)的条件下,只需经23-24d能发育为幼鲍(为第一个呼吸孔出现期)。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海水鱼类单殖吸虫研究及宽海盘虫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了采自海南岛后水湾的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 Lacépéde鳃上寄生的宽海盘虫2新种.张氏宽海盘虫Euryhaliotrema zhangjianyingi sp nov.以其边缘小钩明显长于两对中央大钩,支持器的套环状特殊结构,两对中央大钩和联结片而不同于属内的已知种;双边鱼宽海盘虫,Euryhaliotrema ambassisi sp.nov.以其交接器的量度,后吸器中央大钩内突基部较宽,外突较小,钩基部较直,钩尖短而不同于相似种和属内已知种.文中量度μm,模式标本保存在海南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