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应用B超技术对恒河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方法采用Aloka 3.5 mHz探头的B超仪,分别对6只性成熟的正常雌性恒河猴进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n=18)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的实时测量,同时进行连续2个周期(n=12)的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的放射免疫检测分析。结果恒河猴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呈周期性。在滤泡期(月经周期的第-9~0天),B超图像表现为子宫内膜区域相对子宫肌层区域回声较低(较黑),子宫内膜厚度呈线性增长(r=0.88);黄体期(月经周期的第0~17天),B超图像表现为子宫内膜区域光点增强为强回声,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增长。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血清E2及P相关,子宫内膜线性增长最大值出现时间与E2分泌最高峰出现时间相一致。结论B型超声监测技术(ultrasound examination,US)作为一种有用的手段,能实时监测恒河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2.
裂褶菌F17在限氮培养基中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表现出较高的脱色能力。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值4.5以及菌体摇瓶培养3d加入染料,染料浓度以100mg/L为宜。诱导因子藜芦醇、吐温80、土豆汁和松木屑的加入明显提高了脱色率,而叠氮化钠和氰化钾的加入对脱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酶活检测表明,裂褶菌F17在刚果红脱色过程中主要产生MnP,LiP活力很小,未检测到Lac。此外,刚果红的脱色率与累积MnP酶活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3。推测裂褶菌F17对刚果红脱色的主要降解酶为MnP。  相似文献   
63.
为了进一步研究白介素17受体D (IL-17RD) 在IL-17信号的调节作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单克隆抗体阻断IL-17RD介导的IL-17信号通路而缓解自身免疫疾病,利用昆虫表达载体从Sf9细胞中表达纯化人IL-17RD-ECD蛋白,免疫Balb/C小鼠30 d,取小鼠脾脏细胞并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应用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经过克隆化后筛选到一株能稳定分泌抗IL-17RD-ECD的杂交瘤细胞株1F8。经过初步鉴定,该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类型为IgG1+kappa类,经过Western blot  相似文献   
64.
用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探索连接抗人精子蛋白17单克隆抗体(anti-Sp17 mAb)的磁性纳米探针对体外培养及动物体内Sp17+卵巢癌的靶向性。将anti-Sp17mAb连接到表面包覆壳聚糖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上,制成磁性纳米探针anti-Sp17-MNP,用作MRI阴性对比剂。将磁性纳米探针与Sp17+和Sp17-培养的肿瘤细胞共育,进行一系列体外磁共振成像实验。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磁性纳米颗粒,用7T磁共振仪在体成像,观察肿瘤部位的信号变化,并用普鲁士蓝染色肿瘤组织切片,观察有无铁粒子聚集。体外MRI数据显示,anti-Sp17-MNP与细胞靶向结合,并与细胞共育2 h后,Sp17+HO-8910的T2*信号强度比Sp17-HepG2低2倍;anti-Sp17-MNP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可被重组人Sp17阻断。7T磁共振仪对动物在体肿瘤成像结果显示,感兴趣区因磁性纳米探针靶向聚集而导致信号降低,并经组织切片普鲁士蓝染色证实。本研究结果表明,用anti-Sp17抗体和新的合成路线制备的纳米探针具有用作MR对比剂进行分子成像的潜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比格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雌二醇β受体剪切异构体的存在情况。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上的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以比格犬的卵巢、子宫、下丘脑和垂体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并利用两对特异性引物扩增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基因,对其中的主要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获得了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全长cDNA序列,对主要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的结果表明,该序列是一种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剪切异构体。结论比格犬雌二醇β受体剪切异构体与小鼠和人的组成有较大的不同,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6.
小鼠beta-防御素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小鼠heta-防御素2(murie beta-defensin 2,mBD2)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mBD2,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肝组织中提取m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得到mBD2基因,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获得pcDNA-mBD2;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应用脂质体法转染siha细胞,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mBD2的表达.结果显示,构建了小鼠mBD2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iha细胞培养并采用G418稳定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收集并裂解转染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到转染细胞内mBD2的表达.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裁体pcDNA-mBD2,为研究mBD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重组蛋白质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利用重组的IL-17作为分子佐剂,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一起免疫小鼠,研究IL-17作为分子佐剂对适应性免疫的影响,探索IL-17对蛋白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OVA作为特异性蛋白疫苗,与不同剂量的IL-17联合免疫C57...  相似文献   
68.
AIM:To determine if the cytotail of the principal sheddase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converting enzyme (TACE;ADAM17) controls protein ectodomain shedding.METHODS: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was performed to derive TACE variants. The resulting TACE expression plasmids with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the extracel-lular,cysteine-rich disintegrin domain (CRD) and/or deleted cytotail,along with an expression vector for the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were transfected into shedding-defective M1 mutants stably expressing transmembrane L-selectin o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α.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TACE substrates at the cell surface were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Consistent with published data,a single point mutation (C600Y) in the CRD led to shedding defi-ciency. However,removal of the cytotail from the C600Y TACE variant partially restored ectodomain cleavage of TGF-α and L-selectin. Cytotail-deleted mutants with any other substituting amino acid residues in place of Cys600 displayed similar function compared with tail-less C600Y TACE.CONCLUSION:The cytotail plays an inhibitory role,which becomes evident when it is removed from an enzyme with another mutation that affects the enzyme function.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阳性与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辅助T细胞(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RA患者51例,根据RF测定分为RF+、RF-组,健康查体者(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h17细胞的百分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浆中IL-17,IL-6的水平。结果:RA患者CD4+IL-17+T细胞,IL-17、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F因子阳性与阴性RA患者之间CD4+IL-17+T细胞,IL-17、IL-6表达水平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RA中不同RF型免疫反应和炎症表达的不同,可能与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