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2篇
  免费   1432篇
  国内免费   4501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445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700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适量BrdU处理中华大蟾蜍外周血淋巴细胞,能以较高频率得到形态多样的染色质(体)结构。本文以两栖类和人类细胞为材料,采用Feulgen染色、Ag-NOR染色、DAPI荧光染色及放射自显影等方法,证实了其染色质性质,初步讨论了其产生原因,并将其命名为:“G,期后期染色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形态学角度初步分析了从G_2期后期到M期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的动态过程,提出不同染色体形成其高级结构是非同步的,有可能存在染色体包裹顺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52.
从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两个黄酮甙,经UV、~1H NMR、~(13)C NMR、EI-MS、FAB-MS等仪器分析,鉴定为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1)和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2→1)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2)。正丁醇提取物以酸水解亦分离到山奈酚(4)。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还分离到蔗糖,得率达2.3%。  相似文献   
53.
顾增发  王志均 《生理学报》1986,38(6):635-642
以0.25%牛磺胆酸钠-0.25%胰蛋白酶溶液注入大鼠胰导管制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观察剂量为 3μg/kg的牛胰多肽(BPP)对胰腺炎大鼠胰组织磷脂酶 A(PA)活性、钙含量、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抑制力(STIC)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伴注BPP的胰腺炎组,PA 活性、钙含量、胰蛋白酶活性及STIC 分别降为胰腺炎组的51%(P<0.001),75%(P<0.001)、20%(P<0.001)以及24%(P<0.001);2.在伴注碳酰胆碱的胰腺炎组,上述四项指标的水平升高。但在伴注碳酰胆碱及BPP 两者的胰腺炎组却分别降至伴注碳酰胆碱的胰腺炎组的39%(P<0.005)、51%(P<0.001)、40%(P<0.001)以及 59%(P<0.001);3.在伴注Ca~(2 )的胰腺炎组,上述四项指标剧升,注射 BPP对其无影响。结果提示,BPP 能降低大鼠胰组织内磷脂酶A 和胰蛋白酶活性及胰内钙沉积量。机制可能与 BPP打断胰酶活化链有关,是否还影响腺泡细胞膜上M受体的功能,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54.
我们用双抗体免疫沉淀法,从牛垂体多聚核糖体中分离出牛生长激素特异多聚核糖体,由此多聚核糖体纯化的牛生长激素Poly(A)~+RNA,可以在麦胚体外翻译系统中和兔网织红细胞体外翻译系统中促进~(14)C-亮氨酸的参入。合成的含~(14)-亮氨酸的翻译产物中有91%可以被牛生长激素抗体沉淀。用SDS-11%PAGE对翻译产物进行鉴定表明,翻译产物在25KD处呈一条放射自显影带,与报导的牛生长激素前体分子量相吻合。  相似文献   
55.
从臭味假单胞菌中提纯97倍的AcAcCoA硫解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是均一的一带。该酶分子量为170,000,每分子含有4个亚基,亚基分子量为42,000。该酶的等电点为pI6.7。它的N-末端为丙氨酸,N-末端是单一的。该酶催化反应的Km值为10.2μ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16.7μmol/min·mg。 臭味假单胞菌细胞粗提液透析后,经DEAE-纤维素(DE-52)柱色谱,从洗脱液中可同时得到四个酶的活力峰:乙酰乙酸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AcAcCoA硫解酶,β-酮已二酸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和β-酮己二酸单酰辅酶A硫解酶。一般认为在细菌的芳径代谢中存在β-酮己二酸代谢途径,上述四个酶的活力峰同时存在说明除β-酮已二酸代谢途径外,还同时存在乙酰乙酸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56.
我们用改进了的寡聚核苷酸诱导突变法,将两个单一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引入人胰岛素前体B链与C链连接处附近,及C链与A铁连接处附近。用含U模板法将B链第30个残基密码子ACC改成ACG,从而引入MluⅠ位点。用修改了的缺口双链DNA突变法,将A链第4个残基密码于GAG改成CTG,引入了一个PstⅠ位点。突变效率的为17%-36%。这个突变体在人胰岛素前体结构及蛋白质折叠的研究中,将有利于更换不同的C-肽。  相似文献   
57.
^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突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60)Co-γ射线诱导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T小偃4号A、T郑引1号A均获得了农艺性状优良、恢复力强的恢复系。育性恢复突变是涉及一个或少数几个位点核基因的显性突变。利用性状优良的T型不育系诱导育性恢复突变是选育恢复系和发掘恢复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了人胃低分化粘液性腺癌细胞MGC 80-3不同周期时相中ConA受体的分布与侧向运动。MGc 80-3细胞经同步化培养,用F-ConA标记。被标记细胞中G_1、S和G_2期呈不连续的分布,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M期呈较均匀的强荧光分布(与其它时相细胞比较)。荧光漂白恢复方法测定ConA受体复合物侧向运动表明:各个周期时相之间不仅运动方式不同,而且运动速率也有显著差异。M期与G_1期主要表现出扩散型运动;而S期与G_2期表现为流动型运动。G_1期的扩散系数大干M期的;S期的流动速率大于G_2期的。但可动分子百分比以G_2期最高。这些结果表明了ConA受体的动力学性质。它受到细胞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59.
60.
在苹果贮藏前期温度和CO_2浓度由高到低同步变动形成双维变动气调(TDCA)。 前期高温期间,果实予以高浓度CO_2处理,可抑制高温促使早熟的不利效应,其保鲜效果优于冷库,接近传统气调贮藏,表现在果肉硬度下降平缓;原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的速度减慢;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显著受抑。低浓度CO_2抑制高温效应的作用大为减弱。低温下,不同浓度CO_2作用差异不大,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