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兔下丘脑室旁核刺激引起的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的抑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富维骏  陈建国 《生理学报》1989,41(2):111-119
本实验用家兔,氯醛糖及尿酯混合静脉麻醉,制动,人工呼吸,颈部分离出三对神经——迷走、窦及主动脉神经,以备实验中切断。记录股动脉压、肾交感神经传出性放电活动(RSED)及其频率幅度直方图。借助脑立体定向仪刺激下丘脑室旁核,当刺激较强时,在交感神经放电短暂增加之后,可引起血压升高及RSED抑制。这一抑制过程可分为两个时相:血压不变期间的初期抑制时相及与血压升高同时并存的后期抑制时相。实验发现RSED总抑制时程及后期抑制时程均与血压变动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初期抑制时程与血压变动无相关关系。切断压力感受性神经前后,虽初期抑制时程的均值无显著差异,但在切断压力感受性神经后,总抑制时程及后期抑制时程的均值大大缩短。当用较弱刺激施于室旁核时,可不引起血压变化,但仍能引起RSED抑制。这个抑制亦可因切断压力感受神经而显著缩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1) 在中枢内存在着一个室旁核-肾交感传出系统的抑制机制;(2) 初期抑制来源于中枢性抑制机制,而后期抑制时相主要来源于压力感受性反射,但亦有中枢抑制机制的参与;(3) RSED的中枢抑制可能并不是兴奋后压抑,而是自室旁核至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主动性抑制。  相似文献   
22.
植物毒蛋白对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主要是使核糖体失活,所以这类毒蛋白又称核糖体失活蛋白。其作用机制有两种类型:(1)核酸水解酶型(如α-Sarcin);(2)RNA N-糖苷酶型。这种酶的作用机制是近两年来才搞清楚的。它专一水解真核细胞核糖体28s RNA的第4324位腺苷酸的糖苷键,释放一个  相似文献   
23.
24.
 一些多羟基苯衍生物对逆转录酶呈现竞争性抑制作用,它们对M-MLV逆转录酶的抑制作用比AMV逆转录酶要强。  相似文献   
25.
p16基因的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编码蛋白是Cyclin D/cdk4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而抑制细胞增殖。p16基因在多种肿瘤中有高频率的纯合缺失和点突变,使之成为继p53之后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又一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6.
APC基因是1991年被发现的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5q21处。APC基因如发生缺失或突变,则易患直肠肿瘤,并伴有部分先天痴呆的病例。本工作在孟帆已获得的APC基因在豚鼠中的同源cDNA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的亚克隆,并利用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分析的方法,对它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APCmRNA主要在海马、大脑和小脑中表达;嗅球中杂交信号稍弱,脑干中最弱。海马中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小脑中则主要是内层颗粒细胞。在一个月大的豚鼠胚胎的脑中也观察到相似的表达型式。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经发育和先天痴呆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7.
肿瘤抑制基因研究新进展:多种瘤抑制基因MTS分子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第9号染色体短臂不到40kb的座位发现了多种瘤抑制基因。它们分别编码两种蛋白:前叫做P16蛋白,抑制依赖细胞周期素激酶。后比P16小20多个残基,功能推测与P16相近。MTS1基因与P53相比,它在75%的各种癌细胞中发生缺失;而P53基因的缺失率在各种癌细胞中为50%。P16蛋白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个直接控制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固有蛋白,而P53控制细胞增殖周期要通过P21间接发挥抑制作  相似文献   
28.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32例中p53蛋白阳性18例,阳性率56.3%,18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13例(72.2%)3而14例无转移者阳性5例(35.7%)二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MO.05)。32例中雌激素受体阳性17例,18例伴转移者阳性8例(44.4%);14例无转移者阳性9例(64.3%)。结果表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结合雌激素受体的检查,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一个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29.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rPAI-1)具有许多与天然PAI-1相同的性质,rPAI-1对u-PA抑制活性研究的内容包括:几种化学物质(盐酸胍、尿素、硫氰酸钾、SDS、氯化钠等)对rPAI-1的激活作用、盐酸胍激活rPAI-1的浓度与温度效应、显色底物法和SDS-PAGE纤维蛋白自显影对rPAI-1活性的测定、活性态rPAI-1向潜状态的转变及其与盐浓度和pH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了整合有猪瘟病毒反义基因的PK-15细胞克隆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五个不同的反义基因片段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A片段的抑制效率最高(94%~98%),B片段次之(58%~76%),C片段再次(~64%),D片段和E片段未见明显的抑制效应。抑制效率的差异可能与反义基因片段的位置、长短以及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