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缺血致脑损伤大鼠在不同时间段SCN8A基因的表达,探讨由于缺氧缺血导致脑损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每组分为3 h、6 h、12 h、1 d、3 d、7 d六个时点,采用Rice法制作动物模型(HIBD模型),于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段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和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SCN8A基因表达产物Nav1.6蛋白在膜结构中含量的差异,并比较不同时点各组的差异。结果 HE染色可见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层次不清,细胞周围腔隙扩大,局部神经元坏死、崩解,形成坏死灶,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显著扩张,血管周围腔隙扩大,并有红细胞泄露到腔隙中,且损伤程度随缺氧缺血时间延长而加重。电镜观察发现缺氧缺血时间越长,脑细胞损伤愈明显,细胞膜皱褶、破碎;线粒体堆积、嵴消失、空泡化,细胞核边集化、破损。缺氧缺血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Nav1.6蛋白表达水平在缺氧缺血3 d、7 d均升高(P0.05),缺氧缺血3 h、6 h、12 h和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缺血脑损伤后,脑组织SCN8A基因的表达提高,且在3 d、7 d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缺血时Na+通道含量的改变,是造成脑细胞进一步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黑色素瘤B16荷瘤小鼠NK细胞受体NKG2D及其配体的影响。方法将黑色素瘤B16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皮下,待触及肿块后于荷瘤小鼠皮下注射双歧杆菌LTA。采用MTT、流式细胞术(FCM)、RT-PCR方法分别检测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B16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NK细胞NKG2D受体蛋白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内Rae-1、H60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B16荷瘤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明显增加(P〈0.05),肿瘤组织Rae-1、H60 mRNA表达上升(P〈0.05),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双歧杆菌LTA能够增强B16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K细胞受体NKG2D的蛋白表达和肿瘤组织Rae-1、H60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与5-氟尿嘧啶联用的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单独或联合5-Fu处理H22荷瘤Balb/c小鼠,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计算抑瘤率、血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取脾和胸腺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分析肿瘤组织变化;MTT法检测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以及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含量。结果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及5-Fu单独应用均可抑制肿瘤生长,但单独5-Fu处理组小鼠一般状况差,毒性反应重;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与5-Fu联合应用,与单独5-Fu处理组比较,不仅抑瘤率明显提高(P〈0.01),且荷瘤小鼠一般状况改善,白细胞数升高,脏器指数增加,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提高;光镜观察HE染色瘤体组织,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处理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双歧杆菌脂磷壁酸联合5-FU能增强化疗的抑瘤作用,并能扭转化疗引起的免疫低下现象,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和联合组(n=3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EA、CYFRA21-1、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5.
杜文珍  李元敬  吴佳玲  陈思羽  姜亮  刘刚  谢宁 《遗传》2023,(12):1128-1146
辅助活性蛋白家族(auxiliary activity family, AA family)中的裂解多糖单加氧酶(lytic 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 LPMO)能催化纤维素、几丁质和淀粉等多种难降解碳水化合物的氧化解聚。尽管目前对LPMO的酶学研究较多,但对LPMO基因失活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定点敲除丝状真菌Podospora anserina中AA11家族的5个LPMO基因PaLPMO11A(Pa_4_4790)、PaLPMO11B(Pa_1_5310)、PaLPMO11C(Pa_2_7840)、 PaLPMO11D(Pa_2_8610)和PaLPMO11E(Pa_3_9420),分别构建了单突变体ΔPaLPMO11A (ΔA)、ΔPaLPMO11B (ΔB)、ΔPaLPMO11C (ΔC)、ΔPaLPMO11D (ΔD)和ΔPaLPMO11E (ΔE),然后通过遗传杂交构建所有多基因突变体。通过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的表型分析、DAB和NBT染色以及纤维素酶活测定分析野生型菌株与突变型菌株在生长速率、有性生殖、氧化应激和纤维素降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BTG/Tob抗增殖蛋白家族(anti-proliferativeprotein family,APRO)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APRO家族6个成员在胃癌组织中的m RNA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分析。结果:相比正常胃组织,BTG2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BTG3在肠型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在总体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BTG3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较短;对5-氟尿嘧啶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低表达BTG2的预后较差。结论:BTG2、BTG3的m RNA表达在胃癌和正常胃组织中有明显差异。BTG3低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BTG2可能参与调节胃癌患者5-氟尿嘧啶治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徐芳芳  谢宁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255-1263
互联网时代下新兴技术推陈出新,传统讲授型课堂面临诸多挑战。秉承“教”与“学”并重的理念,深圳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探索并初步实践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开放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综合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模块进行了系统重构,将每个教学单元设计为讲授(presentation,P)-内化吸收(assimilation,A)-温故知新(review,R)-讨论(discussion,D)-讲授(presentation,P),即P-A-R-D-P这5个环节,其中课前P-A环节采用线上SPOC、课中R-D-P采用对分课堂形式。这样的混合教学模式既不忽视传统课堂中教师系统传授知识的重要性,也不完全让学生自学,打造了教师充分设计、学生充分参与的良性互动课堂氛围,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达到“教”与“学”及“权”与“责”上的动态平衡,获得了学生的充分肯定,达到了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背景]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木霉属中产纤维素酶最具代表性的真菌之一,表观遗传调控是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变化,组蛋白去乙酰化是其中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负责脱乙酰化,敲除去乙酰化酶基因可引起菌株孢子、菌丝及纤维素酶活性等的一系列改变。[目的]通过敲除里氏木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istone deacetylase,hdac)建立了里氏木霉hdac缺失突变株(T.reesei△hdac),以研究对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Split-Maker技术构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敲除表达盒,并转化了里氏木霉T.reesei QM9414。经PCR及Southern blotting验证正确后,对突变体T.reesei△hdac连续7 d检测滤纸酶活(filter paper activity,AFP)、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carboxymethyl cellulase activity,CMCA),利用RT-qPCR检测纤维素酶及其相关基因cbh1、egl1和xyr1的表达。[结果]突变体T.reesei△hdac两种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分别高出8.00、30.00 IU/mL。突变体T.reesei△hdac纤维素酶及其相关基因cbh1、egl1和xyr1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出发菌株T.reesei QM9414的6.50、6.01和4.51倍。[结论]里氏木霉中纤维素酶的基因表达明显受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ac)的调控,这为研究里氏木霉表观遗传调控对纤维素酶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OP-NLR)评分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计算SII和COP-NLR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治疗前SII的最佳临界值,比较不同SII、COP-NLR评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SII、COP-NLR评分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SII最佳临界值、COP-NLR评分标准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低SII组(46例)和高SII组(48例),低COP-NLR组(0-1分,45例)和高COP-NLR组(2分,49例)。高SII组、高COP-NLR组TNM分期Ⅳa期、淋巴结转移、颅底侵犯比例高于低SII组、低COP-NLR组(P<0.05)。高SII组、高COP-NLR组的5年OS明显降低(P<0.05)。TNM分期Ⅳa期、SII升高、COP-NLR评分升高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高SII、高COP-NLR评分与恶性病理特征和低生存率有关,SII、COP-NLR评分可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光敏色素在细菌和植物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它们在真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究光敏色素基因PaPhy1PaPhy2Podospora anserina有性生殖和无性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对P.anserina中2个光敏色素基因PaPhy1PaPhy2进行定点敲除,获得光敏色素基因缺失菌株ΔPaPhy1和ΔPaPhy2,并通过遗传杂交构建双重突变体ΔPaPhy1ΔPaPhy2;分析突变型菌株和野生型菌株在不同光照下有性生殖、无性发育、生长速率和活性氧代谢等方面的差异,明确光敏色素基因在P.anserina中的主要功能。【结果】白光和蓝光诱导P.anserina子实体的形成,ΔPaPhy在光照下产生子实体的数量减少,ΔPaPhy的生命周期延长。【结论】光敏色素基因与P.anserina有性生殖密切相关;ΔPaPhy的衰老延迟和活性氧代谢有关。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光照对丝状真菌繁殖调控机制以及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