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01.
Spores belonging to 43 taxa of pteridophytes were observed from the ambient air of 11 localities in India. It is suggested that pteridophyte spores could be listed among viable particulate air pollutants, especially in the light of the earlier reports regarding their allergenicity.  相似文献   
102.
We analysed the botanical composition of pollen harvested by Apis mellifera L. in the Canudos Biological Station, Bahia, Brazil, and the influence of climatic factors on pollen sample composition was assessed. Forty-six pollen types were identified belonging to species occurring in the study area. The family Leguminosae wa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amongst the samples, represented by ten pollen types. Diodia radula, Rhaphiodon echinus, and Mimosa misera pollen types occurred most constantly among the samples. We observed that isolated pollen class characterises samples analysed.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pollen type richness is directly linked to rainfall, reflecting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this climatic parameter on flowering intensity, and thus on the ability of the bees to obtain foo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03.
杨文斌  刘坤  周守标 《生态学报》2013,33(5):1433-1442
以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滩涂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区系组成及不同江段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草本被子植物48科、131属、19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以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ae)和蓼科(Polygonaceae)为优势科;以蓼属(Polygonum)、莎草属(Cyperus)、大戟属(Euphorbia)和蒿属(Artemisia)等为优势属,属的组成相对较为分散,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7.7%;(2)从分布区类型看,科以世界分布占明显优势(43.8%);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30.5%),其次是世界分布(26.0%),总体上热带成分略多于温带成分(57/40);表明该区草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分布区类型多样,具有热带、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多重性质,但以亚热带性质为主;(3)各滩涂湿地植物群落的建群种、优势种及伴生种的种类等组成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和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等为滩涂湿地的主要优势种;江段干流不同流域滩涂湿地草本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格局比较一致,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与之相反,植物群落的β多样性——相异性系数和Cody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的格局.这种多样性格局的成因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小朱兰在广东的首次记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锋 《广西植物》2013,(6):798-800
报道了广东省朱兰属1新记录——小朱兰,并论述了它的分类学、区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包括对异名的订正、新发现类群和新发表类群的添加以及广西新记录种、特有种、国家或区级重点保护物种的统计等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弄岗保护区共计有维管植物1752种,隶属于184科810属。其中蕨类植物中国特有种39种、种子植物广西特有种101种、岩溶特有植物278种、珍稀濒危植物33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3种、广西新记录种9种以及植物新类群17种。  相似文献   
106.
该文报道了短尖拟青藓[Sciuro-hypnum ornellanum (Molendo) Ignatov & Huttunen]在新疆阿尔泰山的分布,这是该种在中国的首次记录。详细介绍了拟青藓属[Sciuro-hypnum (Hampe) Hampe]的由来,讨论了短尖拟青藓的形态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对其与形态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供了中国拟青藓属分种检索表。该种的发现不仅为中国青藓科植物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进一步佐证了中国新疆植物区系与俄罗斯、中亚及欧洲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中国38个地区共147属,984种兰科植物的区系成分的统计,分析了各地区兰科植物的属种热带成分/温带成分(R/T)值随纬度的变化趋势;并利用SPSS 20.0软件对各地区兰科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8个地区147属兰科植物可划分为11种分布区类型和9种变型,984种兰科植物可划分为12种分布区类型和6种变型。(2)属级水平上R/T值随纬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38个地区中23个地区为热带性质,13个地区为温带性质,峨眉山和金佛山的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相等;种级水平上除俄贤岭的特殊岛屿石灰岩环境造成极强的热带性质外,其他地区的R/T值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特点。(3)38个地区兰科植物属种级区系类型存在分异现象,即147属兰科植物以热带亚洲分布(24.71%)、北温带分布(19.14%)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15.32%)为主,而984种兰科植物除热带亚洲分布(30.28%)外,则以中国特有分布(26.89%)和中国-日本分布(12.85%)为主。(4)属种级聚类结果显示,种级水平的聚类分析比属级水平的聚类更能体现出纬度相近其区系成分也相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状况,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查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同期30例绝经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优势菌以乳酸杆菌为主的,占41%;菌群密集度多在+ + ~+ + +,占52%;菌群多样性多在+ + ~+ + +,44% ;PH^4.5,占35% ;VVC阳性率为4% ;阴道毛滴虫阳性率为7% ;BV阳性率为5% ;微生态失调的发生率占69%。结论(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明显增高;(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的失调与肿瘤的种类、恶性程度、手术范围、卵巢去留等无关,但术后时间越长,阴道微生态失调率越高;(3)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状况,对预防与治疗术后生殖道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前后经服用中药砂仁调理后肠道菌群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 选用10只昆明种小鼠,正常培养7 d,适应环境后每天取粪便1次,连续3 d;菌群稳定后按100 mg/kg的头孢拉啶灌胃,每天灌胃2次,连续5 d,每天取粪便1次;上述小鼠随机分为两个组,自然恢复组(饲喂基础饲料)和砂仁处理组,每组5只。3 d后每天取粪便1次,连续3 d,提取细菌总DNA,以16S rRNA基因V3区通用引物扩增,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DGGE电泳及指纹图谱分析并切胶测序比对。结果 抗生素处理后小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增加,砂仁处理组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指纹图谱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与自然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生素可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而中药砂仁对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肠道正常菌群及微生态稳定对人体极具重要性,中草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人体的肠道正常菌群与疾病产生和发展的关系,结合中草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探讨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与其发挥疾病防治效果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草药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