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建立心痛宁滴丸中香附的薄层色谱鉴别和阿魏酸的分析方法。方法用TLC法鉴别香附中的α-香附酮;用HPLC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Hypersil ODS-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323 n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30∶70∶0.7),流速:l ml/min,柱温:室温。结果薄层法鉴别香附中的香附酮结果满意;HPLC法测阿魏酸,线性范围0.005-0.5μg(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8.0%(n=6)。结论上述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心痛宁滴丸的香附定性和阿魏酸定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脑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以及逍遥散、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三种中药复方对其影响.方法:制作大鼠束缚应激模型,用特制束缚架连续束缚7 d与21 d,每天3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中枢(海马CA1区、齿状回、大脑皮质)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结果:慢性束缚应激后,大鼠海马CA1区、大脑皮层和齿状回G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总面积和阳性细胞数目在慢性应激的早期(7d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增强(P<0.01).在慢性应激的后期(21 d模型组),则表现为相关脑区G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总面积和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减弱(P<0.01).中药复方各组相关脑区神经元G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总面积和阳性细胞数目较21 d模型组明显增高,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增强,三给药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说明三给药组均能使GR含量保持于较高的状态,同时能保持GR免疫活性,其中又以逍遥散作用为明显.结论:逍遥散、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明显逆转糖皮质激素受体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3.
应用中药扶正固本丸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结果表明扶正固本丸治疗组病人菌群失调的恢复明显优于化疗对照组,因而说明扶正固本丸具有改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增强定植抗力,促进病变吸收和治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实施PCI治疗后给予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PCI术,术后对照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比较PCI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结果:PCI术后,患者测定指标SDNN、SDNN Index及SDANN相对于术前均有升高(P0.05);频域分析指标HF及LF相对于术前均升高,LF/HF比值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F、SV及CI均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LVEF、SV及CI较高,LVEDD较低(P0.05)。结论:PCI术能够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而复方丹参滴丸对于PCI术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5.
Yale School of Medicine produced the first proof-of-concept study on the viability of a "morning-after" pill for human use. This study was a result of a fruitful collaboration between a pair of Yale scientists, Drs. John M. Morris and Gertrude van Wagenen, who sought a non-abortion, post-coital contraceptive. They tested a variety of hormones, hormone-based synthetic drugs, and other compounds in monkeys in an effort to uncover a compound that was non-toxic but highly effective. Unfortunately, although they were unable to identify such a drug, their initial studies inspired other scientists to further pursue the concept of a "morning-after" pill,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approved emergency contraceptives.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右归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大鼠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右归丸对KOA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按照体重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n=10)。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0、10、5 g/kg灌服相应的药物,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按0.17 g/kg灌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8周。末次给药后摘取膝关节,通过膝关节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法对各组大鼠软骨组织DKK1、WISP1、Wnt1、β-catenin和LRP5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DKK1、WISP1、Wnt1、LRP5和β-catenin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受损严重,Mankin评分明显升高(P<0.05);DKK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WISP1、Wnt1、β-catenin、LRP5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高剂量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关节软骨病变明显减轻;Mankin评分明显减轻(P<0.05);大鼠软骨组织中DKK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WISP1、Wnt1、β-catenin、LRP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右归丸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中WISP1、Wnt1、β-catenin、LRP5的表达,促进DKK1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对KOA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摘要 目的:探讨明目羊肝丸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103例206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明目羊肝丸治疗),分别为51例102眼和52例104眼,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症状评分、泪液炎症因子、生存质量、Schirmer I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眼干涩、视疲劳、异物感、灼热感症状评分、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BUT、SI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泪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心理健康、眼痛、社会活动、一般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明目羊肝丸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可改善患者症状和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考察乌梅丸水提液中多糖含量,建立HPLC法分析乌梅丸多糖分子量及单糖组成方法,观察其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所致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防作用,为乌梅丸临床用药及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乌梅丸多糖含量;凝胶色谱法-龙智达分子量工作站测定多糖分子量;PMP柱前衍生化法HPLC分析单糖组成;DSS(3%)法建立UC小鼠模型。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乌梅丸多糖2.5%,5%,10%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前7天,在乌梅丸多糖治疗各组的小鼠饮水中添加乌梅丸多糖,一直给药维持至实验结束(第14天)。结果:葡萄糖在0~0.08 mg·m 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右旋葡聚糖酐标准品分子量在2500~2000000 Da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乌梅丸水提液中多糖含量为40.3%,纯化的乌梅丸多糖糖含量为91.6%;分子量范围在171343~525009 Da之间,分布系数D=1.18;其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其相对含量比为1.8:1.0:19.3:32.8:4.2;乌梅丸多糖能降低结肠组织损伤程度。结论:多糖可能是乌梅丸汤剂中有效的活性成分,对小鼠UC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乌梅丸多糖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MZ)联合麝香保心丸(HM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采用40只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2)心肌梗死组;(3)心肌梗死+TMZ组(TMZ 20 mg/Kg灌胃,3次/天);(4)心肌梗死+TMZ+HMP组(HMP 14 mg/Kg灌胃,3次/天)。2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心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同时,对心脏标本行形态学分析。结果:TMZ+HMP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均优于于TMZ组(均为P0.05)。心肌组织HE及PSR染色显示TMZ+HMP组心肌细胞坏死及纤维化程度较其余组低。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较单用曲美他嗪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S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基础治疗)和研究组(n=45,增加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脂、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治疗AC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心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