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肿瘤转移抑制蛋白(Metastasis suppressor1,Mtss1),又名肿瘤转移消失蛋白(Missing in metastasis,MIM)在小脑神经元发育中受到调控,依次表达两种亚型:包含Src磷酸化位点的广泛表达亚型;含Src磷酸化位点片段经RNA剪接去除的神经元特异亚型.为检测这两种Mtss1亚型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是否因Src磷酸化位点的去除存在明显区别,制备了灵敏度较高并可特异性沉淀外源和内源表达的Mtss1的兔多克隆抗体,对发育时期与成年大鼠小脑内源Mts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成年后的Mtss1与出生后发育时期的Mtss1均发生明显的酪氨酸磷酸化,表明剪接去除包含有Src磷酸化位点中的神经元特异亚型中,还有其他的酪氨酸残基被磷酸化,提示其他酪氨酸磷酸化激酶信号通路对Mtss1神经元亚型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体内存在瘦素抵抗是大多数肥胖者的共同特征,但如何缓解瘦素抵抗目前还无有效方法.通过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脂肪细胞中瘦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负反馈抑制因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基因进行敲减,观察其对大鼠重组瘦素作用的反应.研究发现,阴性对照慢病毒和SOCS-3shRNA慢病毒对成熟脂肪细胞的感染率约为80%.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SOCS-3 shRNA慢病毒通过在成熟脂肪细胞内表达shRNA而造成SOCS-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敲减,有效率分别为72%和57%;经50nmol/L瘦素处理6h后,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的脂肪细胞SOCS-3mRNA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而感染SOCS-3 shRNA慢病毒的脂肪细胞SOCS-3mRNA表达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利用SOCS-3shRNA慢病毒去敲减脂肪细胞中SOCS-3的表达可能对于解除肥胖者外周瘦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确定HeLa细胞的CCCTC结合因子(CTCF)表达水平是否与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相关,并研究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用顺铂和阿糖胞苷分别诱导HeLa细胞和CTCF敲降的HeLa-CTCF-II-11细胞凋亡,比较两者的凋亡率;用基因表达芯片检测CTCF敲降后HeLa细胞的表达谱变化,寻找并验证受CTCF调控的与凋亡相关的蛋白。结果:用顺铂和阿糖胞苷诱导后,HeLa-CTCF-II-11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HeLa细胞;HeLa细胞的CTCF敲降后,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CTCF敲降使HeLa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下降,CTCF对XIAP基因的表达调控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癌抑素(canstatin)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抑素(canstatin,Cans)是继血管生成抑素(angiostatin)、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肿瘤抑素(tumstatin)之后,新近发现的一种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因其具有高效的抗肿瘤血管形成活性而成为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就Cans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吸烟是导致COPD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吸烟导致COPD的机制及COPD的遗传易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具有高效和信息含量丰富的特点,为COPD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被认为在COPD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运用二维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不吸烟者、非COPD吸烟者和吸烟COPD患者的肺组织进行蛋白质组比较,共鉴定出24种表达差异蛋白.研究发现,非COPD吸烟者肺组织ρ-GDP解离抑制因子2(D4-GDI)表达水平为不吸烟者的1.7倍,吸烟COPD患者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接近非COPD吸烟者的2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对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进行验证,获得了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一致的结果.结果首次说明:吸烟能够导致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升高,D4-GDI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与COPD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96.
夜间光照对褪黑激素抑制的量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体的重要激素之一,褪黑激素具备重要的生理功能.不适当的夜间光照会造成人体生物钟节律的异常,进而导致褪黑激素内分泌的抑制.夜间光照引起的褪黑激素抑制与光的波长和色温关系密切.此前尚仍缺乏一个夜间光照对褪黑激素抑制效果的量化计算方案.提出了一种夜间光照对褪黑激素抑制的量化算法,拟合了人体血液褪黑激素抑制率的相对光谱灵敏度归一化曲线,建立了夜间光照与褪黑激素抑制量化计算的算法模型.研究结果为室内安全光照环境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并可在光污染的控制、夜间安全环境照明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97.
黄瓜芽黄突变体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离了黄瓜芽黄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以突变体和野生型分别作检测子和驱赶子,建立正向和反向两个消减杂交cDNA文库;经阳性克隆鉴定,在正向文库中获得特异表达的阳性克隆有133个,在反向文库中得到的阳性克隆有73个.测序后将所得到的159条非重复且非黄瓜的ESTs(登录号:GH270133~GH270291)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这些ESTs分别与叶绿素合成、光合系统、信号转导、转录因子、氨基酸代谢、糖类代谢、脂类代谢等相关酶及蛋白基因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998.
卡介苗作为目前唯一批准使用的预防结核疫苗,由于无法提供充足的保护力,目前结核病依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因此筛选优质候选疫苗迫在眉睫。所有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前必须评价其安全性、免疫原性以及有效性。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候选疫苗在人体的免疫作用,也是目前评价候选疫苗是否优于传统卡介苗的依据。论述候选结核疫苗临床试验前所使用的体内和体外评价模型。对评价模型的充分认识将提高候选疫苗评价数据对人体临床试验的预测意义,也可更具体地执行实验动物的替代、减少和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999.
姚瑞枫  谢道昕 《植物学报》2020,55(4):397-402
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抑制子(repressor) DELLA、AUX/IAA、JAZ和D53/SMXL均结合下游转录因子并抑制其转录活性, 从而阻遏激素响应基因的表达; 激素分子则激活信号传导链降解抑制子、释放转录因子, 从而诱导响应基因表达并介导相应的生物学功能。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 独脚金内酯(SL)信号途径中的SMXL6、SMXL7和SMXL8是具有抑制子和转录因子双重功能的新型抑制子, 他们还通过研究SL转录调控网络发现了大量新的SL响应基因, 揭示了SL调控植物分枝、叶片伸长和花色素苷积累的分子机制。这些重要发现为探索植物激素作用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Kallistatin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乳腺癌档案蜡块及临床资料,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NMBT),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PBT)及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灶(PMLN),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Kallistatin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kallistatin在PBT组的表达高于NMBT组合和PMLN组。kallistatin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P=0.003)、淋巴结状态(P0.001)、临床分期(P=0.002)、雌激素受体(ER)表达(P=0.046)有显著相关性。kallistatin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性导管癌,在PBT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MBT,临床分期越晚期阳性表达率越高,在ER阳性的病历中表达更高。Kaplan-Meier分析显示,kallistatin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短(P=0.008)和总生存时间短(P=0.006)的危险因素。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患者中,kallistatin的阳性表达与生存时间短有关(P=0.026)。还与ER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较短有关(P=0.010)。结论:Kallistat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较为复杂的临床病理意义,其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