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叶扶芳藤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下3年生小叶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var.radicans Sieb.)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光能利用效率(LUE)等生理参数,阐明其光合生理参数对土壤水分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探讨小叶扶芳藤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结果表明小叶扶芳藤的Pn、Tr、WUE及LUE对土壤水分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1)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模拟光响应过程较好,在土壤相对含水量(RWC)为72.2%和32.3%时,曲角(K)值较小;在其它水分条件下,K值接近于1.随着土壤水分(RWC为22.4%~72.2%)的递增,光补偿点降低,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效率均呈现升高趋势,在RWC为72.2%时,光补偿点最低(22.6 μmol·m-2·s-1),光饱和点最高(1 400μmol·m-2·s-1).(2)维持小叶扶芳藤正常生长(同时具有较高Pn、LUE及WUE)的土壤水分范围,在RWC为44.2%~72.2%之间,最佳土壤水分在RWC为72.2%左右,正常生长所允许的最低土壤水分在RWC为32.3%左右.(3)小叶扶芳藤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600~1 600 μmol·m-2·s-1范围内,Pn和WUE都具有较高水平,饱和光强大约在800~1 400 μmol·m-2·s-1之间,LUE在100~300 μmol·m-2·s-1光强范围内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12.
以毛泡桐、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叶片为外植体,在其体外器官直接再生的最适MS和1/2MS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泡桐叶片体外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24 h的光周期可促进泡桐叶片芽的诱导,但不同种泡桐叶片芽诱导率达到最大所需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对幼芽根诱导来说,不同光周期对3种泡桐幼芽生根的作用存在差异.当幼芽诱导根时间为7 d时,光照时间长于或短于16 h的光周期都会抑制毛泡桐和兰考泡桐幼芽根的诱导,并且这些不适宜的光周期对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幼芽生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兰考泡桐.  相似文献   
113.
采用正交设计L9(34)方法,考察乙醇浓度(A)、超声时间(B)、超声功率(C)、料液比(D)对乌索酸提取率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对比,确定了毛泡桐中乌索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所考察的因素对毛泡桐中乌索酸提取的影响按各因素作用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乌索酸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A3B3C2D1,即毛泡桐叶粉末用6倍量体积分数95%乙醇超声提取2 h,超声功率为200 w。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提取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操作简便,方法可行,可用于毛泡桐中乌索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兰史考辨--春秋至宋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5.
从高山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var.alpina Li)的枝叶中分离得到了台湾三尖杉碱(wilsonine)。通过X-衍射方法,确定了其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16.
白花泡桐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RNA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Hemsl.)成年型和幼年型茎切段体外培养时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IAA、CTK和ABA含量测定表明:幼年型材料中内源IAA和CTK的含量在诱导的第2天同时达到高峰,而成年型材料中IAA和CTK含量的高峰则在第4天出现.两种类型切段根原基出现的时间都与其内源IAA和CTK的高峰一致.幼年型材料的内源ABA含量在第4天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成年型材料中内源ABA则逐步下降.成年型和幼年型材料中RNA的变化相同,在诱导的第2天稍有下降,随后显著增加.结果显示,不定根的发生与其内源激素和RNA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7.
Abstract: High frequency of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aulownia elongata was obtained o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medium and Woody Plant Medium (WPM), with appropriate supplements of growth regulators. Leaves, leaves with petioles, internodes and nodes excised from 3-month-old non-aseptically grown P. elongata were used as explants. The highest shoot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93.7 %) was obtained from the nodes of P. elongata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0.1 mg/ml 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and 1 mg/ml 6-benzylaminopurine (BAP). The highest root formation efficiency (100 %) from the regenerated shoots was obtained on WPM supplemented with 1 mg/ml indolebutyric acid (IBA). Rooted plantlets were transplanted to soil with a survival efficiency of almost 100 %. The regeneration system reported here could be useful for rapid multiplication of elite genotypes of P. elongata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118.
为探究有利于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发育的最适光照条件,该研究以1.5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2年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和遮荫率40%、60%、80%)处理,分析其形态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等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遮荫程度的增强,江南油杉幼苗的地径生长量、叶片厚度逐渐减小,株高生长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逐渐增大,叶片干质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遮荫造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初始荧光(Fo)、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3)遮荫处理下幼苗的叶、茎、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表现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减小的变化趋势,幼苗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均减小,而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以及光合组织与非光合组织生物量比均增大。研究发现,全光照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遮荫显著影响江南油杉苗期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适度遮荫能提高幼苗叶片的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幼苗光合能力,促进生长;江南油杉幼苗在遮荫率为60%的环境下受光胁迫较小,其生长、叶片表观特征、光合能力以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等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19.
云南宁蒗县小凉山的三尖杉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滇西北宁蒗县的三尖杉天然森林群落的特征和树种。这种森林分布于海拔2300—2500米的喀斯特河谷。具有两个乔木层,其中乔木亚层是优势层,由三尖杉组成。林内共有58科84属95种维管束植物。主要是喜钙的和湿润生的生态类型。森林生态的和植物群落的特征反映出森林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同时,该林具有较好的自然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0.
华东唐松草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安徽省产的毛茛科植物华东唐松草(Thaliczrum fortunei S.Moore)的全草中分离得三个结晶,经光谱和衍生物制备等方法,确定化合物1和2为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化合物1为7-5′,11-12′型的新生物碱,命名为华东唐松草碱(thalifortine,1),化合物2为已知生物碱aromoline(2),化合物3为 N-phenyl-2-naphthy]amine(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