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摘要 目的:回顾性研究成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93例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收治的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n=369)、B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n=394)、C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n=430)。对三组患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并对三组患者的年龄、职业、致伤原因、骨折分型进行归纳统计,分析探讨成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14年~2019年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总体流行病学特征: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主要在40~59岁,以从事体力劳动患者居多,骨折致伤原因中主要以交通事故和室内活动跌倒损伤为主,骨折Schatzker分型中以II型、IV型为主。三组年龄对比有差异性,年龄有逐年升高的趋势(P<0.05)。三组性别比例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在逐年缩小(P<0.05)。三组患者在职业类型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以体力劳动者居多。在致伤原因中,A组患者以交通事故致伤为主,C组患者以室内活动跌倒损伤为主,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骨折分型中,A组以IV型为主,C组以II型为主(P<0.05)。结论:2014年至2019年成人胫骨平台骨折中男性较多,年龄以40~59岁为主,体力劳动者为高发职业,交通事故和室内活动跌倒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原因,好发骨折分型为Schatzker II型、IV型。变化趋势表现为骨折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有老龄化趋势,致伤原因和骨折分型也在逐渐变化。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和总结使用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及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3年时间内,使用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计112例。统计和比较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2例患者共涉及138个椎体。其中一期穿刺失败率(骨水泥分布不佳)为47个,占34.0%。骨水泥注入3 mL以下者为19个,占13.8%。骨水泥渗漏为36个,占26.1%。所有患者在术后3天及3月复查, VAS评分和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在具体过程中仍有相关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A组47例(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和B组43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情况、围术期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B组的优良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均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其中闭合复位在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减少术中失血量方面更具备优势。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探讨目标剂量螺内酯(20 mg/d)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症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目标剂量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RAAS指标 [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心率变异性[24 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s-CRP、TNF-α、IL-6、LVESD、LVEDD、PRA、AngⅡ、AL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SDNN、SDANN、rMSS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目标剂量螺内酯治疗老年CHF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变异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其可能是通过拮抗RAAS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MA方案)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129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DA组(n=64,DA方案治疗)和MA组(n=65,MA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MA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D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均降低,且MA组低于DA组(P<0.05)。MA组完全缓解患者中累计复发率低于D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DA诱导方案相比,MA诱导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复发,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到2020年3月选择在本院进行择期TKA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给予复合股神经阻滞,检测两组术后空腹血糖值,并记录两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 d、3 d与7 d静息状态下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与7 d的空腹血糖值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与7 d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糖尿病患者TKA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疼痛,减低术后血糖水平,并且促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有益预后。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98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切开复位)和B组(n=48,闭合复位),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为78.00%(39/50),高于B组的58.33%(28/48)(P<0.05)。两组术后负重下地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二次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A组Ⅰ型、Ⅱ型的例数均多于B组,Ⅲ型例数少于B组(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相比,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虽损伤较大,但其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发生率。  相似文献   
68.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血糖、血脂、下肢血管病变(LV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LVD,分成LVD组(n=38)和无LVD组(n=7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水平、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患者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水平与血糖、血脂指标相关性。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患者LV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LVD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无LVD组(P<0.05)。LVD组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及TC、TG、LDL-C、FPG、2hPG、HbA1c高于无LVD组,血清ANGPTL4、Vaspin水平及HDL-C低于无LVD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NGPTL4、Vaspin与TC、TG、LDL-C、FPG、2hPG、HbA1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血清Betatrophin与TC、TG、LDL-C、FPG、2hPG、HbA1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以及舒张压、TC、TG、HDL-C、LDL-C、FPG、2hPG、HbA1c是患者LVD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LVD患者的血清ANGPTL4、Vaspin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且三者与血糖、血脂指标均存在相关性,并且是患者发生LVD的影响因素,临床可考虑通过检测血清ANGPTL4、Betatrophin、Vaspin水平,辅助评估LV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9.
摘要 目的:观察椎间融合复位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度腰椎滑脱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可将患者分为A组(n=44)和B组(n=48),A组给予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复位治疗,B组给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复位治疗,对比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腿痛评分、临床指标、滑脱距离、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椎间孔高度、并发症及螺钉松动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VAS、ODI、JOA评分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椎间融合率高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滑脱距离、滑脱率均下降,且B组小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度腰椎滑脱患者椎间融合复位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虽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椎间高度及腰椎滑脱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8年3月到2021年2月选择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住院诊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使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CT严重程度指数(CTSI)、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到2021年7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18.47±2.82个月,死亡18例(死亡组),占比23.1 %。死亡组的性别、年龄、生活行为、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疾病等与非死亡组对比无差异(P>0.05),但血清Apelin-13表达水平具有差异,且死亡组较非死亡组低(P<0.05)。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高于非死亡组(P<0.05)。在78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OR=3.770)、APACHEⅡ评分(OR=3.624)、SOFA评分(OR=2.422)、CTSI评分(OR=1.842)都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呈现低表达状况,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等疾病严重程度指标存在相关性,也是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