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3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102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眼镜蛇科蛇毒对S180,EAC腹水癌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金环蛇、扁颈蛇、眼镜蛇、银环蛇蛇毒及其细胞毒对小鼠S180,EAC腹水癌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蛇毒及其细胞毒在体外有明显杀灭癌细胞作用,体内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接种率降低。肿瘤细胞呈现不同程度形态变化,主要为膜破裂,坏死等。治疗效应由强到弱为金环蛇毒,扁颈蛇毒,金环蛇细胞毒,眼镜蛇毒,眼镜蛇细胞毒。银环蛇毒无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从北京地区16个水稻品种的根际分离筛选出两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D-12和D-25。对这两个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根据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的测定,菌株D-12属于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菌株D-25类似于克雷伯氏菌但又有区别,因此暂放在胁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两个菌株均在厌氧条件下固氮酶活性最高。在Hill's无氮蔗糖培养基中30℃条件下,其固氮酶活性的高峰出现在第16至第18小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建立了一株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命名为KGBC。KGBC细胞已在体外培养了10个月,传代65代。组织培养中,KGBC细胞形态为上皮样,呈单层或多层生长,接触抑制消失。光镜和电镜下,KGBC细胞的形态结构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态结构相似。第27代和第42代细胞异种移植,能在小鼠体内生长,组织相与原发癌相似。第9代和第21代细胞的染色体数从65到190条,众数为90—95条。第35代细胞倍增时间为28小时。细胞经液氮保存,复苏良好。这些表明已建立了一株能在体外稳定生长的人膀胱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
光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17.
神经生长因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类能促进神经生长的多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在非神经系统及肿瘤的发生中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生长因子的结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及生理、病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有人报道随孕期的不同,羊水中低分子量蛋白质、肽的种类变化很大,而羊水与胚胎组织交换障碍往往伴有胚胎分化发育的异常。故作者认为,羊水很可能与胚胎分化发育密切相关。鉴于癌细胞与胚胎组织细胞有相似的外形及牛物学特征,有人将其与胚胎组织分化紊乱相联系,提出肿瘤的形成是细胞生长分化紊乱,即分化受阻所致。据此从羊水中寻找并提取诱导细胞分化、使恶性瘤细胞“逆转”的物质,有可能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实验观察不同孕期人类羊水对荷瘤小鼠的影响,为上述假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将去除信号肽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DNA插入到带有原核增强子样序列Px的新型表达载体pBV320中,使TNF cDNA 5′端直接置于大肠杆菌trp启动子下游,采用37℃恒温培养,使TNF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活性达1.35(±0.17)×10~6U/L菌液。表达的TNF-α对L929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被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单克隆抗体所中和。表达菌裂解液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有一条分子量与TNF分子量吻合、约为17000道尔顿的蛋白带。利用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对上述重组人TNF-α进行纯化,获得电泳纯产品,比活性为1.48×10~6U/mg。  相似文献   
20.
应用FITC标记的长柔毛野豌豆凝集素(VVL)直接荧光示踪法和VVL介导的花环形成法,在正常小鼠脾、肠系膜淋巴结和胸腺中,分别检测到有一定数量的VVL受体阻性细胞(VV~+细胞)。小鼠在移植肿瘤(EAC)后,脾及淋巴结中VV~+细胞明显地逐步减少。但胸腺中VV~+细胞水平,未发现有改变。有证据表明,VV~+细胞中包含一类反抑制T细胞(Tcs),它们在对肿瘤的免疫排斥中据信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肿瘤进展中,外周淋巴器官中VV~+细胞水平的降低,提示了抑制和反抑制调节平衡的失常。这可能是导致肿瘤宿主处于抑制优势的低免疫状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