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珞巴族与门巴族的体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西藏米林县调查了珞巴族人的67项体质指标, 在错那县调查了门巴族人的67项体质指标, 计算了体质指数, 对珞巴族、门巴族与我国其他人群体质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1)珞巴族男女均为高头型、中面型、中头型(头宽高指数)、中腿型、中胸型、中骨盆型。(2)门巴族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面型、中鼻型、宽肩型、中胸型、中骨盆型。(3)珞巴族男性、女性均为中等型身高。门巴族男性、女性均为亚中等身高。(4)珞巴族与门巴族蒙古褶率低,上眼睑皱褶率低, 鼻翼高度以中等型率最高, 上唇皮肤部高度以中等型率最高, 发色均为黑色, 眼色褐色率最高, 肤色以黄色率最高。珞巴族耳垂以三角形率最高, 门巴族以圆型率最高。珞巴族、门巴族鼻根高度男性均以中等型率最高, 女性均以低型率最高。(5)珞巴族与门巴族体质特征很接近。他们的头面部特征与甘肃藏族、四川藏族较为接近。珞巴族、门巴族虽生活在我国南方, 体部主要测量指标值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接近。  相似文献   
32.
采用多种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对海芒果叶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为熊果醇(1),(23Z)-9,19-cycloart-25-ene-3β,24-diol(2),大戟醇(3),乌苏酸(4),2α-羟基乌苏酸(5),乙酰乌苏酸(6),α-香树脂醇(7)。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临来因素。方法:分析292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43,49%(127/292)。DN患者的病程、SBP、TC、TG、FBG、HbAIC、LDL—C、BUN和Cr均显著高于NDN患者(P〈0.05);但DBP、HDL.C、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是DN的危险因素(OR值〉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id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等参数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裕固族皮纹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甘肃裕固族青少年儿童346人的皮纹学特征,报道了斗、箕、弓各型指纹的频率,指纹指数,总指嵴数,a-b嵴数,通关手出现率,掌纹真实花样等8项皮纹学参数和主线止区的分布比例。并作了性别、手别、族别及人种间的比较。结果表明,裕固族既具有蒙古人种的皮纹特征,也有一些白种人的皮纹特点,这可能暗示着裕固族有白种人的血统。  相似文献   
35.
云南西双版纳片断热带雨林鼠形啮齿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以3个不同面积和环境状况的片断热带雨林即西双版纳傣族“龙山林”和1个自然保护区对照样地为工作样区,对热带雨林片断化后,鼠形啮齿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4个样地铗捕获得的鼠琪啮齿类种数分别为3,4,4和5种,(2)城子龙山和保护区对照样地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058和1.944)而曼养广龙山和曼俄龙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仅为1.165和1.350;(3)  相似文献   
36.
甘肃保安族体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对保安族208人(男105人,女103人)的52项体质特征进行了人体测量学研究。对保安族及其周围民族体质特征的差异进行了主成份分析,找出了民族间差异的主要表现。使用主成份得分(作为变量)进行聚类的方法,对保安族和周围民族体质特征的相像相异作了分析研究,保安族和东乡族,甘肃汉族和回族较为相像,和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和陕西汉族较为相异。  相似文献   
37.
内蒙地区蒙古,汉,回,朝鲜族肤纹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内蒙地区3237例蒙、汉、回、朝鲜族人手肤纹特征,选用22项肤纹参数进行民族间和同一民族不同性别间比较,并与我国其他8个民族的部分肤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地区这4个民族同属我国北方群,其肤纹既有各民族自身的特点,又具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8.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组成及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有关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的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作者2004~2005年对凉山州湿地鸟类的调查成果,统计出凉山州湿地鸟类8目13科73种,其中国家I、II级保护鸟类7种,物种组成以非繁殖鸟为主。调查中首次记录了紫水鸡在四川的越冬种群。1992年和2005年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冬季调查结果对比表明,泸沽湖鸟类种数和数量锐减;而邛海的湿地鸟类组成有明显变动,物种稳定性差,说明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现状不容乐观,急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39.
瓣状甲是存在于我国北方许多汉族人群中的一种性状,其表现为小趾趾甲分瓣。我们通过对陕西省周至县某自然村的入户调查发现,瓣状甲的频率为79.17%,其中男性为81.48%,女性为76.67%,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1.09,P=0.295)。瓣状甲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生,男性和女性的单、双侧瓣状甲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94,P=0.23)。13个年龄组间瓣状甲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2个完整的三代家系和51个核心家系的系谱分析,发现瓣状甲的遗传特点与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性状一致。因此,我们认为,瓣状甲是一种单基因显性性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既可单侧发生,亦可双侧发生,其分布无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40.
采用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提取壮药山风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考察黄酮的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得到山风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0 g·mL-1、提取时间20 min,提取率为24.72 mg·g-1,为进一步开发壮药山风的药用及功能性食品利用价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