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研究Rab2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0例皮肤SCC、1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中Rab23的表达。结果:Rab23在皮肤SCC和正常皮肤中阳性率分别为90%和1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b23在皮肤SCC中高表达可能在皮肤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情况,以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作为对照。结果: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82.7%,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13.3%、20%)和正常卵巢组织(0%、0%),maspi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高、组织学分级高、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与FIGO分期高、淋巴结转移和腹水形成有关;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蛋白与VEGF-C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maspin和VEGF-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上调,在卵巢上皮性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蛋白在的表达与PET-CT检测的SUVmax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一病例首先行PET-CT检查,然后行CT导引下活检穿刺,同一病灶取2个穿刺部位,分别为肿瘤组织内SUVmax值2.5-5区域及SUVmax>5区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内部不同部位EGFR表达。结果: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CLC肿块SUVmax值与组织EGF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SUV值与组织EGFR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4.
目的: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 78,GRP78)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研究GRP78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其病理切片中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组织均存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GRP78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分析GRP78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GRP78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5.6%、47.8%,GRP78在正常食管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食管鳞癌组织3组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RP78表达阴性者,年龄较阳性者大;GRP78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结论:GRP78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5.
体外培养山羊及绵羊的松果体细胞,观察其增殖情况和功能状态的变化.结果显示:山羊、绵羊的松果体细胞体外形态及生长情况相似.细胞多呈圆形或多角形,细胞体积有增大趋势.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状态,发现细胞有明显的增殖现象,大约于11d达到高峰.用免疫组织化学对培养细胞进行染色,发现5-HT阳性细胞数量随细胞的增殖而增加.表明山羊和绵羊松果体细胞在体外均增殖旺盛,并能保持体内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46.
VEGF、VEGFR2在青春期大鼠睾丸、附睾及附睾精子上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在青春期大鼠睾丸及附睾表达的研究,探讨其在雄性生殖器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VEGFR2在SD大鼠睾丸和附睾的表达定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它们在大鼠附睾精子上的表达定位。结果VEGF及VEGFR2在青春期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睾丸中,VEGF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胞质、精子细胞发育中的顶体、Sertoli细胞胞质及精子残余体内,Leydig细胞胞质也有阳性表达;VEGFR2主要表达于精子细胞发育中的顶体和间质细胞胞质。在附睾中,VEGF表达于附睾管上皮所有主细胞胞质内;而VEGFR2表达于附睾管头段和尾段上皮主细胞胞质内,体段免疫染色阴性。免疫荧光显示,VEGF与VEGFR2都与精子头部顶体、尾部颈段、中段和主段相结合,末段未见阳性荧光。结论VEGF及VEGFR2在大鼠的睾丸和附睾中均有表达,其表达定位具有细胞特异性和区域特异性,提示其可能在大鼠睾丸精子发生和附睾精子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EphA2和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phA2和E-cadherin在9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种蛋白间的相关性。并分析90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判断EphA2和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EphA2与E-cadherin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35.6%,两者表达均与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中EphA2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91,P0.05)。K-M法单因素分析显示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E-phA2和E-cadherin在乳腺癌中分别高表达和低表达,且均与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3(Flt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VEGF-C、Fit4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VEGF-C、Flt4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01~0.05)。VEGF-C、Flt4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C、Flt4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结核菌L型检出率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VEGF-C、Flt4的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提示这2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VEGF-C、Flt4的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Ki-6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COX-2、Ki-67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肿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前列腺癌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P〈0.001~0.05)。COX-2、Ki-67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和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明显差异(P〈0.01~0.05)。淋巴结转移组中COX-2、Ki-67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结核菌L型检出率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COX-2、Ki-67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提示2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变异或过表达,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  相似文献   
50.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原代的体外培养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与改进纯度较高的适于实验研究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人正常妊娠6~8周胎盘组织,以35%、45%2个Percoll密度梯度进行分离纯化,并用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其生物学特性、细胞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质成分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经该法分离纯化的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者(滋养层细胞)占90%以上,透射电镜观察示所获细胞有典型滋养层细胞结构。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可获得合乎实验要求的人滋养层细胞,可供后续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