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81.
土拉弗朗西斯菌与巨噬细胞膜的早期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土拉弗朗西斯菌LVS在感染鼠巨噬细胞早期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用表达GFP的土拉弗朗西斯菌LVS感染鼠巨噬细胞1774A1。结合单抗的小窝蛋白-1或转铁蛋白受体-1分别用键合了Alexa594的羊抗鼠二抗显色。土拉弗朗西斯菌疫苗株LVS可以诱导宿主细胞膜伸出伪足,将细菌吸收进入巨噬细胞。分布在细胞膜上的小窝蛋白-1和转铁蛋白受体-1参与巨噬细胞对弗朗西斯菌的摄入。这些发现说明,弗朗西斯菌进入巨噬细胞需要细胞膜微结构域和小窝蛋白;在感染早期转铁蛋白受体-1参与了细菌的摄入,这可能与弗朗西斯菌获取铁以利在胞内生存有关。  相似文献   
482.
萨拉乌苏河流域化石智人的身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虹 《人类学学报》2004,23(3):196-199
采用股骨骨干下部横径等,根据中国汉族男女性长骨碎骨的身高推断回归方程推测有比较明确地层记载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化石智人的身高。据此计算复原股骨长。采用一系列身高推测公式,得出该标本可能的身高范围并比较。该化石的身材比北京直立人高。与晚更新世智人相比,该流域化石智人的身材比山顶洞化石人类矮,比柳江化石人类高。  相似文献   
483.
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面临食物资源竞争,而食物又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研究不同种类动物的食物构成可以反映其对栖息地条件的适应程度。本研究通过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Cervus elaphus)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冬、夏季食物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马鹿在夏季取食22科48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5科31种植物;在冬季,马鹿取食17科32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3科23种植物。Pianka重叠指数显示,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食物重叠度为85.4%,冬季重叠度为77.6%。使用Levins指数计算,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的营养生态位分别是13.71和5.34,冬季时分别是11.08和4.02。在同一季节,马鹿取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大于中华斑羚。本研究结果表明,马鹿与中华斑羚的食物选择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变化具有适应性,但马鹿对环境的适应性高于中华斑羚;鉴于马鹿的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多,建议在对物种与栖息地的保护中侧重于中华斑羚。  相似文献   
484.
POU同源域蛋白的结构及发育中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OU同源域蛋白含有两个保守的亚结构域以及它们之间有变化的连接区.两个亚结构域与DNA相互作用,在连接区可塑性和辅因子的帮助下,POU蛋白作为调控因子和转录因子,显示出错综复杂的DNA结合和识别能力.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POU蛋白参与胚胎发生的早期过程,在细胞谱系的分化和神经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85.
锡林河流域灰尘自然沉降量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1990年 5月~ 1994年 12月对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灰尘自然沉降量 (以下简称自然降尘量 )进行了监测及研究 ,结果表明 :锡林河流域自然降尘量在观测期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同时具有季节规律性。 1994年降尘总量为 35 .198t· km- 2· m onth- 1 ,分别比 1991、1992、1993年增加了 2 70 %、92 %、10 6 % ,每年第二季度的降尘总量约占全年降尘量的 30 %~ 39%。通过对该流域包括自然降尘量在内的 16种自然现象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 ,与水分过程有关的自然天气现象与自然降尘量在该流域的研究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86.
中国是凤仙花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存在着大量的特有和同域分布现象。为更好地理解同域分布近缘种的传粉综合征分化以及传粉昆虫资源分配问题,该文以中国特有种黄麻叶凤仙花(Impatiens corchorifolia)和金凤花(I.cyathiflor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完成传粉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种的开花物候、花形态结构、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和人工授粉实验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种凤仙花的花距不同,花距的长度与花蜜量呈正比,但与花蜜含糖量无关。花距类型决定了两种植物的传粉昆虫种类的分化。具短花距的黄麻叶凤仙花的花蜜含量为(4.57±1.43)μL,花蜜糖含量为(45.48±2.28)%,由蜜蜂和胡蜂为其传粉。拥有长花距的金凤花的花蜜含量为(10.15±3.28)μL,花蜜糖含量为(46.12±1.48)%,除蜜蜂和胡蜂传粉外,天蛾和熊蜂也为其传粉昆虫。(2)两种植物虽然共享3种传粉者,但表现为明显的错峰访花,传粉行为和花通道的差异决定了传粉者携带花粉的部位不一致。(3)繁育系统实验表明,两种植物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杂交障碍和异花授粉偏好性。因此,花...  相似文献   
487.
刺木蓼(Atraphaxis spinosa)、额河木蓼(A. jrtyschensis)和细枝木蓼(A. decipiens)是同域分布在我国新疆北部的3种木蓼属物种。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和注释,比较3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差异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木蓼属3个物种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大小为164 106–164 216 bp,与其它绿色植物类似,由1个大单拷贝区(LSC)、1个小单拷贝区(SSC)及介于二者之间的2个反向重复区(IRa/IRb)组成。在刺木蓼、额河木蓼和细枝木蓼中检测到48–49个串联重复序列及59–63个简单重复序列(SSR)。3个物种的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00 96,Ka/Ks平均值为0.030 3,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01 0。通过对3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编码区比非编码区更保守。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3个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对木蓼属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3个同域分布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木蓼属在蓼科中的系统位置。研究结果可为木蓼属的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8.
作为河流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滨河带,是河流水体系统与相邻陆地之间的界面或生态过渡区。湿地植物及其群落在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比锡林河流域滨河带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放牧干扰下湿地植物20种功能性状,在流域尺度上探究滨河带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和放牧强度的响应,研究表明:锡林河流域滨河带不同河段湿地植物各功能性状变异系数波动范围较大,其中叶片碳含量(LCC,LeafCarbon Concentration)变异系数最小为0.05,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光合速率(Pn, Photosynthetic Rate),其值为2.64;湿地植物的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之间通过互补与替代、在功能上的平衡实现对环境的适应;湿中生草本、中生草本、旱生草本植株高度在退化样地显著低于轻微退化样地;植物株高、叶片LCC/LNC(LeafCarbonConcentration/LeafNitrogen Concentration)、 LNC/LPC(LeafNitrogenConcentratio/LeafPhosphorusConcentration)在五种共有植物种芦苇(Phragmit...  相似文献   
489.
应用简并引物扩增黑木耳信息素受体基因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generate primers, br1-F and br1-R,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serv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STE3 pheromone receptor in Schizophyllum commune, were used to amplify genomic DNA of monkaryotic parental strains(H2, J3) and fifty-nine monokaryons of their F1 progenies in Auricularia auricula. A fragment of the PCR product 811bp in length were amplified from the parental strain H2, nine monokaryons of the H2 mating –type and fifteen ones of the J3 mating –type of F1 progenies. After cloning , sequencing the fragm…  相似文献   
4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