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58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颞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和联合组(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颞三针),各35例。评价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29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和SS-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更大,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联合组大脑中动脉Vs、Vd、Vm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醒脑开窍针联合颞三针,可有效提高ACI的临床疗效,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2.
摘要 目的:探讨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和联合组(n=3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EA、CYFRA21-1、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993.
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陆仅存的海龟繁殖栖息地,监测其水体质量及微生物群落对于保护区日常管理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形分布特点,设置14个采样点对该保护区水域水质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细菌、真菌、微型真核生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龟湾水质定性评价为优,营养状态为贫营养。海龟湾海域微生物种类丰富,细菌分布于14门66科96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2.2%)为优势类群,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6.6%);真菌分布于3门16科22属,优势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98.5%);微型真核生物群落主要由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59.9%)和顶复亚门(Apicomplexa)(16.5%)组成。比较两对微型真核生物引物扩增效果,发现物种组成差异显著,需同时使用才能客观反应海龟湾水域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本研究为保护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陈东军  钟林生  马国飞  杨浩 《生态学报》2022,42(19):7796-7806
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及重要内容。自然保护地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为自然教育实践提供活动场地及教育资源基础。在界定分析自然教育相关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提出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分类方案,包括自然事物、场地设施、自然文化3项主类,9个亚类、48种基本类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包括教育价值、资源质量、开发条件3层要素、10项指标的自然教育资源评价体系;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进行自然教育资源分类及评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自然教育资源分类方案及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普适性与可操作性,可在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资源的调查、分类与评价中推广,为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5.
996.
The energy availability from the feedstuffs and the energy requirement of animal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metabolizable energy. The metabolizable energy of the feed (feedstuff, ration) is interpreted as potential energy.

For comparative analyses within and between animal species with regard to the energetic feed value of single feedstuffs the parameter “relative fat retention effect” is introduced.

The metabolizable energy of a ration is estimated in consideration of live weight and protein production (protein in body gain and egg). The energy requirement is calculated factorial ‐ as a rule by the partial utilization of metabolizable energy for partial performances (kf, k p, k o) in connection with the level and kind of partial performance; k m is not used in the system.

The proposed system of energetic feed evaluation is available as “computer variant” as well as “manual variant”. The computer programme is fitted first of all to application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complete documentation of the proposal for energetic feed evaluation for fowls including a diskette for using of the computer programme for scientific application can be claimed in limited extend from the author.)  相似文献   
997.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363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998.
为进一步了解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的分布特点以及植物中亚麻酸含量等级,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湘西地区大力发展的亚麻酸资源植物,该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及测定种子油脂相关指标,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从植物生长特性、油脂特性、开发利用潜能三方面选出10项评价指标,对湘西地区亚麻酸资源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筛选。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共有亚麻酸资源植物64科128属171种,其中芸香科、大戟科、豆科、唇形科等8科是亚麻酸植物数量优势科,花椒属、南蛇藤属、猕猴桃属3属是亚麻酸植物数量优势属;生活型中,木本植物有122种,草本植物有49种,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中等及高含量(含油量及亚麻酸含量≥20%)亚麻酸植物有90种,占亚麻酸植物总数的52.63%,这一类群亚麻酸含量丰富,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分布格局上,亚麻酸资源植物主要分布在湘西州中北部、海拔300~1 100 m的中低山地与丘陵地区,其中海拔700~800 m范围内最为丰富,高产富油种主要集中分布在湘西州中部地区。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筛选出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香薷、藿香、刺壳花椒、杜仲、青葙、紫苏、路边青、回回苏、独行菜这11种植物为湘西地区Ⅰ级开发利用植物。  相似文献   
999.
唐祎欣  张伟  吴汉卿  胡培雷  肖丹  王克林 《生态学报》2023,43(20):8430-8441
土壤质量提升是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的关键。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喀斯特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基于黔桂喀斯特地区气候梯度样带84个样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综合分析,分别以耕地和次生林作为退化和顶级恢复对照,探讨了自然恢复(灌木林)和人工恢复(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提升效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丰度以及有机碳、全氮、速效氮等养分含量,也对土壤质地有一定改善;(2)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均提高了土壤质量,两种恢复方式之间土壤质量指数无显著差异,但与次生林依然存在差距。灌木林和人工林的土壤质量仅约为次生林土壤质量的62%-66%;(3)耕地土壤质量随年均温和年平均降雨量的增加而下降,次生林的土壤质量随年平均降雨量的增加而上升,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提升率与年均温和年平均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阐明了在一定范围的气候变化下进行植被恢复可以显著提升喀斯特地区土壤的气候韧性,揭示了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提高了土壤碳氮养分含量及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这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喀斯特退化土地生态恢复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该研究以目前主栽的平榛、毛榛及2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国内榛树品种(系)的选优、开发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果壳质量、坚果体积和坚果质量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31.49%、30.44%、27.50%,横纵径比、果形指数、伸长率、圆球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2)平欧杂种榛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及坚果质量、果仁质量、出仁率等指标显著优于毛榛和平榛,其中杂种榛的平均果仁质量(0.70~1.46 g)和出仁率(31.48%~56.12%)显著高于平榛(0.51 g、35.13%)和毛榛(0.37 g、38.12%)。(3)榛子坚果表型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榛子坚果体积越大,其质量和果仁质量也越大,果壳越薄则出仁率更高。(4)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榛子坚果综合得分的主要指标为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质量和果仁质量,其次是果形指数、横纵径比、出仁率、果仁饱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